赵爱辉
摘 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具体“实施指导”,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入,角度多样化,学习政治学科的热情更高。
关键词: 政治教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自然、社会、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學习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转变学生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具体怎么操作,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精心引导—创设情境—实施指导”研究性学习教学法。
一、精心引导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是:独立研究,是属于研究生或专业研究人员的事。只有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并且具备研究能力之后才能进行研究。为此在现实当中有许多学生甚至有不少老师不知道、不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甚至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搞“研究”。形成了“神秘论”,认为它高不可攀,远不可及。其实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使老师和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就在身边,就在生活当中,关键在于我们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老师就应精心引导,精心构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题是贯穿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主线。正是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研究学习知识,发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这样便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探索教学法。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要求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善于提出具有探索性、启示性和现实性的问题。例如,在讲“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教材39页内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结合泉州晋江现实,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泉州、晋江私营企业占主要方面,那为什么还是社会主义性质?有的学生提出:公有制其实不一定要占主体,社会性质永远都不会改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既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又达到了学习知识、加深对教材观点的理解、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更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就是联系实际,提供一定的材料和条件,创造研究性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愿望和热情。
1.立足已学知识,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之一就是注重体验,这是一个充满情意的认知发展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驱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本身的传授,更要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巧妙地激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关注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都想拥有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一些地方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差。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环境,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可以根据晋江实际提出现实情境课题:“晋江部分沿海乡镇地下水比较咸的原因探析”,让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关注知识的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走出小课题,由此及彼,深入研究,扩大知识面,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选题方面。比如,在学习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关知识后,就晋江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何,农民是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学生深入本村或其他村展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三、实施指导
实施指导,就是组织实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由于没有大纲,课程操作的随意性很大,这样会导致学生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实施,指导引路。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那么教师应怎样实施指导呢?
1.指导学生选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效果与质量。从总体上讲,课题的选择要“三结合”:①结合本地社会实际;②结合学生思想能力实际;③结合学习目标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实际。比如,在讲“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框题的人才战略教学内容时,引用《半月谈》报道,福建泉州部分企业连连遭遇“招工难”,当地技术工人纷纷到外省“另谋高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缺工”20万人现象。指导学生选择这样的课题:“泉州企业人才战略中政府企业应做什么?”又如,在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思考“中国音乐‘活化石——南音”的发展创新之路。
2.指导学生制订研究计划。
在课题选定后,就必须写一份计划书。在该计划中应该包含课题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员安排、研究过程等。
确定研究目的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想得到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解决什么问题。
确定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项目观测、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其中前三种用得比较普遍。
设计研究的大体过程。分工合作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因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派人员各自分头研究。然后,对分散的零碎的研究材料分析、综合、提炼,最后形成论文,同时应设计活动的步骤、活动所需条件等,做到有条不紊,保证研究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
3.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是进行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资料不充分,研究工作难以为继,论点站不住脚,资料不可靠,研究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价值。怎样收集资料呢?一是直接从已出版的各种印刷品、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光盘资料)、网络出版物中获得;二是从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表中获得上述资料中没有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或个体意见、看法、心理特征等。收集资料的另一目的是看别人是怎样阐述有关问题的,从他们的阐述中得到启發,从而迸发出思维火花。
4.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研究报告。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途径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就有必要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总结成文。小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老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告诉学生写小论文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入题,怎样展开,如何论证,如何归纳。而且在这份论文报告中,应包括:课题题目,研究报告摘要,正文(引言和论点和阐述和总结),参考资料部分。例如在指导学生撰写题为“泉州企业人才战略中政府企业应做什么?”的论文时,我告诉学生要围绕“政府企业应做什么”这个主题提炼观点,可以从“政府职能,企业经营者素质,诚实信用,劳动者权利”等方面进行归纳。
5.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研究过程的一种体验。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评析时,更应注重是否做了这些事,如何做,得到的具体资料是怎样的,资料的整理进行得如何,等等。评析主要以鼓励为主,分析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肯定在活动中所提出有益的见解和成功的做法。例如,对施小满等小组的同学在开展“泉州晋江部分沿海乡镇地下水比较咸的原因探析”的活动中所提出的见解,都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此外,评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指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