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古筝对智障人的功能恢复研究

2014-08-18 00:19张彤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听觉演唱关系

张彤

摘 要:在声乐教学中,听觉能力的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良好的听觉能力,能够促进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但仍有一些师生,对听觉能力与声乐演唱之间具有的紧密联系缺乏必要的了解与重视,本文对声乐演唱与学生听觉能力的一些紧密联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声乐;演唱;听觉;能力;关系

在声乐教学中,听觉能力的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良好的听觉能力,能够促进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可见,声乐演唱水平高低与学生的听觉能力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

1 声乐演唱的组织与听觉上的整体感

声音的听觉属性主要可以从音(高∕低)、响度(强∕弱)、音色及音长(长∕短)四个方面来描述。直接来自听觉的声音感受必然是由以上四种要素决定的。音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声音听觉特征,它一般被认为是由声音特有的泛音结构决定的,即泛音的数目、各泛音的强度及出现的顺序等等。协和感是当两音或更多音结合时最明显的听觉感受。协和感的心理本质是“知觉的同一性判断”,声乐演唱是有组织的声音,那么声乐演唱组织的原则是什么?构成这些原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听觉属性接近的刺激易于形成听觉上的整体感。当声音的音高、力度及音色接近时,则使人产生一体的感觉,反之则难以产生声音之间的联系感。这一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远距离音程较少的古典音乐旋律,比远距离音程较多的现代音乐给人的感觉完整性强——音高接近产生听觉上的凝聚力;为什么用钢琴演奏巴赫的复调作品时,不同声部之间要有力度的层次——力度接近产生结构的一体化等等。许多旋律的轮廓线具有拱形的特征,其音高上的结构意义就在于,拱顶两端的音形成了音高上的接近,使人产生结构的凝聚力,而不形成这种音高接近的联系时,旋律的组织就会使人产生松散的感觉。

2 声乐表演中内心听觉能力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内容问题的研究内容问题是音乐艺术特别突出的美学问题,也是不同美学观点争论的焦点。这一问题在音乐美学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是一个心理学的课题:具有非造型性与非语义性特点的音乐音响材料,为什么能够使人产生非听觉性对象的体验。音乐到底是以什么样的途径来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问题,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声乐演唱中之所以能够表现非听觉性对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存在着联觉(或通感)现象,即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其他感觉系统也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反应。例如,高音使人感觉亮,低音使人感觉暗,就是很常见的听觉与视觉之间发生联觉的现象。研究证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紧张度及发音速度五个方面可以引起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联觉反应机制是音乐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心理基础。以联觉反应为基础,听觉体验会带动一系列的联想活动,从而产生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审美感受。情感之所以在音乐的表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在进行声乐演唱过程中音乐的呈现方式与人的情绪活动一样,都是在时间中发展与变化的;另一方面,音响刺激能够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在联觉对应关系的作用下,音乐的音响直接引起了情绪的活动,而情绪活动的体验,会进一步引起复杂的经验与观念的介入,从而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

声乐演唱的心理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的。在声乐演唱活动中,演唱者的内心听觉能力的强弱可以对非常复杂的音乐音响产生审美反应,而一个内心听觉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则难以从音乐音响中感受到审美体验。音乐专家与一般人在听觉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对声音基本听觉能力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声音听觉能力方面,音乐专家与一般人之间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对此从一个婴儿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母亲与其他女性声音的差别就可以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听觉审美能力强者能够比常人更准确地把握音与音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且能够在复杂声音结构中分辨出不同音乐结构的组织。在社会音乐生活中,轻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接受者很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从听知觉分辨能力来看,这样的音乐对音响听知觉分辨能力的要求较低,因而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声乐演唱有自身的规律,无论是各种音乐技能的学习,还是音乐知识的学习规律的研究都是很不够的。

3 听觉能力可增强审美感受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听知觉统一性的原则决定了,以一个主音为核心所构成的音乐组织,比起很多不同高度的音无中心地堆砌在一起,更容易产生听觉上的结构整体感。调式音阶的数量大多在5~9个之间,而这个数字范围恰与人的短时记容量对应。过多的音髙使人产生记忆的困难(十二音音乐很难记忆就是这个原因),过少的音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觉。由此可见,调式是听觉审美心理需要的自然产物。调性是调式的音高。由于人类听觉记忆能力的天然限制,在一定长度的音乐片段中,使用的音高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会给听觉造成太多的知觉辨别与记忆的负担,这是调式成为音乐结构基础的根本原因;反之如果音太少,则使人产生不够丰富的感受。如果说调式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是使音乐音响获得统一的话,那么调性的变化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就是使声乐演唱在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变化性与丰富性。人的听知觉特征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听觉能力可以强化音乐记忆

在声乐演唱中,音乐记忆能力不仅是一人个人音乐才能的重要表现,而且如何提高记忆、减少遗忘也是音乐表演者特别关心的问题。音乐的记忆符合一般记忆规律,研究表明,在短时记忆容量方面,音符记忆与字、词、图形等相同,而组块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音乐的组块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组块经验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音乐信息的记忆水平。音乐的记忆遵循消退与强化、干扰、信息加工理论所描述的记忆基本原则。及时强化、避免干扰及深度信息加工有助于提高音乐记忆水平及防止遗忘。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记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参与记忆的因素不仅仅是音符,还包括动觉与听觉反馈的因素。当动觉与听觉因素发生改变时,音乐记忆就会受很大的影响。音乐记忆的研究在音乐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中更多地属于应用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其研究结果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声乐演唱与学习的效率,提高记忆水平及促进演奏的稳定。

音乐听觉能力问题是音乐学最早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音乐听觉能力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及选材等应用需要。由于听觉能力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不同的心理因素与技术因素,对音乐听觉能力结构要素的认识是存在着分歧的。同一个老师的学生中,声乐演唱技术好的反不如不用功的学生,这种现象很常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音乐才能的差异。声乐的听觉的能力也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能力,音乐听觉能力可以独立于人其他方面的能力独立发展。

参考文献:

[1] 邝祥盛.提高听觉能力要从小学生抓起[J].音乐世界,1988(4).

[2] 曾芳.浅析音乐能力的基本构成[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

摘 要:“花儿”作为一种民歌,是衍生于农村的口传文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发展,“花儿”也渐渐失去其原来固有的生存空间,不断发生文化变异,呈现出偏离传统文化的势态。以下本文就将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看甘肃“花儿”的当代变异现象。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花儿;甘肃;当代变异

0 引言

在文化生态学意义上,民歌花儿在社会中的变异,是正确的生存选择现象,也是文化与生态环境不断相适应的必然后果。甘肃“花儿”要想在当代有更好的发展与传承,就要适当地做出转变与创新,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以下本文就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浅析甘肃“花儿”的变异,以下就做具体介绍。

1 甘肃“花儿”简介

甘肃“花儿”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原创性、原土性以及多元性的文化特点,“花儿”之中还涉及音乐、文学、民族、民俗、人类学以及美学等学科,是深厚艺术价值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是解读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材料。甘肃“花儿”音乐工作者,经过努力收集整理,不仅录制大量宝贵的原生态音响资料,同时也记录出版许多花儿词曲,保留以及传承民间歌曲花儿,同时也为后来人研究“花儿”的当代变异现象做出参考。[1]甘肃“花儿”在文化生态视角下,也随着原有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转变,在理论与实践领域中,甘肃“花儿”也需要突破传统限制,为花儿的传承“松绑”,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借鉴。

2 当代变异下甘肃“花儿”的生产与发展

对于我国当前民族音乐中,在文化生态视角下,“花儿”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能够唱出西北精神,在传统历史条件下,“花儿”音乐更具音乐魅力,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之下,“花儿”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将花儿演唱艺术能够融入专业声乐教育中,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花儿音乐,不仅可以保护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可以确保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花儿”民族音乐有更好的传承。[2]甘肃“花儿”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它具备“艺术生产场域”以及“生产”、“接受”的机制,花儿也突破为在特定空间、特定群体,转变其发展形式。社会的转型,动摇了甘肃“花儿”的生存基础,在农业、乡村的、封闭以及半封闭的传统社会,甘肃“花儿”也在封闭的乡村生活与世代的传承人之间,形成不断的突破与变异,不仅社会发展瓦解甘肃“花儿”的数百年传承主体,同时也使甘肃“花儿”有了新的发展机制,[3]改变甘肃“花儿”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导致甘肃“花儿”传承主体发生分化,消散了传统花儿的传承主体,并突破了传统花儿歌手的形式,而成为演唱主流,以新的审美标准以及艺术方式,将甘肃“花儿”展现在大众面前,甘肃“花儿”不再是令人陶醉的个性化、风格化,而是不断的追求时尚化与多变化,失去了原汁原味的自然美,加大了甘肃“花儿”的异变。

3 浅析当代文化生态学下甘肃“花儿”的变异

从多学科、多视角地文化生态学角度,研究甘肃“花儿”音乐,阐述各类花儿的旋律形态,研究花儿旋律形态的历史变化,这些都体现出花儿的变异,不仅失去花儿原有的风味,更使得甘肃“花儿”呈现出文化生态学的变异。

(1)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文化生态学角度中,认为任何文化的发生都需要与时代相呼应,应该能够适应同时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甘肃“花儿”的变异,正是为适应这种时代需求而产生的转变。甘肃“花儿”本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产物,甘肃“花儿”在形式、内容中都体现出农耕时代的文化艺术特征,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要求。[4]然而随着在城镇化的发展,甘肃“花儿”的生存环境也发生根本上的变化。甘肃“花儿”与西北民歌、藏族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时代的需求之下,甘肃“花儿”不再是对人们情感的释放与解脱,也不再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友、传情手段,甘肃“花儿”在时代发展中呈现出文化生态学特质,产生变异,以歌传情,以更快捷、更直白的方式,以花儿大奖赛、花儿舞剧、音乐剧等多种表演形式,为人们展现“花儿”音乐,不仅在“花儿”音乐中大量使用现代舞台技术,在音乐节奏及和声部分更加现代时尚,同时也大大增强甘肃“花儿”的现代感,加大社会对甘肃“花儿”变异现象的认知度,拉近加大社会对甘肃“花儿”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2)科学技术的推动。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化艺术也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力,在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艺术文化的传播方式、艺术文化的发展样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甘肃“花儿”的音乐流传中,可以不再通过人工演唱的形式,可以将甘肃“花儿”按照一定标准、程序,从而批量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复制品,如可以将甘肃“花儿”拷贝、CD光碟、录成唱片等,使得传统甘肃“花儿”文化产品,从其制作到欣赏、表演到传媒中,完全被现代科学技术支配,甘肃“花儿”音乐在表演中,不再是依靠音乐本身来传递情感信息,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来更加深入的展现音乐魅力。甘肃“花儿”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已经产生质的转变,甘肃“花儿”成为艺术消费市场中的产物,不再是以传统传播方式表演,改变了甘肃“花儿”原有的艺术时空,甘肃“花儿”的表演模式也被转化成普遍化、标准化以及纯数量化的数字音乐,甘肃“花儿”被科技元素“合成”艺术作品,已经失去传统甘肃“花儿”艺术特性,无法继续保持甘肃“花儿”不变的艺术文化。

(3)事物发展的法则。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说,甘肃“花儿”的变异中,具备其作为民族艺术同生态相适性,为了生存、发展,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甘肃“花儿”也是在不断的主动适应环境,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法则。甘肃“花儿”变异是针对传统甘肃“花儿”而言的,甘肃“花儿”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制约,不管是继承还是发展,甘肃“花儿”都难以保持原貌。要知道,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昨天花儿是今天的传统,今天花儿也将成明天传统,坚守传统保持甘肃“花儿”的原貌,只会使甘肃“花儿”与现代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失去民族音乐应有的功效。因此,只有不断颠覆传统甘肃“花儿”艺术的同时,又赋予甘肃“花儿”传统文化新内涵与活力,激发、创新甘肃“花儿”发展中的意识思维,才能够推动甘肃“花儿”民族音乐精神的发展延续。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甘肃“花儿”音乐发展中,需要结合当代音乐文化中的优势,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也不能忽略民族“花儿”音乐中的传统,应该追崇文化生态学理论,只有不断深化融合“花儿”音乐与当代音乐,在保留“花儿”音乐韵味的前提下,才可以传承独具特色的“花儿”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志娟.花儿缘起之民俗学、人类学解析——以河州花儿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9(03).

[2] 曹婧.唱出来的西北精神——浅谈“花儿”的文化功能[J].绥化学院学报,2010(01).

[3] 周亮.河湟花儿的文化渊源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05).

[4] 戚晓萍.“阿欧怜儿”的程式和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9(04).

作者简介:萧昱,教育硕士,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女高音,从事声乐、合唱、合唱指挥等教学工作。

摘 要: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博大精深。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汉字设计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追本溯源,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认识汉字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使现代汉字设计作品既具传统文化韵味又具时代精神与风貌,美感和内涵并存,既能“传其神”,又能使观者“明其意”,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关键词:汉字;多元背景;设计

汉字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文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蕴涵,历经数千年到今天,已发展得非常成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今天,中国的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正经受着巨大冲击。在中国现代汉字设计领域,对于如何将本土文化特色巧妙融合于现代审美体系中,赋予汉字设计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度,是当前中国汉字设计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字体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例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汉字字体衍变得更加丰富,每年都有更多新的字体问世,但很多新字体冒着创新的头衔,将笔画和章法任意而为之,违背汉字的造字规律,模糊了汉字的含义。汉字字体创新应遵循一定的法度,一旦失去这个法度,汉字之美也就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认识汉字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1 关注当下,立足本源

探究汉字艺术产生的本源,一是汉字在最初形成时本身就具有的艺术性。二是后天的发展。汉字最初形成之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创造演化过程,由于年代漫长久远、考古遗存实物匮乏,致使我们不能有一个系统详实的认识,但据史载和出土的远古文字实物,汉字最初形成的过程中,汉字的创造本身最具绘画的意味,即象形,用线条勾勒出具体物象的抽象形态,后经不断地抽象简化规范,并融合会意、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才成为最初的汉字字体。

如果我们还原先民们造字的这样一种创造过程,用线条勾勒出简洁抽象的物象形态,看后让人既有这种物象的感受,又具有艺术的美感,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即前面提到的“在远古时期,汉字字体尚未成型的漫长探索阶段”,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想象、创作和创造的空间。反观当今的汉字字体的研发,在展现这个漫长探索阶段的汉字的创造演化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空白点很多,可以说,今后在这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确实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对于研究汉字,我们不仅仅是对未来的规划,也要关注当下,立足自身的本源,才能继续向前发展。例如,徐冰的天书,虽然他的天书不能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更多的是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他利用汉字的笔画与英文字母的笔画进行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汉字语言形式。他的这种尝试,将东西的语言文字相融合,既满足了西方人的审美,也让汉字的价值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不仅仅是在创新,在创新之前,他透彻的研究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只有在这样一种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天书这样的震惊世界的艺术作品。关注当下,立足本源,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要身体力行,实实在在地去做,才能有新的局面面向未来。例如,日本,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就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由此可见,原本就是从汉文化中借鉴而创造出来的日本文字,在今天没有忘却他们的本源,而是更加珍惜这种文化的母体。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保护汉字文化,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

2 善于发掘,扬长避短

汉字虽然历史悠久,但当今世界最通用的文字却不是汉字,而是英文。英文只有26个字母,但也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词汇,汉字则是每一字都有每一字的意思,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简约之风大行其道的今天,笔画简洁的英文在现代设计中出尽风头,不论是在标志设计,还是编排板式方面,都有它独特的优势。相比之下,汉字笔画繁多、内涵深刻的身后,更考量设计师的内功。例如,国内很多行业标志,更多的是以首字母为主要造型元素。但不论设计风格怎样变幻,汉字的深刻内在及文化意义是英文字母所无法比拟的。在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发掘汉字自身的价值,不能让这种古老的文化止步于此,它既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它已经经受住了电脑技术等新媒介的考验,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汉字不如英文字母的来得简洁,所以要扬长避短,继续深化和传承。

3 “繁”“简”相会,兼容并蓄

从现代简约即是美的角度来看,汉字的简化是有益于现代设计发展需求的。例如,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相比英文字母,简化的汉字仍旧略显繁复,对于追求简约风格的现代设计来说,简体字有它的好处。至少在设计这一方面,这为设计师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但繁体字毕竟已经使用了数千年,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美,不是现代的简体字所能比拟的。从字体上看,繁简明确区分始于一九五六年,之前主要是繁体,而法帖又多是在这以前产生的,法帖中所辑的字自然也就以繁体为主了。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就承传了繁体字,以致在自己书写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写出繁体字来。本来,作为书法艺术,繁体字也好,缺笔少画的生造字也好,都无可非议,因为此时往往更侧重汉字形式上的美,而很少顾及到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的意义表达。但就设计这一方面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尽管显得有点肤浅,但这些所谓的意义表达,也是人为的赋予的。

现代字体设计应该“繁”“简”相会,兼容并蓄。不论单用哪一方面,都会有它的弊端,汉字最终走向的将是繁简通行。许多越是看上去繁复的汉字,其实越是拥有无可穷尽的文化道理存在,汉字的象形功能,除了指代意思,更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审美。传统的中国汉字字型,与中国文化的中的各种审美意趣。例如,中正、对称、偏分、三段式、方形、圆融一一对应,但简化后的汉字,也有它的好处,在简约的设计中,简体汉字笔画少,处理起来更加精简,更能表达出设计师的情感。

4 结论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下来太多智慧,汉字便是其中之一,或许不是为了在今天这个时代喷薄而出,但这种民族智慧的力量却是真正的在厚积薄发。透过汉字字体,人们看到了如此之深的技术烙印。汉字文化曾经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最璀璨的一支,然而在今天的数字社会时代,汉字字体文化价值被忽略。产业创造力以及生产力在迷失的市场中步履艰难、曾经延续数千年的历史光辉黯然不复。审视严酷的现实,如何重构汉字字体的文化价值成了今天字体发展道路上的首要议题。设计师应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结合汉字独特的艺术形态,设计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繁衍进步,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书法的身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宗玮.悟对书艺[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3] 庄义友,熊贤汉.汉字与书法艺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海云,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摘 要: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品。而现代家具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曲木家具以其优美的造型和良好的功能性得到当代人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弯曲木家具的美学因素如技术美学、美学与人机工学的相关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弯曲木家具更应符合当代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关键词:曲木家具;技术美学;人机工学;绿色设计

1 曲木家具体现技术美学特征

有史可考的家具直到现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家具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产品,其美学因素始终是设计者和制造者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家具不仅有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性,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更要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时尚感。曲木家具以其多姿多彩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无论从优美的富于曲线的造型、良好的结构和工艺性和完全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等特征,而被广大人们所喜爱。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表达当代人们对舒适与个性的钟爱。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当代人对生活的舒适性要求极高,同时又要具有强烈的个性。因此,美观与实用并重,时尚与个性共存。因此,弯曲木家具,既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审美心理和时代潮流,又造型洗练、简洁明快,充分体现家具的曲线美感并彰显着独具特色的个性和魅力。例如,索内特设计生产的曲木椅(图1所示)以其优雅自如的曲线,轻快纤巧的形体,给人以视觉的轻巧感和时尚感。托耐特曲木椅至今仍在生产中,包括数种变体形式,它是20世纪最为成功的椅子之一。此后,许多设计师运用弯曲木技术和工艺,设计和制作出多种形式的曲木家具,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并广为使用。弯曲木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发展。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升,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可持续发展观的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当代资源短缺,弯曲木家具正迎合了这种设计理念,尤其是单板胶合弯曲木家具,其制作工艺简单,木材利用率高,成为现代曲木家具的主要形式。如图2,图3所示。因此说弯曲木家具的技术和工艺特点是方便家具产品的曲度造型,开拓了家具设计中弯曲造型的实现手法,产生了家具中的弯曲之美,这种技术之美,是家具的弯曲造型形式与功能的完全统一,体现的是当代技术美学的特征。[1]

图1 托耐特曲木家具 图2 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paimio椅

a b 图4 柳宗理 蝶形椅

图3 奥普斯维克等设计的“平衡椅”

(以上图片来源于 李雨红 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

2 实木弯曲家具人机学特性分析

家是设计一直与人机工程学相关联,虽然最初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应用,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但家具与人体的关系一直是设计的首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二战期间,使人机工程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产生,此后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现代家具设计的科学性,使现代家具更为实用与舒适。

弯曲木家具的弯曲弧度应考虑人体的自然曲线,而采取曲直交替、方圆相映的手法,并运用特定的工艺技术,按使用功能和不同质感的材料来设计加工,使之点、线、面组合和谐协调,合理构成各种曲面形态。使人产生一种轻快、活泼之感。弯曲木家具对人机学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家具靠背与人体脊背曲线形态的一致性设计上如图1,图2所示的靠背形式,更体现在对人体各种姿势的功能的合理分配上,如图3(b)所示的“另一种坐法”的椅具设计,体现的是根据作业要求可以变换坐法的人机工学椅具设计,如人要伏案写字时,可采用前倾姿势,座面前倾,并将膝盖放在前拖上,可保证人体的脊柱正常直立的状态,图3(a)所示的平衡椅姿态;而在思考问题时,又可采用正常坐姿,将上身靠在靠背上,这样交替坐姿可有效缓解坐姿背部肌肉的静态施力状况,从而更科学地保证人体的健康和舒适程度。同时,在午休时,又可做躺椅来小憩,满足了人们多种需求,也展现了当代人机学的发展与家具设计的完美结合。

3 弯曲木家具的当代发展

1842年索内特发明了用“化学法和机械法弯曲木材”技术,并将其用于制作家具,产生了弯曲木家具,其造型简洁,极富动感,增添了家具造型的艺术美。。同时他用金属连接件可拆装的结构代替传统的榫卯结构这种固定的结构,使曲木部件不仅可以批量生产,也使部分家具可以拆装,便于运输及生产。由此拉开了现代家具的序幕。时至今日,曲木家具仍以造型简练、形体优美,较少装饰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流行的家具式样之一,经久不衰。而将曲木家具应用最为广泛、造型及工艺最为精良的当属北欧风格家具。而北欧家具特点即对自然材料的偏爱,对人体工学的合理应用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及对造型和装饰的克制并不断求新等的极富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

弯曲木家具主要分实木弯曲家具和单板弯曲家具。单板合弯曲木家具是在胶合板材与实木弯曲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家具,它通过单板旋切、刨切、涂胶、配坯、热压(或冷压)成型工艺,弯曲成零部件组装成桌、椅、沙发、茶几等家具。其特点是造型典雅、曲线流畅、结构牢固,不仅有利于机械化批量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克服木材易变形的缺点。目前,单板胶合弯曲木家具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被誉为当代的时髦家具。[3]

随后,包豪斯时期的多位家具设计大师也将此技术进行发展,并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弯曲木家具。这一时期,北欧现代家具、日本现代家具和美国现代风格家具的家具设计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弯曲木家具,如日本设计大师柳宗里设计的蝴蝶椅,将模压单板弯曲木工艺和金属进行简单而美观地结合。蝴蝶椅曲线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仿生形态流露出人性的温柔(如图4所示)。

4 结论与展望

用化学和机械方法弯曲木材的技术不仅丰富了家具的造型艺术,同时更适合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当代设计理念的发展要求。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型家具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因此,应加强弯曲木家具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使该产品成为一种环保型的产品,不断满足社会及人们的多种需求,具有更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煜.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1-20.

[2] 李雨红,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161-253.

[3] 傅元宏.多层胶合弯曲木家具的工艺技术[J].家具,1987(2):10-12.

作者简介:张杰(1975—),东北林业大学博士,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摘 要:演奏古筝与人体机能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效能又在演奏古筝中得到加强。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用以得到演奏古筝对智障人的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演奏古筝;大脑;小脑;肌肉;技能;心智;智障人

现阶段,音乐治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应用在了医学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说,音乐的养生与治病功能应经被很多学者所公认。

平静的音乐可以让人们的大脑以及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欢快的音乐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们的疲劳;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们情绪安定。从心理学方面来分析,音乐所具有的治疗功能也有依据。庞德维奇认为音乐通过音响的和声系统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和缓而平稳的音乐使人安慰,而洪亮、欢快的音乐则使人激动、振奋。另有人研究音乐与情绪的关系证明,徐缓的大调忧郁、悲切、伤感、使人感到忧伤,快速的小调内含激情、焦虑不安、惊慌、不宁、危急,易使人愤怒,快速的大调则欢腾、愉快、喜悦、富有朝气,能使人感到愉快。研究表明正确的音乐既能消除病人的不良体验,也能扩大其能享受到的感觉和体验的领域,还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

智力障碍所说的是那些稳定的呈现出在功能方面的有限性,其特征表现为明显地在智力功能方面存在如下两个以上的能力低于平均水平:人际、交流、知识学习、自我导向等。对于智障人群的研究治疗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音乐治疗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乐器古筝。

1 古筝的特点

古筝是当今中国演奏人数众多、影响面广泛的民族乐器之一,其声韵结合、以韵补声的声音特质博得众多人的喜爱。古筝的演奏技法多达几十种,这在中外乐器中也是不多见的。近年来随着演奏技术的发展,弹筝用指不断增加,通常左右手八个甚至十个手指在演奏,并且在演奏的过程中还需要协调指关节、腕关节、臂关节、肩关节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演奏者机体活动的复杂过程。

2 古筝对智障人的治疗作用

人类的思考和运动离不开人脑,它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等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大脑皮层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调节全身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神经中枢。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过程中得到改善和提高。对于一种古筝演奏技法的学习,需要演奏者进行持续的重复训练。由于长期就一个技法进行训练,所以对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锥体外运动中枢以及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都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并激活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系统更加活跃,这就能极大地提升演奏者的反应能力。

小脑主要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小脑对大脑皮层所发出的随意运动和半机械运动有制动作用,防止动作过渡,校正肢体,特别是四肢远端肢体的精细动作,这样就保持了肌体运动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协调性。所以说演奏者能快速准确弹奏每一根琴弦是小脑的作用使然,经常从事演奏这样精准的活动,又在不断强化小脑的功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常弹筝的人反应较迅捷了。

古筝的演奏还是一种智力活动,是演奏者借演奏技能和演奏经验来完成某种运动的活动,演奏技法的高级随意运动也可以称之为心智技能。所说的心智技能指在大脑中,借助于内部语言对技法运动进行的认知活动,这其中有感觉认知、技能认知、想象认知和思维认知等活动,但以思维认知为主要成分。在认识特定的事物及解决具体问题时,这种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的心理活动,即是心智技能。从古筝技法结构的变化来看,心智技能的形成表现在认识技能的各个环节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概念之间的泛化和混淆现象逐渐减少以至消除,内部语言趋于概念化和简约化。从演奏古筝技法技能的速度和品质来看,心智技能的形成主要表现在思维逐渐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逐渐富有广度与深度,思维逐渐独立上。从古筝技法活动的调节来看,心智技能形成表现在心智活动逐渐熟练化,精神劳动的消耗、内部语言过程对主体意志努力的需要都在逐渐减少。而古筝技法的练习可以大大促进和提高心智技能的形成,从而使演奏者收到开发智力、健康身心的效果。

古筝演奏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需要演奏者通过内在心理活动的传导和外在技术运动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在演奏时大脑中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有更多的情感需要借鉴,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心理活动。在演奏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能力的支持,演奏已从一种有意识的机能运动转换为无意识的心智活动。

演奏古筝是一种机体运动更是一种心智活动,在对智障人的功能恢复中,它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肌体自我组织得到锻炼、加强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而且会患者的心智以及头脑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听觉演唱关系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