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我校于2008年8月参加了国家德育课题的子课题,即:新乐小学农村小学“弱势群体”学生的导育研究,其中包括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子女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等,我主要承担了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分析及转化,根据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数学学困生不但要多关注他们,还要适当地“开小灶”,挖掘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加强个别辅导,等等。以下是我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预习点拨,树立学习自信心
对数学“学困生”来说,经常被教师批评,久而久之,学困生往往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如果能在课前对他们进行适当点拨,如告诉他们预习的方法,与哪些已学内容有关联,不懂的地方做好符号,等等,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重点听自己没理解的地方,就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从而树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适当鼓励,相信他们一定会加入主动学习的行列。如我班有位“学困生”,上课经常发呆、开小差,课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老师讲的课他听不懂。我想与其多批评和在课后花大量时间进行补差,不如课前先教会他预习,即读题,初步弄清题目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在教学下一节内容时,让他自己先预习,找出不理解的内容。上课时,他异常兴奋,听得专心,并积极举手发言。我风趣地对他说:“你今天举手的次数,比以往加起来还多,说明你能行,要坚持每天都这样。”他用力地点点头。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能积极开动脑筋,很少看见他发呆。
二、课堂提问“偏爱”学困生,增强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偏爱”数学“学困生”,合理安排时间,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说出:“什么叫长方形?它有哪些边?”等。我看见“学困生”举起了小手,就请他站起说,可是他吞吞吐吐地说:“我忘记了。”遇到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对他批评、斥责。而是先请他坐下,说:“老师相信你会,你先坐下,再想一会儿,想到了再举手告诉老师。”在接下来的几个同学回答后,他又举起了手,我再一次请他回答,果然不负所望。我及时表扬他有勇气发言,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会因为怕自己答错了或答不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敢举手发言。
三、课后及时补缺,保持学习动力
有些数学学困生,课堂上实在无法消化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课堂上老师又不能过多顾及他一人。这时,教师可采用课后补差的方法加强个别辅导。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态度,不能因为他们接受能力较差,而侮骂、指责他们,那样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我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时,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差、动作慢,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下课后,我特意请他们到自己身边手把手地教学,还鼓励他们开展圆柱体的表面积制作比赛。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我很欣慰。
四、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切入点,师生达成协议,配合默契
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对数学学困生的辅导要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入手。许多学生沦为学困生不是因为智商不高,而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一样。大多数优等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喜欢做小动作。我悄悄跟他达成协议,如果表现好我就会很开心地笑表示对他的赞赏,如果表现不好我就会看看他然后很大声地讲课以示提醒。协议达成后,在上课时我经常跟他进行眼神交流,声音忽高忽低,他们因为受到关注,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
五、挖掘闪光点,给予自信心
数学学困生由于缺点多,遭到的批评多,他们在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他人尊重,更渴望老师的表扬,这就是他们的“闪光点”。学困生的“光”容易被他人忽略,老师要捕捉时机,及时发现他们的“光”和“热”,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我班有一个从外省转学来的学生,他个子高大,力气也大。由于刚到异乡,无法与同学用方言交流,班里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经常欺负他。他不甘受欺负,时常以武力报复。在一次打架中,他把一个同学打伤了,在办公室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仍愤愤不平,坚持自己有理。我发现他普通话很好,表达能力强,就想着找个办法引导他。为了让同学们看到他的闪光点,我在班里举行乘法口诀火车式的背诵比赛,特意让同学们选他代表小组参加。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都为他标准的普通话和姿势所吸引,纷纷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爆发出阵阵掌声。此后我启发他:“你有这样的特长,同学们都很羡慕你,你也应该纠正动不动就打人的缺点。”由于我的巧妙安排和引导,他和同学们消除了对立情绪。
人总是希望能得到肯定、鼓励、赞许。让我们走近孩子的心灵,多给孩子一份呵护,一份激励。即使是极微关怀,他们也会为此而兴奋不已,增强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一个有意安排的机会,等等,就会使火把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徐勇等.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