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科学始于观察,思维源于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个体活动时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此时的思维才算是真正发动。上述理论在教学实际中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承认,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生成问题的却不多,质量也不高,课堂生成的更少,而多数的课堂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自己预设的问题,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敷衍或回避,无形中挫伤了学生求知欲,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课堂难免陷入沉闷和低效。教师如果在备课时充分认识到学生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合适的预设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问题,再用问题驱动探究行为,最终获得学习体验,就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而高效。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要实现课堂生成问题的有效利用,最好的方法是设计合适的学习情景,使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不仅知道要学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学,解决学习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消除学生不知为何而学的困惑。现结合《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和“问题生成”教学策略的综合应用的做法和想法。
物质的量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应用性的知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高一新生对于微观粒子和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有限,而物质的量又是一个抽象性很强的概念,因此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中将这部分知识放在必修1的第一章《化学实验基础》中,点明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重要应用地位,但是在本节的第一课时学习物质的量基础概念的时候没有相关的实验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以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学习物质的量有什么用。为了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并解决学生不知为何而学的疑问,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采用了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情景,让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教法学法和基本教学环节如下:
教法:置疑点拨、目标分层、讲练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基本教学环节:问题引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深入分析理解概念—巩固练习—课后探究任务。
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设置学习情境,用驱动性问题引入:“桌上有一杯水,这杯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利用实际的实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将问题架空,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学习物质的量相关知识是有实际应用意义的。
接下来通过类比生活中的相似问题“1袋10kg的大米大约有多少粒?”,让学生通过对熟悉实物的类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降低学生对新知识接受的难度。学生可以较容易地想到可以用测量1g米大约有几粒进行换算,由此可以推出如果知道1ml水有多少个水分子就可以通过水的体积换算出水分子的个数。于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水的体积和水分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告知学生,类似的问题可以通过查找已有的实验数据解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页的相关内容,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材中学生可以找到的信息是“1mol水的质量是18g,约含有6.02×10■个水分子”,因此学生可以找出水的质量和分子数之间的关系,再联系已有的关于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该问题,完成解决方案。此时让学生根据方案动手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完成计算,让学生对换算过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至此,在教师设置的实验问题情境下,完成第一轮的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接下来进行第二轮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完成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整理。过程如下:回到上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虽然解决了开始的问题,但是解决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放着不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小组汇总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班级汇总筛选后,小组讨论解决,再班级汇总,相互点评补充,最后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做好课堂笔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新问题做好充分预设:“1mol是什么?”“为什么要选用6.02×10■这个数值?”“mol到底是用来表示什么的?”“质量和mol之间存在什么样规律性的关系?”等等。学生的问题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的,描述问题的语言也不会很规范,这是由于学生对物质的量相关的概念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对叙述的语言进行规范,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分析思路。把握好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完成对概念的构建和理解,还可以解决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如n的表示方法,n和mol的区别和联系,等等。这种课堂即时生成性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格外注意,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也是对一名教师能力水平的考验。
上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均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体验,而且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学生小组的活动及接下来的巩固习题时,应该注意对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把握,设定不同的目标,充分利用小组活动的机会进行分层次教学。
最后,在进行完巩固练习的点评和小结后,就本节课最后一个没有解决的疑问“能否直接利用水的体积和n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P13有关于Vm的科学探究,设计课后探究作业,布置小组探究任务,为下一节课学习Vm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本节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学生在本节课中解决的是自己的疑问,而不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使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实现了现代课堂教学所提倡的“关注学生自身持续性发展”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