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晓英
在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不错的,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常出现静寂无声的现象。这时,我们不能急,不忙着喋喋不休地说各种启发的话,也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台阶(围绕这个问题而设计的辅助性思考题),让他们站在另一个平台上审视、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发现视野不同了,思维更灵活了。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冷静、耐心,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进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等待”中学会思考。
1.给予学生自由,让学生敢于思考
这里的“自由”指的是学生心灵的自由和进入思考情境的时间上的自由。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学会思考。所谓解放头脑,就是培养学生自由的心灵,乐观、自信,在心理上消除权威的阴影,鼓励他们敢想、善想。在课堂中,我们要创设言论平等、自由的宽松氛围,给予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充分时间,让课堂呈现出由冷到热的动态过程,这才是有生命力的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就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等待”教学范例。等待什么?等待学生情感的充分投入,等待学生思维的充分调动,如此他们才会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学生开始都很拘谨,窦老师没有一开始上课就学古诗,而是以聊天的方式和同学谈论“推敲”这个典故,从而自然生发出《寻隐者不遇》、《雪夜访戴不遇》两首诗。在窦老师铿锵有力的朗读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读起来,全场余音绕梁,掀起小高潮,场面顿时活跃起来。带着这样的情绪,带着这样的思维活力,进入正题的学习,自然事半功倍,你能说花费一定的时间带学生进入这样的课文情境不值得吗?
2.在“等待”中巧妙引导,让学生思考有方向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的互动过程,老师的“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老师的“导”上。现在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怕被批评为牵着学生走,这其实是对教师角色的误解。关键处点拨,疑难处引导,知识空白处讲解应是老师的职责。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绝不是教师可以小憩的悠闲时光,我们需要等待的时机恰恰是学生思维容量最广、难度最大的所在。如果我们巧妙地引导和指点迷津,学生顿时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思考就会方向明确,少走弯路。
一位老师在上《我和我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问学生:为什么普通的园子会让作者念念不忘呢?学生都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太具有概括性了。老师又让学生把阅读的重点放在最后第二小节,想想作者萧红在说这段话时的表情、心情是怎样的?这下,孩子们都似若有所悟之感。静静的课堂中,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思维在涌动,于是才有了接下来发言的精彩。有学生说:这是一种自由的心态时,老师顺势追问:你能结合语句来谈谈吗?学生又进入思维胶着状态。他们讲来讲去,只能就语言表面泛泛而谈,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的自由到底应是什么。老师没有着急,留时间让学生再好好读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发现。此时,老师并没有就这样任由学生毫无目标地思考,而是巧妙地引导他们特别关注文中出现的十个“就”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带着这样的启发再读文章,再深层次思考,学生怎会感受不到那种“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想怎么爬上架就怎么爬上架的无拘无束”呢?恰到好处的引导才能使课堂中的“等待”真正体现它的意义所在。
3.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等待”的目的是让学生想得更多,想得更透,想得更活。教学不应只是个别学生展示的舞台,不应只是满足老师备课意图的顺利实现,而应尽可能地鼓励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造机会。对于语文课文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如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对学生除草的方法有何评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受书本的影响,定势思维地认为学生的做法就是不如哲学家,而是找到学生做法中的可取与不当之处。比如一位学生说:“用铲子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环保啊,不污染土壤呀。”有人提出可以用机器除草等建设性意见。有的学生说:“石灰除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现在有些农村在开展水稻‘免耕法试验,就是用的石灰除草,结果粮食还增产了呢?”……到这儿,学生思考已很充分,不局限于语文本身的学习,把科学知识融入自己的理解,既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又激发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思考。所以,经常性地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建构高质量师生互动的关键,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等待”,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丽,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思维涌动,是老师对学习主体——学生的正视,是阅读教学讲究实效、高效的开始。语文课上要少一些花架子,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飞扬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