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模式在研究生基层管理的应用

2014-08-15 00:55:15谭晓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导师研究生

谭晓雪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近年来,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不断增长,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是一个复杂而又相对成熟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社会、家庭责任,思想相对成熟,知识层次较高,流动性较大,自主能力较强但集体观念淡薄,整体素质高但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就管理理念而言,对研究生采取保姆式、强压式的教育在现实条件下不切实际,也无法行之有效。因此,探索“三位一体”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发挥三者互补的作用,对于提高当前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存在主义的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最深刻、最基本的根据,或者说,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归结点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1]。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在人生阅历、知识储备、道德修养、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基于各个导师研究领域和培养方式的差异,研究生学习和实践又呈现出了明显的分散性。如果继续照搬本科阶段的管理模式则容易激发研究生的逆反心理,基层管理工作难以奏效。

所谓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个体通过自我计划、自我组织和自我监督等环节,来协调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2]。自我管理是“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实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坚实基础,是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将研究生自我管理提高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高度,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其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引导研究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 实现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学生组织建设,确保高效运作 目前实现研究生自我管理主要建立在研究生学生组织如年级班委会、党团支部、研究生会等平台上。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加入到行政骨干、党团骨干及研究生会骨干队伍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骨干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2 搭建自主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通过搭建学术、科研平台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实现自我管理[3]。鼓励学生组织积极开展能充分体现研究生学习生活特色的主题活动,如“我爱我导师”征文比赛、博士论坛、导师论坛、学术文化周活动及师生联谊活动等,通过这些主题特色活动架起同学间、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不仅使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得到评价和认可,而且大大调动了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潜能,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研究生辅导员是从事研究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大部分辅导员通常只把自己定位在一个“辅”字上,认为自己是基层管理工作人员,而不是专职教师,因而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忽视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

对于研究生辅导员而言,正确客观定位自身职业,不仅有助于顺利开展工作,更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相对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方面的成熟性要求辅导员必须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较大的群体差异性要求辅导员的工作必须要有广度,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大的分散性要求辅导员必须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和组织者[4]。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在研究生管理的第一线,既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又是工作的实施者,肩负着管理者、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的角色[5]。应牢固树立“大教师观”,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核心,把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和管理人员视为一个整体,结合当前研究生的特点,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新动态,准确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不断推进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4 导师参与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有利条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6]”。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导师在评聘考核以及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导师对于其德育职责认识不到位,多数导师普遍更加关注“教书”和“科研”,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育人”作用的发挥。

因此,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导师育人能力,强化导师首要责任人意识,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4.1 导师对研究生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赖度

导师凭借其多年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研究生们树立了强有力的权威性。对研究生而言,导师系统的知识结构、严谨的科研思维、精湛的实验技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像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鸿篇巨著。这种无形中树立起来的威信和信赖是无法替代的,这为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导师能对研究生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的集中性学习方式不同,该阶段主要是以独立学习、独立研究为主。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相关培养计划,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完成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开题论证、毕业论文及答辩,并最终顺利取得学位[7]。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是从零开始搞科研,导师的悉心指导与照顾,适时监督与管理,能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这是导师在开展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中所具备的独特的优势。

4.3 导师参与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强

威信与了解构成了导师开展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导师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及时发现研究生正在面临或可能面临的学术困惑和心理问题,并能正确答疑解惑,引导研究生突破自我发展瓶颈,尽快找到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导师的职责任务是解决学生个性发展中突出存在的方向性、学术性以及学与用、传承与创新等深层次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获取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知识,并为后期发展创造有利空间。因此,导师在对研究生开展基层管理工作时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工作实效性强。

5 研究生自我管理,辅导员管理和导师引导“三位一体”模式合力育人的可能性

5.1 目标的一致性

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管理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和管理方式上的互补性,构成了两者合力育人共同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可能性。研究生群体思想相对成熟,自身素质较高,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多元复合的知识结构,期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得到全面发展。研究生自身、辅导员和导师都是围绕同一个培养目标开展工作,同心同力才能事半功倍。

5.2 职责的互补性

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通过三至五年的接触,导师对研究生在学术道德、科研诚信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引导研究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研究生自我管理平台,为广大在读研究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

5.3 手段的差异性

研究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导师的言传身教、治学态度及处事方式无不影响着研究生。辅导员除了谈心聊天等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外,主要依托班级骨干、党团支部、研究生会等组织形式开展各类学术文体活动。研究生自我管理则主要依靠学生组织,以学生干部为中心,组织研究生开展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5.4 各具优劣势,互补作用

就导师而言,在学术科研方面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导师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人生阅历及高尚的道德情操都是研究生追求效仿的目标[8];劣势在于缺乏对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管理意识和技巧。就辅导员而言,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而劣势则在于缺乏威信力和执行力。研究生自我管理的优势在于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修养;劣势在于没有一个相对成型的牢固的组织基础,实效性有待提高。

6 研究生管理模式的价值追寻与前景展望

将“三位一体”模式应用于研究生基层管理,培养研究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探索高效的科研方法,掌握扎实的科研技能,是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应当在深入了解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以“搭建良性交流互助平台,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知识的同步提升”为工作目标,以研究生的自我管理为主体,以辅导员和导师的教育引导为辅助,同心同力,努力做好研究生基层教育管理工作。

[1]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李荣生.基于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2(1):41-3.

[3]王红娟,赵 睿.完善研究生会工作是探索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1):755-6.

[4]牛 拥.从新时期研究生特点谈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理论观察,2011(5):135-6.

[5]杨春燕.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3):89.

[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7] 唐德先,彭 涛.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3,9(9):40.

[8] 彭未名,刘晓玲.导师主导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1):101.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做到“三位一体”
教育(2016年41期)2016-11-15 19:12:32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8:15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40:12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17:06:52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