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

2014-08-15 00:50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育道德教育德育

班 华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应江苏理工学院副院长、职教研究院院长崔景贵教授的要求,和朋友们谈谈我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我是从事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学的,我谈谈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心理教育的,是什么些因素促使我探索心理教育的;是什么些因素促使我提高对心理教育认识的;在探索的路上,我遇到过什么些问题,应当关注什么些问题。我不是对有关问题做全面的回答,只是回顾个人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因而我所谈的有局限性是难免的,但希望通过思考,也许能领悟到一些什么。

一、感谢刘秋梅老师向我提出的问题

1985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期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刘秋梅老师来我家中。我们是早几年就相识的朋友。他来我家歇息,随意闲聊。其间刘老师向我提出:“班老师,你说人的思想和心理有什么不同?”对这一问题,我没有思考过。当年讲德育是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刘老师的问题可能与当年的德育较多用思想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表述有关。对刘老师的问题,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随口就说:“能不能说,思想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心理是有关活动的过程。”当然,只这样的回答连自己也是不满意的。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只能先做这样的回答。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常在我脑海中盘旋。刘秋梅老师的提问,是我关注心理教育的开始。从自己探索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让我悟到: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刘老师提的问题,我是不会忘记的,我要感谢刘老师。

二、一个大学生的遭遇强化了我的想法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见到某高校布告栏内张贴的一份开除学生学籍的布告。内容是发现政教专业的某男生的箱子里藏有大量从女生晒衣场拿来的胸罩、卫生巾等女性用品,学校发现后,以该男生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为由,开除了他的学籍。其实该男生的问题是患有“恋物癖”导致他的异常行为,根本不是什么思想道德问题。据说该男生是班上的学生干部,家在农村,在村上的表现也是得到乡亲们和村干部好评的。这件明明是心理性质的问题,却因为上纲到思想、道德问题而被开除了学籍,真是太冤枉。我为他的遭遇感到委屈,替他惋惜。我想,一个农民的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却为这样的冤案丢了学籍,多么亏心。也许这将改变他一生的命运。这件冤案让我更清楚地看到,划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的界限是何等的重要。

三、1987年我第一次提出心育概念

我是学教育学专业的,但我对心理学是有兴趣的。我给刘秋梅老师问题的回答,自知过于简单,连自己也不满意。但在某种情况下,这个问题会浮现在我的脑子里,可能成为了我提出心育问题的内在因素。

1987年,我参编的“文革”后的第一本高校文科教材《德育原理》(1985出版)需要修订。编写组要求每个作者提交一份修订方案,拿出一个框架。我也按要求提交了一个方案,而且基本被采纳了。其中有一章,即“第四章德育与个性发展”。我理解个性与心理关系极大,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于是提出专设这一章,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问题。我的想法被采纳了,因为是我提出设这一章,于是写作分工时,就推我执笔写这一章了。正是在这过程中,我第一次提出了“心育”概念的。“把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简称心育。”(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第59-82页)“培养良好心理品质”这一简要的表述说明我所说的心育是发展性的心育。这一章的基本内容是阐述德育与心育的关系,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与个性心理的联系与区别,论及德育与心育结合、德育在个性教育中地位作用等问题,其所论个性发展与教育包含了个性心理教育。

四、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对心育的思考得到深化

1987年,我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三名,他们毕业论文的选题,有两个是与心理教育有关的。一个是连思源的选题《德育与心育》,另一个是刘守旗的选题《试论自我教育能力及其培养》。前一论文与心理教育联系更密切,特别是论文中“品德能力”的提出。我认为这是思想品德结构中重要的道德心理因素,1986年我的一篇文章《思想品德结构与新时期德育任务》(《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86年第2期)论述到这一问题。连思源的论文则直接论述德育、心育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我编写《德育原理》期间对德育与心育问题,已有一定的思考,这也成为我指导论文的依据。1990年6月19日,教育系举办了硕士论文答辩会。关于“品德能力”及其培养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肯定,整个《德育与心育》也同样得到肯定,尤其是参加答辩的东南大学伦理学教授王育殊先生认为,论文题目有创新意义,对心育的提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心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论文答辩,我更坚定了关注心理教育的想法。硕士生李晖论文选题是《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此后,在我为博士生、硕士生开的课程中,增添了“心理教育专题”。任红娟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市场经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我体悟到学与教的关系,是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心育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

五、参加师资培训实践促使我的心育思想系统化

1989年,我应山东师大心理学老师赵承福之约,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师资培训班讲课。我一共讲了5个专题。其中第四个专题是《心育刍议》,包括四方面内容(见山东师大教科所编《德育师资培训资料》,1989年10月内部印刷,第42-60页):

1.什么是心育

2.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3.心育的内容

4.废止虐待型教育

当时对“什么是心育”的阐述是从“与王国维心育概念的比较”开始的。我这里“所说的心育即心理教育,指培养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个性教育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同上,第42页)这部分还阐述了心育与各育的联系与区别,包括心理与品德、心育与德育的关系,心育独特的任务和内容等。

发展性心理教育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教育。我从多方面阐述了心理教育的积极意义,对心理教育内容,提出培养各种优良心理品质,例如:美国D麦金农在对作家、艺术、建筑师、科学家400多人的研究中提炼出的7种品质;曾在皮兹堡大学任教的斯托娜夫人提出的理想的人的13种品质;富兰克林要求自己的13项品质;山东师大教科所《双序实验三维结构品德教育方案》中提出的13种素质;1988年颁发的中小学德育纲要(大纲)对中小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其中,小学德育纲要提出20种品质,中学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中规定了培养11种个性心理素质。

为了防止消极教育,我讲课中列举了实践中存在一些消极教育,讲了“废止虐待型教育”问题。“虐待型教育”指对学生的体罚和心罚,即肉体惩罚和精神惩罚。根据当年我任教的来自中小学教师的函授学员提供的资料,我曾列举了十一种体罚方式:罚站、罚跑、罚静坐、推搡、脚踢、拧耳朵、掌嘴、捣脑袋、敲脑袋、头撞墙、罚扫地、罚跪等。各种精神虐待方式,如强迫反省、施加心理压力、侮辱人格、无休止唠叨、恐吓、精神禁闭、不公正地对待等多种方式。各种虐待型教育方式严重地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精神虐待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如:

①丧失自尊心。

②引起“逆反心理”,形成“抗药性”。

③逼使学生“说谎”,报喜不报忧。

④造成学生反抗,乖僻、粗暴体罚,畏怯等异常性格。

⑤或自我封闭,或结交坏朋友、早恋。

⑥与人的关系淡漠,对人怀有敌意,不信任、不尊重。

⑦厌学。

⑧离家出走

⑨自杀。”

当然这是概括,精神虐待的具体表现更多,例如“侮辱人格”就有多种多样的,如谩骂学生“二呆子”、“次货”、“笨蛋”、“蠢猪”“死榆木疙瘩”、“没出息”等,不仅严重影响当下的心理状态,而且使学生丧失自尊,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影响他今后的发展(同上,第56-60页)。

此后,我再次参与山东德育师资培训工作,讲一个专题《中小学德育探新》,共5个问题(见山东省教委普教处编《德育师资培训教材》,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第45-116页)。其中第一个专题是“德育与心育”(第45-63页)。阐述了德育与心育的区别与联系,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育的内容,废止虐待型教育四个问题。

参与培训班活动,从备课到讲课,也是自己进一步学习的过程,是促进自己心理教育思想系统化,更好地理解“心理教育”的过程。

六、心育成果得到了肯定与鼓励

1990年,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在盐城市举行学术会议,学会让我在会上做一个报告,我讲的内容就是心理教育,题为《心育刍议》。次年,《心育刍议》经修改后被《教育研究》录用,在1991年的第5期发表。这对我是一个鼓励,后来该文又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我又一次受到鼓励。

此后,东北师大的王逢贤教授应邀来南师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逢贤老师告诉我说,他看到了《教育研究》上的《心育刍议》,他赞同我的观点,他说有的教授不认可,这没有什么关系,作为学术问题可以探讨。我又得到了逢贤老师鼓励,我很幸运。

《心育刍议》一文发表后,安徽教育出版社约我写成书。我感到时间太紧,个人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完成书稿,便与出版社商定,我可以负责主编,我组织几个硕士生共同合作编写。于是有了1994年出版的《心育论》一书。不久江西省的期刊《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6期)发了“书讯”《〈心育论〉出版》,对《心育论》做了很高的评价:“该书在我国率先提出心理教育论或心理教育学这一新型边缘学科构想,勾画了较为成熟的心理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心育论》的问世,《江西教育科研》给予的高度评价,当然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江苏省内的几位老师也发表文章,给予了肯定评价。李建中(镇江高专教育理论教师)、陆雪琴(上海开元学校校长)、钱一舟(吴江市教育局科研员)三位老师发表了《走向心灵深处的尝试——笔谈〈心育论〉》(《江苏教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苏州大学尹艳秋老师也在该刊发表了《可贵的探索与奉献——〈心育论〉简评》一文。他们对《心育论》的肯定,是又一次对我的鼓励。我是应当多多思考心理教育论或心理教育学问题了。但遗憾的是自己这方面做的很不够。

七、理论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

在1987年、1989年的编写德育教材和师资培训中提出并简单地阐述了“德育与心育”论题;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观察到了心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在江苏省哲学社科立项课题有关德育与心育结合的研究过程中,也思考了德育与心育结合问题;而编写心理与道德教育读物则是理论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

《心育论》面世以后,河海大学出版社立即约我编写心理教育教材。我认为编“教材”不是简单的事,更何况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如何先编有教材?因此,我只答应了编一般的心理教育读物。我把这项工作,作为实行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的一种尝试。于是便组织了省内对心理教育有兴趣的老师们,编写了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共六册,1999年9月第一版,2000年7月印刷。六本书分别供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用。其书名与编者如下:

健康伴我成长——学会健体 刘守旗、程风琳编著

奉献一颗爱心——学会做人 许新海编著

叩开智慧之门——学会学习 沈贵鹏编著

走上求知新路——学会认知 刘国永、苏华主编

撑起爱的天空——学会关心 黄辛隐、沈贵鹏编著

创造美好人生——学会做事 陈立春、程兴华编著

在此期间,我正主持江苏省“九五”哲社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本书是该课题的成果之一。我在书的前言中说:“课题的主旨是探讨如何使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上推动和改进学校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研究工作上试图为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模式,即‘心理-道德教育’作一点实际的尝试。课题设想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回顾我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参与心理教育研究心路历程,觉得有几点是我此后探讨心育值得重视的。

一是必须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性心理教育。重视通过心理教育发展人的潜能,发展创造性。如“学会认知”分册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类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育。讲“学会创造”,不单单讲训练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法则,同样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学会学习”分册分5篇,其中“方法篇”仅占全书1/5篇幅;其余为“学品篇”、“启智篇”、“激智篇”、“成功篇”。

二是重视以发展的眼光考虑对人的素质要求。“学会做人”分册除讲一般的做人准则、要求外,特别提出“心向未来”做“现代人”问题,阐述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素质。“学会健体”分册,把健体提到热爱生命高度认识,强调生命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与社会;提出远离毒品、预防性病和艾滋病问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学会关心”分册依据1989年《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精神编写的,是实足的21世纪教育内容。

三是重视心育思想理念的提升,如“学会做事”分册(,看上去是阐述做事的具体方法、操作技术、能力问题。但读本的心理-道德教育性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幸福人生、树立理想、修养品德、乐观开朗、经受磨练、珍惜时间、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思考职业、学会合作、遵纪守法、提高素质、终身学习。

我多次思考过发展性心理教育问题。

我们可以好好思考心理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了。

1998年,我的《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一文(《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从系统论整体性高度,阐述了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提出了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促进整体素质发展。

八、参与制定教育部门心育工作文件制定

1999年,应我省教育厅思政处要求,参与了心理教育文件的制定工作。我提交了《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讨论稿)》。我认为“心理教育”可以不加“健康”二字,但考虑文件可接受性便加了“健康”二字。“纲要”分五个部分:

一指导思想

二教育内容大纲

(一)小学阶段 教育主题:努力学习,做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二)初中阶段 教育主题:关心自己健康成长,迈好青春第一步。

(三)高中阶段 教育主题:培养健全人格,准备迎接新生活。

大纲是为普通中小学制定的,但我考虑到职业教育的重要和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趋势,于是在大纲中除提出职业高中心育内容方面可参照普通高中大纲外,还提出了鉴于职业中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对职中学生的心育还应强调的几个方面,包括异性同学交往指导,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加强职业心理品质培育,认识生活目标与职业理想关系等。

三实施原则与实施途径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五组织管理

该”纲要”很快被教育厅采用,以“苏教社政[2001]23号”文件《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下发。

当看到理论能用于实际工作时是愉悦的,受鼓舞的,我进而仔细思考,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心理教育与班级组织、班主任的关系。

九、在质疑声中坚持思考

199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下面成立了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我任理事长。这对我是一种鞭策,此后每年两次学术会,是我学习的好机会,同时,自己必须准备会议论文,这也促使我学习。尽管我听到对心育的质疑声不断,我对心育的探索也不断。

在我们专委会内部也有对“心理教育”问题提出异议的。一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徐州举办的年会上,与会的一位农村学校老师提出,心理教育对农村学校说,是太奢侈了,不可能实施,好比我们都是穿草鞋的,你要在草鞋上绣花,这是不可能的。这位老师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仅农村,即使城市的学校也不是都有条件实施心理教育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教育没有意义,以后有了条件总是可以实施的。

在我的博士生中,学位论文选题多由自己考虑后与我商议的。先后有两人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心理教育的,每次开题和论文答辩时,都有教授提出诸如心理是可以教育的吗?心理如何教育?但这一类问题没有动摇过我的思想,只是更促使我思考。崔景贵的选题是《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沈贵鹏的选题是《心理教育课程论》。至2003年我联系刘晓明博士后,他的研究课题也是关于心理教育的,题为《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后来,崔景贵的论文和沈贵鹏在华东师大博士后的论文《心理教育活动论》被编入“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丛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1月联合出版。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应当从人的建设、主要是人的精神建设高度,理解心理教育是时代性课题。在“丛书”总序中,我提出了心理教育应既有全球视野,又关注本土化探索;并从人的建设的需要、社会转型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崭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八个心育课题。

心理教育受到连续不断的质疑表明了什么?个人探索心理教育的心路历程,免不了有局限性,但是否也能从中悟出些什么呢?

十、连续的质疑激起我做更深刻的探讨

进入21世纪,我继续着心育与德育结合的研究,并主编了《中小学心理教育》教材共32册,同时,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书共3册,职业技校心理教育1册(均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把心理与道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正式列入了课表。

但是,对心理教育的质疑声仍是连续不断。2005年,听到的不少质疑如:“心”能否教育?“心”是否教育对象?心理怎么可以教育?意志、情感怎么教育?价值教育与心理教育要融合吗?怎么融合?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了一定的答案,当然对问题的探讨是需要继续的。

200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上,发表了全国有名的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一位教授的论文《“心理教育”质疑——简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悖论》。该文质疑心理教育是什么?说心理教育“没有定义。……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又说“其实,心理教育是一个虚假命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悖论。”等。我觉得心理教育“没有定义”的说法不符事实,“严重的逻辑悖论”也是需要商榷的。本人提供的定义不能被认可,还有其他更多的人提供了定义,决不是“没有定义”。内蒙师大陈中永教授翻译的英国学者理查德尼尔森的《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文中标题“一、心理教育的定义”,指出“心理教育绝非一元现象,它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对于教育不同理论导向和不同工作的人有不同的含义。”(见内蒙师大教科所编《教育专题研究》内刊,1994年第1期)1994年6月,四川成都的陈安福教授主编《心理教育》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实,正式出版的、在书名中直接包含有“心理教育”的著述很多。仅举几个例子,如:1995年,申荷永、高岚的《心理教育》,莫雷等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林建华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与教程》;1995年,陈家麟教授的《学校心理教育》;1995年,沈贵鹏的《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1999年,张积家、王惠萍的《大学心理教育导论》(教材);2000年,王希水、瑞博的《心理教育概论》;2000年,肖仕汉的《学校心理教育研究》;2000年,韩清林的《中小学心理教育实验研究》;2001年,沈贵鹏的《心理教育课程论》;2003年,刘晓明的《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选择》;2007年,朱爱胜、崔景贵等江苏省哲社规划项目成果《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等。不知以上这些著述有无心理教育定义,有哪些“逻辑悖论”?能否回答心理系教授质疑的问题?

诸多的质疑告诉我,探索心理教育路还很远、也很艰难,必须不畏艰苦,继续探讨。应不忘24个字的心理教育宗旨或目标:“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以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009年,我提交给“心理-道德教育高层论坛”的论文《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提出把心理-道德教育的对象和研究范围,从青少年拓展到成人;同时,又提出从现实世界拓展到网络社会。

今后的路还很长。既要学习国外的思想理论,又要重视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我应记住曾经说过的,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心育道德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