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剖析与改进策略

2014-08-15 00:49李睿淳吴华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办学英语专业

李睿淳,吴华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扩大了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护士紧缺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境外医疗机构和境内涉外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短缺,催生了我国各医学院涉外护理专业的开设[1]。纷纷开展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现代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受生源质量制约的现实难题,如何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理性、科学地分析和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实现与国际护理教育的接轨,不断提高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值得广大护理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和需要在教学实践、学生管理中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涉外护理专业的办学现状

近年来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兴起,主要有两方面的社会背景。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对卫生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机构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技能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引入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临床护理规范、标准以及教育资源,从而改变提升国内护理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内涵,成为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二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和人才的跨国交流日益频繁,卫生职业教育也将融入国际职业教育领域中,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涉外护理这一新兴专业的产生[2]。贴合国际护理人才市场的旺盛需求,向国外护理行业输送毕业生实现人才的高端就业,成为许多高校护理专业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的重要追求。

目前,国内开展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比例较高,高职高专层次的院校开展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办学形式来看,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开展国际护理的模块化培训,引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护理课程资源,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灌输国际先进的护理理念,学习护理专业知识,了解国外护理的最新进展。这种教育方式周期短、效率高,但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训,学生感受国外真实医疗环境的机会也比较少[2]。二是在传统护理专业内开设涉外护理方向,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清晰的国际化护理定位,在传统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比较注重涉外护理的学科架构,且通过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为部分学生境外学习提供平台。三是中外合作办学开设涉外护理专业,作为规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资源利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临床实践等环节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都由外方教师授课或实行双师授课,课程考核、学业评价在较大程度上实行外方标准,是一种国际化合作程度较高的培养方式[2],这种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偏低,学习提升遭遇瓶颈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是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职层次的学生生源质量整体有所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多数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英语动力和信心不足。在学习外语时遇到的发音及语法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这对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障碍,而且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使英语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要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难度较大,部分学生甚至放弃英语学习;而出国进修的英语要求门槛高 (雅思成绩在6.5以上),从而限制了该专业学生走出国门的机会。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不牢固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一般是高收费项目,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参杂了父母的想法,而非本人的意愿,导致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本着拿到文凭为目的的想法而来就读,影响了专业思想的牢固树立。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报考了层次相对较高的涉外专业是为了更好地“镀金”或者提升未来个人的社会地位,对选择了涉外专业还仍然要花大力气学习专业技能的思想准备不足,学习投入不够。

(三)教师因材施教不到位,教学针对性不够

对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层面,部分教师面对全新的涉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教学标准和学生实际状况之间把握好教学策略和方法,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如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针对涉外专业和高职生源的特点开展教学,没有很好地把学习英语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或是教学语言生硬,问题的引入过于简单或单一,使学生没有深入学习的兴趣;或是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布置作业偏多,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在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国际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组织模式研究、探索,虽然注重了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暇顾及如何利用直观形象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学习等问题,使不少学生在抽象、枯燥无味的教学中,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3]。

(四)实习与就业环节没能很好地体现涉外护理的岗位特点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而毕业实习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大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和实习成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江浙一带虽然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基础较好,但能真正体现涉外医疗服务的医院不多,与国外医疗机构完全接轨的医院更是凤毛麟角,难以承担现有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体验涉外医院氛围,同时涉外医院对实习生的入院门槛普遍较高,主要限于本科层次,客观上使高职类涉外护理学生到涉外医院实习和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与普通护理学生的就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导致该项目办学的社会影响以及家长与学生对该项目的认可度受到影响,反过来影响了今后的考生报考意愿。

三、提升培养质量的策略与改进措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于2003年在浙江省内率先启动了护理专业的国际合作办学,与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合作期间,多名学生赴英国留学并先后获得了学士及硕士学位。2004年又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合作,开办中澳护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2007年正式招生,是浙江省获批最早的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以来,中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秉承“人文关怀、仪表端庄、技能娴熟、双语司护”的理念,紧跟国内外现代护理发展趋势,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国际护理接轨的育人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合作办学的成效,形成了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品牌。

然而,作为高职高专层次的涉外护理专业办学,受生源特点、教学基础等方面的制约,在合作办学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紧扣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和管理,是学校近年来一直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改革招生方式,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

在自主招生宣传过程中,全面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和对涉外学生的要求,以及今后就业、专业提升等方面的方向和优势,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个全面的认知。入学后,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利用专业、学工办和班主任辅导员三个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始业教育,由专业老师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介绍课程设计,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生资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接轨国际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由负责学生管理的学工办加强学生管理,在传统学生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责任意识,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最后通过班主任辅导员指导三年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设计,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并使之服务于长远目标,为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全面推进管理精细化,实施英语分层教学

在新生入学时即组织英语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班,并开展英语分层教学。同时加强班级管理,安排护理专业业务能力与英语能力相对较强、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推行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技能考核等环节的系统评价;终结性评价则依托试题库或由校外同行命题,开展考教分离。护理技能的评价引入澳方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不仅评价专业技能,把学生的人文关怀、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列入评价目标[4]。

(三)多渠道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牢固的理论知识是技能操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中,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一是免费为学生提供雅思培训学习机会。按自愿报名的原则,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免费为其提供雅思英语培训。二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于取得了雅思考试良好成绩的学生,以报销报考费的形式酌情予以奖励。在学校统一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基础上,面向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增设了学院奖学金。三是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学生赴境外夏令营活动。择优挑选每班综合成绩最好的前两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夏令营活动,以高端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除此之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还建成蓝鸽数字语音教室和中澳远程教学中心,构建了集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实践和师生交流互动的国际护理网络资源平台。专业校内实训依托的华夏护理实践基地建成可供护理等专业600余名学生同时实训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基于医护工作过程、职业氛围逼真的“仿真医院”。

(四)引进外方优质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护理理念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是整个专业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人文社会知识、护理美学、礼仪等也不可缺少[5~6]。学校引进外方澳大利亚护理文化、护理沟通、护理伦理和法律、跨文化护理、精神健康护理、循证护理、老年护理、护理职业实践等优质课程,引进外方专业课程占专业课程门数42%,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弥补了国内护理教育在人文素质、精神护理、职业实践等领域课程设置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影响健康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

引进课程由外方护理专家全程授课,中外教师每学期开展教研活动,借鉴外方的教学理念,有机整合外方情景剧教学、角色演练、床边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创建护理特色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引领,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通过 “以问题为中心(PBL)”导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护理岗位所需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双语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英语交流和国际护理能力的提升。

(五)构建多级联动的服务体系,积极为学生就业和出国深造提供条件

一是在毕业实习环节就要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为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到涉外医院进行毕业实习,学校应积极与省、市相关涉外医院进行磋商,并且尽可能多的挑选技能优、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到涉外医院进行毕业实习。让他们真正了解涉外医院的护理理念,感受其有别于普通医院的工作环境以及与病人之间外语交流的氛围,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取长补短,寻求切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够成为涉外医院的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二是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学校主动为他们收集信息,并与外方多次协商,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亲力亲为为他们办理相关出国手续,省却了他们通过中介机构办理出国手续的高额费用[7]。

总之,提升涉外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深深感到控制各种失灵[8]的重要性,要运用系统失灵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要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就业的各种平台,防止教学条件和设施的失灵;要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防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动失灵;要加强和完善涉外生管理制度,包括招生制度、培养方案、就业推荐制度等等,防止制度的失灵;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双语水平,根据培养目标和出国进修、就业的国度差异性开展教学,防止教师教学能力的失灵。文中提出的五点策略与措施是我们运用系统失灵理论指导实践的初浅总结,限于作者的水平,一定存在诸多疏漏之处。

[1]王娟,蓝宇涛.国际护理人才需求与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24-25.

[2]李秋萍,蒋玉宇,林毅,等.护理专业国际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396-398.

[3]李勇强.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李雪莉,舒德喜,常彩云,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36-2238.

[5]韦焕能.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EB/OL].(2009-06-10).http://www.studa.net/gaodeng/090610/14580624.html.

[6]孟爱青.高职护理学生实习期间基本素质训练[J].现代企业教育,2010(2):88-89.

[7]王旭.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困境及改进策略——基于辽宁的实证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2[Z1]:107-111.

[8]王瑞敏,章文君,高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和有效运行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6):113-117.

猜你喜欢
办学英语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