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事件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策略研究

2014-08-15 00:49朱红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韧性情绪心理

朱红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和 2011年,我国大学入学人数中女性和男性之比,分别为107、110、113[1]。 也就是说,在这三年中,女大学生人数分别是男大学生人数的1.07倍、1.1倍和1.13倍,呈现增长趋势。根据学制大部分为三年或四年推算,目前,在校大学生,女大学生人数多于男大学生。同时,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种心理机能尚未完全稳定,面临的周围环境、角色地位、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与高中发生巨大改变。与同龄青年、男大学生相比,她们所面临的压力事件往往更多、更集中和更为强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下的反应或应对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压力?什么是压力事件?压力事件有哪些类型?女大学生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根据这些应对方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这些都是本文要解答的问题。

一、压力及压力事件

压力(stress)来源于古法语“destresse”,是指“置于狭窄和压迫之中”。从“stress”的词源来看,有“压迫”“重压”“压抑”等含义。“stress”一词由Hans Selye提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alter B.Cannon和Hans Selye对此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生物压力学压力理论[2]。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S.Lazarus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认知因素在压力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现当代,关于压力已经形成诸多理论,如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拉萨勒斯的压力与应对理论、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变化适应模型。在汉语中“压力”一词有三层含义:一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指在两个物体接触表面的作用力,如大气压力;二为社会学意义的,指人所承受的负担,如生活压力、交通压力;三为心理学意义的,对人起逼迫与威慑作用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力量,如舆论压力、心理压力[4]。本文的压力在汉语中为第三种,即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压力事件是指个体不能应付社会情境变更所引起个体身体上或情境上的困难。通俗地说,就是凡是引起心理压力的事件就称为压力事件。

Lazarus压力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对压力的研究到了一个新高度。Lazarus认为,压力、应对方式和负情绪之间有着重要关系。同时,压力的类型同压力应对方式和情绪有着正相关[5]。这就是说了解压力事件类型对于了解应对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压力事件的性质来看,席尔认为压力分为积极压力事件(eustress)和消极压力事件(distress);从学科角度来看,有生物性压力事件(如饥饿)和社会环境压力事件(如就业压力)。还有研究者认为,压力事件可以分为角色冲突事件、自我形象冲突事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事件、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矛盾事件、情感发育与智力发展不平衡事件和心理教育滞后事件等[6]。总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压力事件分类的结果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从压力事件的种类来看,压力事件还可以分为学习压力事件、就业压力事件、人际交往压力事件、生活适应压力事件、经济压力事件和身心因素压力事件等六类[7]。

(1)学习压力事件。学习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对于懂事好强的女大学生来说,学业关系到自己的尊严、荣誉和前途。如何应战学业压力是她们的必修课。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校时考取各种专业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就成为必然趋势。而由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同高中大不相同,因此许多女大学生在学习时面临更多压力感、危机感和失落感。(2)就业压力事件。随着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就业制度采取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和自主就业方式。这就导致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学生。同时,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就业时普遍面临着性别歧视问题。2009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调查显示,90%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且90%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的时候明显感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8]。这些使得很多女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感。(3)人际交往压力事件。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使得大学生交往情况变得复杂化。同时,由于女大学生性格细腻和容易争强好胜的特点,使得女大学生交往麻烦增加。此外,由于女大学生之间方方面面竞争的加剧,使得原本单纯的同学关系变得十分微妙。江西的一项调查“你认为目前麻烦最大的人际关系为(多选)”,结果女同学关系占65.7%,男同学关系占34.5%[9]。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面临的压力事件较多。(4)生活适应压力事件。现在由于很多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许多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从未离开过父母,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无法适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安徽的一项针对女大学生生活压力的研究表明,想家、思念亲人是发生频率最高的压力事件。在这些方面,常常导致远离父母的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影响正常成长。(5)经济压力事件。女大学生除了面临着学费、生活费和学习费用等方面压力外,还有日常交往费用、恋爱费用等压力。(6)婚恋压力事件,随着大学生谈恋爱的普遍化,失恋、单相思、未婚同居甚至相互之间争风吃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也给女大学生极大的精神打击。

二、压力事件下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应对也称应付,是应激研究课题中的一个核心概念。Folkman认为,应对是“当一个人判断与环境相互作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他为处理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应对方式也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采取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为Lazarus和Folkman于1984年提出的根据应对功能的分类。他们将应对方式分为问题取向方式或策略(problem-focused strategies)和情绪取向策略(emotional-focused strategies)。此后的许多研究大多围绕这两个基本维度。席尔 (Hill)认为,一般采取身心防卫、自力救助和专业辅助三类[10]。Endler和Norman于1990年根据应对态度的变化,提出了三种应对模式:情绪取向应对、任务取向应对和回避取向应对[11]。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对模式可以更加细分为四种模式:情绪应对模式、主动认知模式、主动行为模式和回避应对模式。从是否应对来看,又可分为两种大的应对模式:应对模式和回避应对模式。应对模式包括感性应对模式(即情绪应对模式)和理性应对模式(包括主动认知模式和主动行为模式)。应对模式涵盖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内容。情绪应对模式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根据内心冲动而做出相应反应;主动认识模式表现为,从有利的方面看待压力,利用回忆、总结的方式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考虑多种变通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种最为稳妥的方式;主动行为模式,表现为不等待而采取积极行动,做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情;回避应对模式主要表现为封闭情感、自我忍受。我们认为,鉴于女大学生自己的阅历、生活体验和认知态度等方面的原因,面临过度压力的时候往往不容易采取理性应对模式,反而更容易采取情绪应对模式和回避应对模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女大学生学会用主动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来应对各种压力事件,不断提高她们的抗压力。

三、压力事件下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女大学生的发展特点

虽然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但作为同一类群体又具有某种共性。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女大学生的心理特质。浙江大学王勤教授认为女大学生的发展处于矛盾状态: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自尊与自卑依赖并存、渴望成功与害怕成功并存[12]。额尔敦认为,女大学生的发展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绪情感的外在性与内隐性并存、追求人际交往和实现自我、较低的成就期望值、“淑女”和“女强人”意识并存、渴望爱情。从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有研究者认为体现为五个“同在”:自尊与自轻同在、自信与自卑同在、自立与依赖同在、自强与软弱同在以及理性与感性同在。以“理性与感性同在”为例,女大学生在对待别人的事物时,基本能够做到冷静、客观与理智,但对待同自己有关的事物时,总是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女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事件时,一定要注意她们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采取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差异化是为了使得女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实施差异化策略主要注意六大方面。第一,性别化差异。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在求职和学业方面的压力明显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自身方面的压力感较大,如家庭、恋爱等。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更多注重女生求职和学业方面的压力。第二,成绩差异。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女大学生普遍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第三,年级差异。一般来说,当面对压力时,大一女生普遍采取压抑、幻想和倾诉求助,大二大三女生则更多采取自我防御机制和外部疏导机制的应对方式,而大四女生由于已经建立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较多采取心理调节机制。第四,生源地差异。一般来说,农村女大学生的生活费压力、就业压力要大于城市女大学生;而城市女大学生,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娇生惯养,在情感处理和日常交往中所受到的压力要强于农村女大学生。第五,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同其他女大学生相比,贫困女大学生由于来自家庭的高期望值、代际情感表达、就业观冲突等方面,她们在学业发展、人际交往和就业选择中感受到更多压力和焦虑。最后,女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差异。

(三)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Resilience在台湾被译为 “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一般译为“心理弹性”。本文沿用中科院张建新教授的观点“韧性”,因为其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逆境的压力之下百折不挠。韧性是一种生物遗传决定的“自我调节机制”,它会在逆境中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压力、追求自我实现。美国心理学家Bonanno G A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在经历一系列压力事件后,并没有出现沮丧、忧伤和悲痛等消极情绪,相反都能展现出超强的韧性,从压力事件中走出来。心理韧性对于女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它是女大学生个体维持和谐心理状态的基础。心理韧性高的女大学生能够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处理生活压力。心理韧性还是女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缓冲剂。

然而,韧性不是天才独有的特质,也不是某种心理高峰体验那样可望不可及,每个人天生都有一定的韧性潜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和提高韧性。许多研究表明,提高韧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此外,研究还表明,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不在于受训内容本身,而在于受训者的内在体验,是否体验到更深层次的关系、信念,以及是否自愿和他人分享这些力量的价值感[13]。此外,Henderson和Milstein在1996年提出“六个策略训练”也值得我们借鉴。如创造一个相互关爱和支持的学校氛围 (如建立信任和以学生为中心),传授给女大学生必要的社会技能(如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4]。

(四)引导女大学生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

Lazarus认为,由于同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感性化特点,因此情绪应对策略对女生应对压力事件会起到十分积极作用。Folkman和Lazarus是最早提出情绪应对策略的专家。他们将压力应对分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其中,情绪应对策略的适应性功能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当女大学生面临不可控的压力事件,无法解决引起烦恼的问题时;其二,情绪应对策略可以减轻消极的情绪体验,唤醒更多的积极情绪,为后面问题应对提供必要的资源储备和良好的氛围。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情绪应对策略的适用价值,指导女大学生首先应对情境下的情绪反应,等待心情平复后,再理智地思考和解决压力事件[1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缓解女性大学生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表达情绪和加工情绪等应对策略下手,结合女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压力情境,提高她们应对压力事件的能力。

[1]THE WORLD BANK.Ratio of female to male tertiary enrollment(%) [EB/OL].[2013-12-13].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ENR.TERT.FM.ZS.

[2]Allen R J.Human Stress:It’s nature and control[M].Washington: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3:21.

[3]唐毓首.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压力事件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2.

[4]谢纪锋.小学生应用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20-21.

[5]Folkman S,Lazarus R S.Coping as a mediator of emo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54(3):466-475.

[6]雷丽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研究生人群心理压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6):22-24.

[7]张艳芬.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26-28.

[8]全国妇联.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0-08-2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zSYoWzZKusBsBqiJm CEAMcybUhPrNzB2kbV8QobughFh8uTcZbrGzrS8_3sCqJGxABSFFmxWIfbRZIr5PNjJ-WVKDHaCn5LgEyGxfTxqq_.

[9]冷瑾.新时期女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江西社会科学,2005(5):210-214.

[10]佚名.压力理论[EB/OL].[2012-11-10].http://wenku.baidu.com/view/848a4d7bf242336c1eb95eaf.html.

[11]Endler N,Parker J D A.Mult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Coping:A Critic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1998,58(5):844-854.

[12]王勤.论女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J].青年研究,1995(9):7-10.

[13]Bernard B.Turning it around for all youth:from risk to resilience.[R].New York:Resiliency Associates and Global Learning Communities,1997.

[14]Bosworth K,Earthman E.From Theory to Practice:School Leaders’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y[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299-306.

[15]陈建文.大学压力事件、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问卷[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87-94.

猜你喜欢
韧性情绪心理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