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是我国正在打造的经济发展“第四极”,在国家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促进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中具有战略枢纽地位。“十一五”规划以来,随着国外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浪潮的逐步推进,地处西部内陆的川渝地区每年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是我国产业跨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川渝地区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表现出持续强劲增长之势。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向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以区位论为基础,选择各个层面的产业数据,分析影响产业选址的各种因素[1]和产业转移的效应[2]。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向的研究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研究主要包括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学者们普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已呈现出结构高度化、方式多样化、对象片段化、主体多元化、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等趋势[3],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更重视转入国市场消费需求、研发中心伴随产业转移、新兴产业转移成新热点、更多地围绕能源和原材料优势进行产业转移等新趋势[4]。面对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我国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经济引导政策[5],促进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能源和原材料产业的保护和产品附加值提高[6]。学者们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7],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转移方式多元化,“报团转移”趋势明显,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以企业自主决策和政府政策引导相结合为突出特征[8]。针对国内产业转移新趋势,我国应加快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着力提升中西部产业配套能力、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对接、强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以产业转移为根本途径,创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9],各区域应根据自己产业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产业转移[10]与承接对策[11]。
虽然国内外对产业转移趋势和动向的研究文献已经较为丰富,但已有研究主要从全国的角度或从我国发达地区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向,很少有从欠发达地区的角度研究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向,目前还没有文献研究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向。川渝地区包括四川和重庆两个省(市),近年来在我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相似的产业发展路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很多相似的机遇,也呈现出很多相同的特点,因此以川渝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动向,这不仅有助于川渝地区制定政策合理引导产业承接和转移,也可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和跨行政省 (市)区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酝酿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川渝地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更多机遇。
从2010年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阶段。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1年我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规定,在2011年1月 1日至 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西部地区设立的鼓励类企业按15%征收所得税,对2010年12月31日前在西部地区设立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可继续享受企业所得税 “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到期满为止。《通知》规定,对在西部地区设立的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为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推动川渝鼓励类及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快川渝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政府于2013年8月22日在上海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制度体系,以成为贸易业态模式创新、投资开放创新、离岸型功能创新、政府管理服务创新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上海自贸区建成后,为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重大机遇。上海自贸区有利于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同时也会抬升上海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上海制造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与上海一衣带水的川渝地区将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上海自贸区享有进口设备和技术的免税优惠,这将有利于川渝地区的企业通过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促进川渝地区进口高端设备,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川渝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上海自贸区将吸引众多离岸金融、国际航运、电信、软件外包、云计算等国内外服务业企业集聚,必将对金融后台服务、航运中介服务、中间呼叫服务等服务外包产业产生大量需求,这将为中西部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川渝地区与上海自贸区同属于长江经济区,有承接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区位优势。同时,川渝地区还具有服务外包产业的要素成本优势,有相关领域外包产业的良好基础,这些都将吸引上海的服务外包产业向川渝地区转移。
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相关会议,201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涵盖长江九省二市(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贵州、重庆、上海),覆盖包括主流、支流在内的长江全流域。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必须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在发挥各地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的基础上,推进沿线产业梯度转移,同时要在局部地区和若干领域实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率先突破,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集约高效、互动共赢的产业分工合作态势。川渝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人口集聚地区,具有承接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优势。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通过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业向川渝地区转移,推动川渝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九省市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建设,对于位于西部的川渝地区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内陆开放的国际化新窗口。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合作的主要产业领域。川渝地区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川渝地区与中亚东南亚地区在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方面进行产业合作,推动相互之间产业转移和承接。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川渝地区油气资源采掘、冶炼、加工能力很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川渝地区将是我国从中亚地区输入能源资源后最为合适的承接地。同时,川渝地区位于陆上南北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是承接华南华北、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川渝地区作为中亚能源资源的承接地,在加工、转化后能够方便、快捷地输送到全国各地。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和我国产业转移政策的调控指导下,位于我国西部的川渝地区从十一五规划以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逐渐从粗放向精细、从被动向主动、从低端向高端、从高速到趋缓、从承接到承接与转移并存等方面转变,在产业承接与转移中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08年以前的粗放承接时期。在这一时期川渝地区承接产业的门类主要是纺织、服装、鞋类等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动因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节约,产业转移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沿海企业开新厂、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以及订单式生产等;二是2009年到2012年期间的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资金16.73亿美元,实际利用资金27.97亿美元,到2012年末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9.80亿美元和85.90亿美元,分别增长137.90%和207.12%;2009年成都实际到位内资1237.5亿元,到2012年增至3198亿元,增长158.42%。从成都引进外资和内资的情况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2年间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速很大。三是2013年以来的逐渐趋缓时期。随着西方国家经济逐渐复苏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实体经济重新成为西方国家发展的重点,因此一些实体经济逐渐回流到国外。来自我国东部的内资也有逐渐回流趋势,表现最明显的是“浙商回流”,浙江省的企业若需转移产业须征得地方政府同意。随着川渝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扩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川渝地区自身产业升级,需要转出一部分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兴产业。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近期川渝地区承接产业增速逐渐放缓。2013年下半年以来,川渝地区承接的外资企业主要来自我国的港澳台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规模逐渐缩小。
西部大开发以来,川渝地区迎来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川渝地区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川渝地区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土地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正好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动因相一致,为了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建立产业体系,对承接产业的门类、技术、规模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低。随着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承接产业的传统优势逐渐削弱,再加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川渝地区承接产业的环境约束日益增大,因此川渝地区已逐渐进入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阶段。具体而言,川渝地区的中心城区已开始重点承接第三产业,周边市县开始重点承接制造业,并根据各区域发展实际对产业规模、技术先进性和环境保护等指标有一定要求。2009年以来,成都重点承接的是第三产业,而将其制造业逐渐向资阳、遂宁、内江等区域转移。2013年成都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8.12%,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0.39%。根据重庆制定的《重庆五大功能区招商引资指导意见》,重庆也将其中心城区规划为发展金融、研发等第三产业,而将机械、化工等产业规划到了渝西、渝东等郊区。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论[12],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区域发展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对区域的创新文化和氛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该阶段的产业布局在创新环境优越的大城市中心,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对创新环境的要求依次递减,而对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依次递增,因此产业会逐渐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中小城市、落后地区转移。川渝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属于落后地区,因此主要承接的是发达国家或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但是,随着川渝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环境的改善,成都、重庆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劳动力、土地等传统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技术、知识等创新优势逐渐显现,因此成都、重庆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有的产业已逐渐开始向落后地区转移,以腾出空间承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川渝地区的其他中小城市则通过承接区内、区外的产业,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这些区域的产业也会逐渐向落后区域转移,以腾出空间承接更加高端的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目前川渝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转移并存,中心城市的产业根据梯度推移理论依次向经济腹地转移,中心城市腾出的空间用以承接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重庆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同时,将璧山的一部分制鞋企业转移到贵州,就是产业承接与产业转移同时并存的例子。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产业应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在我国则应该表现为由东向西的转移。21世纪以来,由于受人口红利减弱、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土地成本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产业优势逐渐消失,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我国的产业转移应先经过中部地区,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但实际上许多“高端”产业(比如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却表现为跨梯度转移,即绕开相对比较发达的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川渝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川渝地区区位条件独特[13]。四川省毗邻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地,是东、中部地区连接西南、西北的桥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城市,是西部地区的货运集散地之一。此外,川渝地区境内水资源、天然气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二是川渝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位于川渝地区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的重点开发区域,其产业发展和人口承载能力很强,是我国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人口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从中西部地区日益形成的五大城市群地区(大武汉、中原、长株潭、关中、成渝)的整体实力来看,川渝地区的成渝城市群经济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定。2003年至2012年川渝地区的就业人数由6183.49万人上升至6431.44万人,十年间增加247.9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由1727.18万人增至2311.17万人,十年间增加583.99万人。川渝地区劳动力数量的相对稳定为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另外,川渝地区劳动力素质较高。2008年至2012年川渝城镇人口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中,而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由此可见,川渝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表明川渝地区的劳动力质量稳步提高,促进了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为满足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创造了条件。
经过上一轮高速承接产业转移阶段,目前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逐渐削弱,已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速趋缓时期。为了更加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川渝地区应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培育新的优势资源,高度重视园区发展,提升加工贸易模式,联手建立合作机制,形成承接产业转移新的竞争优势。
在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中,川渝地区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外向型经济和投资拉动实现对国内外转移产业的承接。随着全球经济日益复苏和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新调整,川渝地区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成本优势逐渐削弱,要在世界经济中重新占领制高点,技术优势是关键。同时,随着我国多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发挥,一些领域的投资已日趋饱和,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逐渐减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不仅导致国外投资我国实体经济的资金减少,也使我国长期以来的国外市场逐渐被挤压,外向型经济难以为继。川渝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逐渐削弱,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依赖的技术、知识等高级要素必将成为川渝地区进一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要素,为迎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川渝地区应加大对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培育和发展,才能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中占领先机。
产业园区是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及其附属机构集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园区内的企业通过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和园区的整体竞争力。经过全球范围内的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链转移的趋势。因此川渝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该更加重视园区的作用,通过规划一系列产业园区,按照“一园一主业”的方式有选择的承接国内外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营造园区内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尽快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高产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川渝地区应重点发展专业产业园区和国别产业园区。专业产业园区就是在发展园区之前事先确定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门类,然后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相关产业入驻该园区发展。通过规划专业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集聚到园区发展,有利于增强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园区的整体竞争力。根据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川渝地区应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专业产业园区。国别产业园区是通过与境外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出资兴建的以创新、生态等为主题、以合作双方地名命名的特色产业园区。国别产业园区在确定园区特色的基础上,引导相同特色的相关产业入驻园区发展,有利于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国别产业园区通过与境外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有利于吸引别国的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进入园区发展,再结合川渝地区的相对成本优势和西部地区庞大的市场需求,国别产业园区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工贸易是我国沿海承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模式。我国沿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发展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大部分来自海外,产品也销往海外,这种发展方式对于我国内陆地区具有高昂的物流成本,因此内陆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加工贸易方面不能采用这种方式,这也是我国内陆地区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加工贸易模式的要求,这为处于内陆地区的川渝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加工贸易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川渝地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创新加工贸易模式,突破物流成本高昂的区位劣势,实现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包括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生产的全流程产业链,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变原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和产品销往国外的“两头在外”的生产方式为原料、零部件就近生产、产品销往国外的“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生产方式,这有利于大大降低进项物流成本。二是充分发挥铁路、航空、水运等内陆运输方式的作用,利用内陆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产品和料件进出口关检便利化,降低产品生产和外销的物流成本。三是逐渐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拓展,注意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高附加价值环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4]。
在上一轮承接产业过程中,川渝两地都将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土地、政策等初级要素作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而对人力资本、产业集群、科研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重视不够,初级要素不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很容易被复制而导致优势丧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川渝两地同质化竞争的趋势。随着川渝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两地对产业承接的需求进一步增长,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川渝两地应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两地整体产业承接能力的提升。成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对各园区实行“一区一主业”制度,引导内外资企业入驻功能明确的产业园区,通过互利共赢实现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在这方面,重庆也在其内部进行探索尝试。重庆已制定《重庆五大功能区招商引资指导意见》,对五大功能区各自重点承接的产业进行了规划,在此基础上将建立功能区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建立招商引资联络员制度,实现功能区之间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方面信息共享、发展互惠。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实施,国内很多区域都在筹划申报新的自贸区,四川、重庆也在积极为此准备。根据川渝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为了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和资源充分利用,避免在承接产业方面的恶性竞争,川渝两地应联手筹备共同策划申报成渝自贸区,以进一步形成可操作的川渝地区承接产业共同发展的协作机制。在这些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协作机制基础上,未来川渝两地打破行政壁垒、共建协作机制打造合作共赢新优势,将是川渝地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
[1]Leitharm,S., McQuaid, R.W., Nelson, J.D.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 on industrial location choice:a stated preference experi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00(34).
[2]Figueiredo, O., Guimaraes, P., Woodward, D.Home-field advantage:location decisions of Portuguese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2(52).
[3]刘友金,胡黎明,赵瑞霞.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1(03).
[4][6]孙浩进.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J].人文杂志,2011 (03).
[5]李朋,李姚矿.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2 (02).
[7]叶琪.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变化趋势[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8]张亨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策——基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的思考[J].西部论坛,2014(01).
[9]路红艳.2011.“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转移趋势及特点[J].中国经贸导刊(10).
[10]蒋永雷,杨忠振,邬珊华.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与动向识别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12).
[11]赵西三.国内价值链构建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2).
[12]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80).
[13]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川渝共建成渝经济区 整体实力中西部第一[N].重庆晚报,2007-04-05.
[14]黄奇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动内陆扩大开放[N].经济日报,201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