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瑞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全书五千余言围绕“道”这一哲学概念阐述了世界万物的起源和运动发展规律,蕴含了深邃的文化思想内涵。《道德经》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从约1750年最早出现西方译本开始,日渐影响着国际社会。从18世纪至今,众多中西方学者和翻译家不断致力于《道德经》的译介和传播,使其译本在国外进行文本旅行,将老子思想逐步融进西方思想和世界文化中。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后44章为下篇《德经》。全书围绕“道”这一哲学概念,用短短五千字阐述了世界万物的起源与存在方式、运动与发展规律、社会矛盾及解决办法等。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42)。在老子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为“道”所生,并且不断生成的生命体,“道”由此取得了其宇宙本源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5)”人、地、天都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柔弱不争的。老子反对追逐名利、扰乱本性。他提出“无为”,但并非消极避世、自我放弃,而是指不妄为,是一种“善为”,善于针对事物发展的自然属性,以顺其自然的姿态来进取的智者行为[2]。从自然中得到启示的老子文化,具有跨时代与跨文化的感召力,吸引着全世界追求真理的人士。
《道德经》产生在中国,但其思想却属于全世界。《道德经》的翻译版本众多,就世界范围而言,对它的翻译仅次于《圣经》。通过大量翻译,老子思想与文化对西方国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截至目前,《道德经》已被译成28种文字,有1100多个版本,其中英译本182种[3]。许多人将其作为解决西方宗教、哲学和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
《道德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萌发期、繁荣期和成熟期。18世纪至19世纪可以看作《道德经》翻译的萌发期,这一时期以西方传教士的翻译为主,众多学者热衷于以西方基督教义来解读《道德经》,因此该时期对其翻译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译介。从20世纪初开始,《道德经》的翻译进入了繁荣期。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使得西方社会危机逐渐加重,许多学者希望利用老子文化中的自然和谐与无为意识,来治愈民众的痛苦,拯救西方社会,因此这一时期西方译者对《道德经》的译介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尽力使之符合西方当时的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可以作为《道德经》翻译的成熟期,随着世界文化日益多元的发展趋势,西方世界开始关注《道德经》本身所承载的宗教与文化价值。众多译者在译介的过程中自觉地将《道德经》置于中国本土的语境之中,努力将老子文化原汁原味地译介到西方。
探究《道德经》的翻译史,可发现其译介历程其实就是一部哲学阐释的历史,每位译者都试图把他所理解的《道德经》传达给读者[4]。然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1),很多学者自认为已经把握住了其内在的哲理,便将其外化为文字表达,如此一来,老子思想立刻失去了其丰富的内涵,也就是说失去了其恒常性[5]。《道德经》的不朽魅力正在于此,它宛如哲学著作里的一颗璀璨明星,不断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让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为其乐此不疲。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道德经》通过海外翻译历程也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大着其文化影响。首先接受《道德经》文化的是西方的译介者,如传教士、汉学家。其次是西方的知识界成为译本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如思想家尼采、托尔斯泰,科学家李约瑟、爱因斯坦等对《道德经》的推崇;政治家也是《道德经》的有力传播者,2011年6月21日,潘基文在其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就职演说中援引了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81),强调应将这种智慧应用到当今的工作中,在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找到行动的统一性。最后是《道德经》的英译给西方的普通民众所带来的文化影响,例如德国青年结婚时以 《道德经》相送,或穿有“道”字的服装等[6]。这些事例都彰显了《道德经》外译的文化传播效应。
《道德经》的翻译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沉浮史。《道德经》在西方译介的第一次高潮是在明末清初,该时期中华文化逐步走向衰弱,《道德经》译介的特色是宗教为导向,从事译介活动的主要是欧洲的传教士。绝大多数传教士翻译《道德经》的初衷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教义,力求在其中找到与西方基督教相吻合的地方。这是西方译者在其文化优越感之下对《道德经》的解读,彰显更多的是西方文化软实力。
第二次高峰是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此时期全球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都开始对西方文化的优势性进行重新审视,东方文化的价值渐渐得到体现。在此背景下,译者希望通过吸取《道德经》的智慧来拯救西方文明,因此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来译介,很多译本在进行文本翻译的基础上加入了对老子文化的阐释,《道德经》的西方之旅慢慢走进中西方文化共生的阶段,但值得一提的是,该阶段众学者的目的在于利用老子文化来解决西方问题,而并非向西方传播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随后,许多优秀的华人译者开始加入到《道德经》的译介队伍之中,如胡子霖、林语堂、刘殿爵等。这些译者经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西方新文化的洗礼,尝试着利用翻译之力量传播老子文化,以求能在《道德经》的英译文本中建立中国宗教的文化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日渐多元,中国的日益强大使得老子思想拥有了文化优势感,能够逐步向全世界进行传播,这一时期众多译者在《道德经》的译介中加强了追根溯源,对中华文明与历史事实进行了发掘与介绍。该时期对《道德经》翻译研究的中国学者不断增多,传播老子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道德经》翻译的文化效应也进一步彰显。
《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数百年,已经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逐步提高,更多的中西学者将此部经书放在中华道教的传统思想语境中进行诠释,其蕴藏的深邃智慧将继续对全世界彰显独特的魅力。充分利用《道德经》的译介来进一步深化老子文化的传播,加大《道德经》对西方世界的文化效应,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世界正在逐渐走向统一,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也在经历着相互碰撞与融合。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已成为一种人类消除分歧、实现和平的关键途径,因此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到全球,让中华民族的智慧走向全世界是我们急需思考的课题。
老子诞生在中国,老子文化与思想却是属于整个世界的。《道德经》在西方的译介促进了中华道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本文对《道德经》的翻译史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老子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希望能为其他中华典籍的译介研究提供一丝参考,借鉴《道德经》的成功翻译和传播经验,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弘扬。
[1]老子.(魏)王弼注.道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肖志兵.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的文化解读——以“天”字为例[D].中南大学,2008.
[5]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陈巧玲.《道德经》翻译传播及其效应的多维考察[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