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中的突起,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堂教育的延伸。
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一部分,有的也称之为“协会”或“俱乐部”。目前高校体育社团主要有学生自发、教师兼职领导和教师专职领导等三种形式。体育社团的形成一般都是由某一体育项目有特长的学生发起,由相同体育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成而成立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的社团初期一般都是通过民主推选社团领导,聘请业余指导教师,形成一定规模和组织后,在院学工部注册开展活动。社团干部有具体的分工,由他们负责开展各项工作,社团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基本上能定期、定时开展社团活动。活动经费主要是学工部从本部门经费中拨给、学生学费的收取及少数来自于企业的赞助。主要用于购置体育器材、购买开展活动的用具和奖品等,社团干部及成员开展工作都是义务服务,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了体育社团是一个公益性的群众性组织。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以健身为目的的,有为了提高技术、技能的,有为了锻炼身体的。院学工部学生会一年一度的举办体育系列运动会,社团文化体育节,场面大、参赛人数多、影响深远。有些社团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友谊赛、对抗赛、校内联赛及校际间的比赛等,还有些经常开展体育知识竞赛、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等。社团内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气氛浓厚,自己组织自己办,参加者甚为踊跃,有较强的凝聚力,并以其自身优势在大学生中影响力较大。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现有社团 36个,其中体育社团 15个。其中参加人数较多、活动开展广泛、影响力较大的社团有零舞街舞社、散打社、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轮滑等社团。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体育社团分类
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教学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体育社团活动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的作用如下
1.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而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是一个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与早年参加这项运动的经历、对该项目的认识以及自身具有的该项目运动基础都有很大的关系,而通过体育社团活动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体育社团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和主动,社团成员都是基于对某项体育项目的极大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的,它完全摈弃一些体育课中出现的学生被动现象。随着在社团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过程的不断推移,他们的运动技术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之所在,并对这一运动项目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单纯的兴趣转化为对某项运动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形成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把体育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2.增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社团活动是一个广泛的、多边的交往平台,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交往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很多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及各种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人变得开朗起来了,从以前的怕接触人到喜欢和人打交道等。同时体育社团活动因其聚集方式的灵活性,使得经常性的活动成为可能,许多同学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认同感,在集体的互相促进中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得学员拥有健康的心理,顺利完成学业,自信走向社会。
3.提高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高校体育社团中,对内、对外的各方面联络和组织工作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是作为顾问或指导,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需要他们与社会进行交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社区,通过联系、组织、参加比赛;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筹集资金方面等,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将在成功和挫折中不断对自己知识和能力评价进行重建,在行动与思考、交流与反馈、努力与挫折中,社会实践能力不断经受考验,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得以很好地提高,为自己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4.有利于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和行为养成教育
高校学生课余的分散性和班级管理的相对松散性,使组织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而体育社团恰恰可以让分散的学生因为兴趣走到一起,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过剩的精力集中起来,发挥出来。同时,可以使那些因无聊而沉迷网络游戏、闲游瞎逛消磨时日的同学有喜欢的事愿干,有正经的事能干。而且,社团的公共性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改变他们自由散漫的习性,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5.丰富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社会时尚的东西最为敏感,渗透到大学校园各种时尚的东西大多数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不乏消极的、不健康的。怎样把大学生吸引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中,不仅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院各种形式和类别的体育社团,不仅能积极推动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也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些健康的、向上的社团组织通过自己的表现,吸引一大批学生积极参加,牢牢占领着大学校园文化这块阵地,大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即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建院7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高校社团活动也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的燎原之势。我们在学生社团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就目前有些社团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内部运用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社团内部来讲,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专业性较差,休闲娱乐化倾向较严重。这主要是指有些社团,缺少专业指导老师,技术支持得不到保障,老生一知半解就带新生,以致以讹传讹、学生的专业技术一届不如一届。
2.有些学生社团开局好,在招新时红红火火,但在发展一段后却难以为继,中途夭折。有些学生社团不是坚持持续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边。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便任它冷冷清清去了。
3.管理失范。有的社团好大喜功,强拉硬扯,盲目发展会员,以人多势众自喜。有的社团又搞关门主义,不吸收新鲜血液,搞封闭的小团体。还有的学生社团由为首的几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空气,独断僵化。社团各自为阵,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其次,就外部管理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1.有些学生社团得不到管理方应有的重视,没有正确的引导、鼓励、指导、规范,结果自生自灭。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社团活动所需一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的办公设施,一定的资金,却得不到落实解决。
2.提高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指导学生社团是高校教师的一项职责,是其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学生社团的创办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教师这一方面的劳动,学院应于重视,在工作量计算、工作考核、评模、评职称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倾斜。提高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进修学习机会。
3.为学生社团提供良好的服务。学生社团虽然是群众性团体,但它的成熟却需要许多外在条件,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与社会联系方面,更需要学校为之牵线搭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优势,为学生社团服务。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
学生社团工作,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更需要我们做巨大的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准确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子。
就学生社团内部工作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强化三种意识:
1.强化社团的主体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校园社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大力发展就需要学校支持,部门配合,社员努力。但更重要的是社团成员自己要有主体意识,即自我成才意识和奉献意识。唯有这种主体意识才能使自己有创新、发展,而不是流于平淡或只是凑热闹。
2.强化社团的发展意识。每一个学生社团,都应当既重眼前,又重长远,解决好保持社团连续性问题。要既重创办,更图发展。特别是要做好社团负责人的换届,新社员的发展与新老社员的传、帮、带工作。
3.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学生们要认识到体育社团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积极参与到体育社团活动中来,提高服务意识,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拓展体育社团活动形式,努力提高活动质量,使活动做到有创新、有价值、有吸引力,把体育社团办得有声有色。同时,开展社团活动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钱用在刀刃上,以保证体育社团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就社团组织者和管理者而言,学院领导和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社团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补充作用,要针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特点、作用及现状,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并将体育社团列入学院体育工作内容。有条件的社团安排专人负责,并通过校刊、校园网、宣传栏以及广播等积极宣传社团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体育社团氛围。同时要整合资源,加大对学生体育社团的经费投入,积极鼓励和帮助社团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争取社会赞助,鼓励社团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获得活动经费,切实解决好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体育社团在学院高度重视、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下,体育社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管理,搞好建设,一定能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1]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2]李晴慧. 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J]. 体育学刊,2003,(3).
[3]魏四成.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
[4]宛丽,罗林. 体育社团的合法性分类及发展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2).
[5]马新东,高前进,周越,等. 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