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的意图观指导下的中医概念隐喻翻译研究

2014-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意图隐喻原文

桂 念

(湖北中医药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作者系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中医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

传统隐喻研究只限于从语言内部结构层面进行研究,而如今的隐喻研究不再拘泥于语言本身,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Lakoff和John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对隐喻概念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隐喻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文化和概念体系中,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人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人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的。所有的语言都有隐喻性,隐喻是无处不在的。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隐喻通常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方位隐喻是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如人们常将上下、前后、深浅、里外、中心—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情绪、心理状态、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从而产生了用方位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词语。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特别是人体自身),以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等。

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

(二)中医概念隐喻表达形式

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灵枢·邪客》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而《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温病条辨·治病法论》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中医学概念隐喻根据不同源域,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实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灵枢·五变》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 ,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构成中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表述形式。

二、理论基础

(一)关联理论意图观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识别存在于人类心理的内在机制,从而解释人类交际的方式。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取代了传统的代码交际模式(code model)。明示-推理交际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交际的两个方面,明示是指说话人的交际行为,推理是指听话人为了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正如Gutt所言,关联理论能够解释一切翻译现象。赵彦春也明确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Sperber & Wilson多次提到,明示交际中成功的交际必须让听话人能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说话人的意向交际效果就是听话人在推理过程中识别其信息意图。这表明,交际就是说话人让听话人识别、听话人努力去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的过程。Gutt认为:“译者翻译出的译本,目的在于把原交际者想传递给原语受众的设想传递给他的受众。在关联理论看来,信息意图是第一性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译者认识到了作者的信息意图,作者就实现了其交际意图;如果译者把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了他的受众,同样也实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

(二)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

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首次提出了“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的概念。间接翻译相当于间接引语,对原文的语言特征有较大的改动,意在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的相似性”(resemblance in cognitive effects)。直接翻译则与直接引语相像,它有赖于“语言特征的相似性”(resemblance in linguistic Properties)。但是,问题在于,表达话语的风格特征的语言特征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语言特征不但因语言而异,而且同样的语言结构(如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风格特征。所以Gutt认为,在直接翻译中,我们与其说是在努力保留原文的全部语言特征,不如说是在保留这些语言特征为我们提供的“引导读者获得交际者的本意”的“交际线索”。所谓保留原文的风格就是保留这种交际线索。当译文努力保留原文中所有的交际线索,以保留原文的风格时,就是直接翻译;反之,当译文只求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保留原文的基本意义,对原文的表现形式作较大的改动时,这种翻译就是间接翻译。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直接翻译努力达到完全相似的阐释,而间接翻译则只求达到在相关的方面达到充分的相似性。两者都是“语际阐释用法”。

三、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概念隐喻翻译策略

(一)直接翻译

由于人类认知活动具有的相似性,隐喻的直接翻译能够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的交际线索,保留其“潜在的隐含意义”,在译入语中达成原文的交际效果,为译入语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针灸国际标准命名法的建议(1991)中,十二经的英文名称直译为相应的英语,如正经main meridian,奇经extra meridian,血厥blood syncope,肺热lung heat。这些译法在意思上阐明了原术语的含义,在语法形式上采用了偏正结构,达到了形神兼顾的效果。

(二)间接翻译

由于中医语言大多是根据取象比类的原则来构建的,有比喻的含义,因此造就了一些能够意义对等但是无法兼顾形式的术语。在此情况下,我们应根据中医理论特定的概念与含义,由表及里,还原其深层次的含义。

如“木喜条达”是五行学说的一个内容,“木”是肝的代名词,翻译时应采用深化的译法:Liver bearing no depression。

此外中医的语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结构繁简、对仗和神韵的传达。如“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意思是“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我们可将其译为“Human beings have emerged from the nature”。

再如“海”在中医上有“……聚会之处”的意思,如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等。而事实上“海”往往有十分具体的内涵。如“血海”指冲脉,“气海”指膻中,“水谷之海”指胃。因此“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分别译为thoroughfare vessels,qi convergence,stomach。

(三)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的结合

例: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译文 The Taiyin disease is likely to heal between Hai and Chou.

“亥至丑上”为中国特有的农历纪年法。考虑到译文读者缺乏此认知语境,可采用补译法,既传达原语内容又兼顾形式。译为:The time that Taiyin disease is ready to resolve is from Hai to Chou(9 pm to 3 am).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的意图观对于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译者在对中医概念隐喻进行翻译时,不仅要考虑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历史因素的差异,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读者的心理期盼与认知环境,根据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译者能把原交际者想传递给原语读者的设想传递给他的读者,达到最佳关联。中医概念隐喻内蕴涵的文化因素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译者能根据其语言及修辞特色使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医更好地翻译到世界。

[1]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1999,(3).

[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ve and Context (2nd edition) [M]. Manchester and Boston: St. Jerome Pulishing,2000.

[3]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意图隐喻原文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燕山秋意图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