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对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让学生可以更加大胆的去尝试新的内容,进行创新。在对小学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运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老师在对《认识计算机》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是我国高科技的产物,具有很多功能而且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帮助,所以老师先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身边那些大量的数据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吗?”之后老师就可以通过EXCEL等软件的运用向学生演示计算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神奇,让学生对计算机充满兴趣,之后让学生自己认识计算机的设备,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老师就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基本操作的知识进行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摆脱了学生单一学习和研究的教学束缚,让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探讨和分析,共同研究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条件下进行创新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老师在对《输入文字》这一授课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首先老师对ABC智能是如法的运用方法进行讲解,了解拼音输入法的一般规律,之后老师就可以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组间的研究,老师先让学生输入一句话,之后提问“你们在自己输入的话中加入一点内容,看看应该如何添加?”以及“你们认为词组应该怎么进行输入呢?”之后让学生进行组间的探讨和研究,运用创新意识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研究,最后由组间代表进行演示,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方式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理解这种差异,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探讨教学,并充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如,老师在对《制作课程表》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提高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老师先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等生三个小组,对于优等生小组提出的教学和实践要求是“学生可以熟练的制作出完整的课程表。”对于中等生小组提出的教学和实践要求是“可以制作出简单的表格。”对于差生提出的要求是“认识表格中的一些常用工具,理解操作过程。”之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对教师实现教学的训练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以教材上的内容作为教学的标准,如果有和书本上不同的内容就会被教师进行“纠正”,这样的教学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通过自由发挥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老师在对《美化文档》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学生个性的发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老师对如何插入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对美化文档的具体内涵和重要意义进行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文档的美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字和自选图形,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插入,创造性的创建好美化文档,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学生设计的文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既充分的动手理解和掌握了教学的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有效率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充分的发挥各种优势,充分的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和观点,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在对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创新型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郑蕾.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3(1).
[2]高赟.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期刊,2014(7).
[3]刘怀豹.刍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期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