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理据研究的一部力作*——张春泉《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评介

2014-08-15 00:48宗廷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据语体谈话

宗廷虎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张春泉教授继《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之后又推出了《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可以说《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是修辞理据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在理论上,综合叙事学、语用学、逻辑学有关观点、原则和方法,推动修辞理据研究。在实际应用领域,有助于文学鉴赏、法典运用和言语和谐。

该著作十分注重语料分析,注重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解释。该著作还进一步深化了“修辞理据”的内涵:在逻辑、心理、审美观等理据要素之外,还增加了认知语义这一重要理据。在《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的作者看来,认知语义是跟语用逻辑直接关联且与文本更为贴近的理据要素。

《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明确指出,语用逻辑是叙事对话的重要理据,叙事对话是语用逻辑的重要外在话语表现形式。在该著作者看来,无论“有理而妙”,还是“无理而妙”,“语用逻辑”和“修辞心理”等概念同属于“修辞理据”范畴,其中“修辞心理”较显个性,而“语用逻辑”更具共性。

在研究视域上,该著宏观与微观并重,专书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尤其注重动态对话视角。宏观上试图兼顾谈话体、艺术体、事务体等以叙事为主的语体,由宏观的“面”兼及微观的“点”,点面结合,在整体格局上力图做到“形散神聚”。

该书指出,对话是不同语用主体以语言为媒介的交流活动,对话在一定意义上是话语表达与话语接受的交互作用。语用逻辑是叙事对话的重要理据 (motivation),叙事对话是语用逻辑的重要外在话语表现形式。叙事具有一定的对话性,对话自身亦具一定的叙事性。这些观点是不无见地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尚空谈,作者是通过大量的语料得出相关结论的。

在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相关联的宏观背景下,该书探讨了如下内容:《论语》中的复现式组合、复现式话语衔接,《孟子》中的紧缩结构、条件复句、问句话轮,《红楼梦》对话中的“误称”、《红楼梦》对话中的“一般词汇”、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话中的“劝说句组”、《红楼梦》对话中的谐音,《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水浒传》对话中的组合问,《雷雨》对话中的组合问,《伤逝》和《因为女人》中以话语为媒介的主体交互性,宪法法典的起草和修改的语用逻辑理据。该著作还做了梳理:以上叙事对话分布于谈话体(含语录体)、文艺体、事务体,在叙事对话中,语用逻辑是重要理据。

作者在事实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之间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是语法、修辞、逻辑这“三艺”(trivium)之间的互动。突破语法、修辞、逻辑之间的界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符号学理论、语用学理论,运用符号学、语用学有关理论和方法描写及解释叙事对话,又有助于叙事学研究的深入。显然,作者的语法、修辞、逻辑“三艺”是具有理据性的。

作者认为,语用逻辑贯通不同语体。语用逻辑在谈话语体和艺术语体中主要表现为一种直接对话逻辑,就谈话语体和艺术语体而言,谈话语体与语用逻辑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因为谈话体中的直接对话更为常见。在科学语体中主要是间接对话逻辑,语体可以看作是一种语境。与之相对应,“对话”亦可存在于不同的语体,“对话”受语用逻辑支配,有效理解对话中的话语有必要、有可能借助于语用逻辑。

该书的主体以专书 (语篇)言语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符合“叙事”的内涵,专书分专题讨论,以符合“语用逻辑”的某些特质。首先以语体为专题,其次以不同的言语现象为观测点,在不同的专题中讨论语用逻辑和叙事对话的关系。在专题讨论中,作者力图在宏观视域上贯通古今,在微观上关注到狭义对话的话轮,乃至话轮中的词语。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敏锐地注意到了“叙事对话”与语篇有着近乎“天然”的联系:一般的对话可以不形成语篇,但以叙事为旨归的对话则需形成语篇,否则,语焉不详,“叙”而不成“事”,或曰只是简单的“叙述”,而未必是“叙事”。有鉴于此,作者在讨论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时,一般是以语篇 (具体的言语作品)为着眼点,以特定作品 (例如《孟子》、《红楼梦》、《雷雨》等)为单元,探讨其中的某种对话现象,探索其语用逻辑理据。

当然,《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过于强调语言事实的描写,理论阐发还不够充分,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担心会给人以过度诠释的印象。而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正是作者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的又一体现。

猜你喜欢
理据语体谈话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标点符号产生的认知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