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海省农业区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4-08-15 00:45吴夏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业区人民公社大跃进

吴夏玲

1956年青海省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农业区通过并社和扩社,很大一部分的农户由参加初级社(少数是单干户或互助组)转为参加高级社。这种以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按劳分配为特征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宣告了几千年来农村土地私有制的基本结束,实现了土地的社会主义集体化。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然而,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高级农业合作社还没有充分巩固的情况下,便贸然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实现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历程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青海省各族人民开始投入全面的经济建设。在农村掀起了 “以大兵团作战”为特点,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大炼钢为中心任务的“大跃进”运动。

1958年8月,河南省率先成立了七里营人民公社。8月上旬,毛泽东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的一些地区视察。毛泽东在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多社”。毛泽东的讲话在8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后,“人民公社好”的口号就迅速传遍全国。

与此同时青海一些地区有相继出现联乡开社转办人民公社的热潮,青海省也开始了大办人民公社的运动。乐都县的干部从报纸上看到毛泽东的上述讲话后。立即着手办人民公社的工作。“雨润、水塘沟两乡于8月18日率先成立了东风、红旗两个人民公社。到22日午夜,全县318个农业社合并成立了24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34298户,141279人。”①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中共民和县委于8月19日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讨论人民公社化问题。次日晚:北山、松树塘尔垣、古都灯箱宣布成立人民公社。“23日,民和县成立了17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达100%。8月23日,西宁将城郊的新城、长宁、元溯、后子河、润泽、朝阳、莫家街等7个乡的46个个高级农业社合并成立了一个公社即 “七、一三”人民公社,全社2475户、1673人、49710亩耕地。”②为了实现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目标,青海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以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炼钢为主要内容的“大跃进”运动。

民和县,17万人民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大办人民公社。权限在最近的7天内(1958年8月17日至23日)成立了17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达100%。③

乐都县水磨,雨润两乡于8月18日先后创立了红旗和东风两个人民公社。接着权限农民纷纷报名入社。到22日午夜,全县原来的318个农业社并为乡社合一的东风、红旗、卫星、上游、红星、火箭、冲锋、永丰、钢铁、超英、和平、前进、东方、全丰、林胜、碾伯、共和、连丰、火星、东升、双塔、红光、高潮、星火等24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24398户,141279人。④

西宁市“七·一三”人民公社和东风人民公社在8月23日诞生。东风人民公社包括原多巴、通海两个乡。“七·一三”人民公社由原来的后子河、长宁两盒乡和润泽乡的一部分,公17个农业社组成,全社2475户、16073人、49710亩耕地。命名“七.一三”是为了纪念朱德副主席来青海视察时,不辞艰辛于本年7月13日访问后子河乡,对全乡群众表示了极大地关心。⑤

1958年8月23至9月6日的10几天内,经历了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在2300多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合并建成94个人民公社。农业区的23万多农户,130多万人,全部加入了人民公社。平均每社有2602户,其中以互助县沙塘川人民公社最大,拥有13401户,贵德县全县成立一个公社。⑥

在民和、乐都两县和西宁市掀起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以后,中共青海省委于8月24日晚召开电话会议,号召农业区各族农民,高举共产主义红旗乘胜前进,立即掀起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群众运动高潮,提出了“大办人民公社为纲”的口号。

这次会议后,在农业区再一次迅速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各县为了建立人民公社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要求,都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许多县在短短的建设期间,先搞典型示范,然后全面推广,普遍建立。大通县在塔尔等乡,互助在贺尔川乡,西宁市在北川、都先作典型试办,然后通过现场会议或其他形式,推广建社的初步经验,带动了本地公社化运动。

自1958年8月24日晚中共青海省委发出迅速实现人民公社化号召之后,农业区于1958年8月23日至9月6日的10余天时间内,在2300多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合并建成94个人民公社,223万多农户、130多万人,全部参加人民公社。平均每社有2602户,其中以互助县沙塘川人民公社最大,拥有13401户。贵德县全县成立一个公社。⑦

1958年9月18日,中共省委《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⑧中提出,目前,我省农村公社化高潮正在蓬勃发展,截至9月6日,农业区共建起94个人民公社,已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发展这样迅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整风“反右”斗争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狠狠地打击了地、富、反、坏分子的破坏活动,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取得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一年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已有很大成绩,农产品成倍、几倍的增加;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劳力空前紧张,农村迫切要求机械化,电气化;农村普遍建立起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农业中学、红专学校,大大发展了文化福利事业。这一切都给人民公社的迅速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基础和顺利发展的条件。

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全省出现以大炼钢铁、深翻土地为中心的更大跃进高潮。人民公社化以后,社社建立了三支大军,一支是钢铁大军,上山选矿采矿和兴建土高炉;一支是农业生产大军,大搞秋田后期加工,深翻土地和积肥;一支是民兵武装大军,整顿训练,随时响应祖国号召。

二、人民公社的规模和管理体制

1958年9月18日,中共青海省委做出《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决定》对人民公社的规模、组织机构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⑨(1)人民公社的规模一般为一乡一社,有条件的以县(如互助沙塘县)为单位组成联社或一个社,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人民公社组织机构实行乡社合一,乡长兼社长,乡党委书记兼公社党委书记,乡人民代表大会就是社员代表大会,乡人民委员会就是社管理委员会。(2)干部配备应根据规模大小、机构多少、干部力量等安排。生产队作为公社劳动组织的基础单位,要求配备最强的干部力量。要求无产阶级在公社组织机构中,处于优势,人民公社管理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3)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结合。公社普遍建立各类学校,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公社实行全民武装,组织民兵经常进行军事训练。(4)公社收益分配实行按劳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员觉悟的提高,逐步增加“各取所需”的分配方案。公社要积极办好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缝纫组、治疗所、妇产院、浴室、理发室等福利事业,对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由公社负责抚养。

1959年2月,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刘泽西在省委召开的州、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上发表的《加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人民公社的财务,一般可实行三级管理的两级核算;个别大队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也可以在管理和核算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统一计算盈亏”的原则。

1958年11月16日,青海省委《关于学习主席在郑州会议上的指示和两个文件的情况》中指出,从青海省建立的人民公社看,公社规模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一县一社。二是一县数社,县有联社。三是一县多社,无联社。”⑩如贵德县全县成立一个公社。互助县则属于一县数社有联社。这些形式体现出公社的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的特点,由公社统一领导辖区的工、农、商。学、兵,统一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在更大范围内调度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民兵活动和生产统一,实行了劳武结合。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社为团,大队为营,生产队为连、排。由公社统一领导,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劳动战斗化,搞大兵团作战。[11]

三、青海省农业区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民的经济建设,在这一形势下,农村掀起了“大兵团作战”为特点、一定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大炼钢为中心任务的 “大跃进”运动。由于建设项目超出了高级社的范围,就主观地认为高级社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已不适应“大跃进”形势的需要了,于是轻率而匆忙的发动了大办人民公社运动,并认为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情况下,宣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浮夸风骤起,各地掀起一股虚报产量,竟放高产“卫星”的浪潮。不断批判“粮食增产有限论”、“高产条件论”等所谓“右”倾保守思想,使已经发生的“左”倾错误继续泛滥,给农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和浪费。再加上国际不利因素和自然灾害,遂出现了三年国难时期。青海省农业区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人民公社是实现“公占农利”的重要保障。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在资金方面为工业生产提供支持,使得青海省在这一时期工业迅速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其次,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在这一时期青海省在很多方面都有了突破,大修水利工程,修建梯田等,对于青海省农业发展有着久远的影响。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农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农业区形成大规模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农业取得稳定和发展。

注释:

①“大跃进”运动.青海卷.青海:青海.中共青海省党史研究室,2000,94

②“大跃进”运动.青海卷.青海:青海.中共青海省党史研究室,2000,94

③青海农牧区合作经济史料(内部资料).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84

④青海农牧区合作经济史料(内部资料).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9:85

⑤人民公社如朝阳,共产主义放光芒.青海日报,1958年8月24日

⑥ “大跃进”运动.青海卷.青海.中共青海省党史研究室,2000.11:96

⑦我省农业区全部公社化.青海日报,1958年9月9日

⑧青海农牧区合作经济史料(内部资料).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9:88

⑨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山区生产规划资料汇编.青海: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室印,1958.10:1-7

⑩青海农牧区合作经济史料(内部资料).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88

[11]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大事记).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238

[1]张嘉选.青海党史纵论.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10

[2]“大跃进”运动.青海卷.青海:青海.中共青海省党史研究室,2000

[3]青海农牧区合作经济史料(内部资料).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

[4]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山区生产规划资料汇编.青海:青海省委员会办公室印,1958.10

[5]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大事记).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农业区人民公社大跃进
毛主席来过的小山村
——舒城舒茶人民公社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FOOD FIGHT
Food Fight
药品审批困局:从“大跃进”到“大塞车”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