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等职业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教学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普通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建筑材料,并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然而,很多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建筑材料方面的问题时还显得很茫然,因此,本课程急需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建筑材料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是关于钢材、水泥、胶凝材料、装饰材料、混凝土、砂浆、绝热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塑料、石材、防水材料和吸声材料等建筑材料的知识。它包含的内容广泛,关联的学科比较多,并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看似道理简单,但内容较为枯燥烦琐,且概念多,理论性叙述多,缺乏理论计算分析,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对实际材料缺乏形象直观的认识,上述诸多因素致使学生学习该课程难记难学。[1]
1.教学内容不够合理。当前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在本科建筑材料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作了部分删除,稍微降低了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传统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理论教学以建筑材料理论知识为主,讲解课程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内容。实验教学包括建筑工程材料属性的一些基础检验,属于验证式实验,只是验证理论教学中提到的结论,而不能体现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处于附属地位,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让学生从实验课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也没有实现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更没有锻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手段。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化。现阶段,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为课内讲授和实验相结合。本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少感性认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知识不一致,他们对各类材料有何用、怎么用了解很少,对实际的建筑工程上材料的应用也显得茫然。即便是理论掌握得很好,一旦进入建筑工地,还是不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更不用说综合应用所学的材料知识去合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了。
综合分析当前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不足,联系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1.教学内容。根据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的不同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首先,理论课教学内容。本学科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应用材料,需要的知识面比较宽,但是不能过深。因此,对于理论,老师要合理选取教材内容,讲授浅一些,范围宽一些;要结合当前建筑行业材料的发展趋势,跟上建材市场、建筑工程的变化和材料标准的更新,从而摆脱教材滞后所带来的束缚,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建筑材料课程的实用性、新颖性、动态性的特点。在以往的教材中,黏土砖瓦、天然石材、普通混凝土、石膏水泥、钢材、木材等传统的、落伍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建筑材料讲得过多、过细,浪费了一定的课时[2];虽然现在的建筑行业中仍然在大量使用,但是我们要看到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要尽量增加对新型材料、新型产品、新型技术以及新型工艺的讲授,诸如建筑塑料、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等。在讲授传统材料基础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新材料的优越之处、优异性能,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信息。
其次,实验课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以及动手操作技能。所以实验教学内容要明显地区别于理论教学;同时也要区别于以往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要着重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这就要扩大知识面,强调综合性、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尝试如下方法。一是学生自主预习、质疑、提问。向老师请教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如果失败,分析原因,再次试验直至成功。另外,要处理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矛盾,特别是有实验龄期的教学内容,如水泥和混凝土这两个章节尽量提前,便于安排,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
再次,实践课教学内容。以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学生对于建筑工程上的材料仍有不熟悉之处,这说明教学和现实相脱节,因此,光有实验教学还不够,还需增加实践课的教学,也就是常说的见习。要选取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讲授者为一线的建筑工人,给学生讲解、辨认、分析各类材料,重点介绍新材料在当前建筑中的应用、优势等等。
2.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学习,也可以借助交流讨论等方式促成合作学习,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从而使个性化学习得到落实。
案例教学法,以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范例为基础,根据施工中出现的涉及该建筑材料的问题,剖析并解决问题。例如,某工程出现了石灰砂浆粉刷过的墙鼓包裂开的现象,这是由于过火石灰引起的,借助对石灰进行陈伏就可以消除。
启发教学法,由于建筑材料的专业性很强,为了提高趣味性,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掌握学习关键,培养学习欲望,促使其生动活泼地主动探究。例如,某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在浇注两周后拆模,发现挡墙有多道贯穿型的纵向裂缝,对此,教师引领学生从水泥入手分析原因,发现熟料中C3A和C3S的含量偏高,以致所用水泥的水化热高,进而导致上述问题发生。
落实“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课内讲授与小组实践交替开展,实现互动性教学。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内来分析、解决,达到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践讲授无缝对接的效果。
3.创新教学评价。要突破以往理论考试占主导地位、轻视实验的评价模式。要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和建筑工地实践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验、实践的评价要灵活、多样,切不可像理论评价一样采取笔试。评价方式的改革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有效掌握建筑材料的真谛。
随着对职业教育认同度的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改革建筑材料的教学,使学生增强专业技能,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1]张烨,宋乔.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59.
[2]吕文晓,严超君.高职《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