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贵
(珲春市第十小学校,吉林 珲春 13330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特征,在指导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和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些教师重于课程落实但轻于资源挖掘、重于操作能力但轻于思维培养、重于活动指导但轻于课题研究……较多学生长于接受和记忆但短于能力和情商、长于参与和合作但短于规划和探究、长于模仿和应试但短于思考和创新……这些问题正是对我们指导策略与答问能力的考量,需要指导教师基于课程特点、结合实际条件,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切实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策略应该着眼学生成长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课程本质特点,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障活动的有效、高效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对于指导策略的选择使用和改进优化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指导教师应在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特征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正确定位。
1.既是“导师”又是“帮手”。毋庸置疑,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必须承担必要的指导任务,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帮手,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主题和活动方式,支持、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探究、实践、体验过程,做到敢于放手、适度指导,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与有效指导的交互中获得成长。
2.既是“先生”又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实施的课程。在没有教材、没有课标的情况下,需要师生合作、在整个的生活领域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既要发挥自己的学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又要弯下腰去,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来满足课程实施和活动指导的需要。
3.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活动开展极为重要。因此,指导教师要致力于民主、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学生成为朋友,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合作学习关系。
4.既是“个人”又是“团体”。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队指导”和“协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当“多元构成”、“各司其职”和“分工合作”。发挥个人和团体的作用,来保障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实施各要素的要求,结合活动开展进程,正确定位、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定位上选择和使用最佳指导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指导作用和活动成果。
我们指导教师在做好自身定位和专业成长的基础上,要把目光更多地关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基本素质的培养。
1.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影响、甚至决定着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遵循规律、立足发展,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前置于首要、基础的地位,从激发思维兴趣、引导思维导向、学习思维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敢想、会想、乐于想,在思维的广度、深度、难度、精度等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活动质量。
在培养方法方面,笔者认为,结合现象引发的“头脑风暴”(例如:发散、归纳等)、结合问题展开的“问题论坛”(例如:讨论、辩论等)、结合活动运用的“思维方法”(例如:问题树思维法、九宫格思维法、4W1H思维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并有很好的效果。
2.注重行为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保障活动效果都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活动过程的关注,在活动中采取知行并举、内外兼修、教养同施等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稳定的行为习惯,促进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品德教育。为学生提供“教养性”的学习,注重优良品德知识与文化的供给与内化。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道德现象、社会问题作为活动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侧重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再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相关内容,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对自我、自然、他人与社会内在关系的探究、感受得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其次,应该加强行为管理。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我暗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具备正确的是非标准、自制能力;一方面,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通过教师教育、家长配合、学生监管等一些方法,保证活动过程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在安全保证的时空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得成长。
再次,应该加强综合评价。在活动评价中,适度增加养成教育方面的内容并开展多元评价,充分体现活动过程中的成长,帮助学生不断改进不足、学习新知、获得进步。
众所周知,小学3-6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标,要求我们围绕“亲近和探索自然、体验和融入社会、认识和完善自我”三个维度来挖掘、组织和实施课程内容,涉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及其他非指定领域,在给与指导教师广阔施展空间的同时,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体系是科学规划还是随意为之?课程资源是适度挖掘还是取而用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一个“合”字。
1.与学生成长目标的切合。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选择活动内容。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中挖掘课程资源。
2.与学校工作部署的融合。与常规工作部署融合、与特色建设取向融合、与学校管理要求融合,从学校工作部署中挖掘课程资源。
3.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中发现的、学生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问题中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已有的教学策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强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效果。
4.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结合。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合”,既能体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又能体现学校工作的统整性,还能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程中,我们毋庸置疑地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即课题”。我们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意识,善于发现突出存在且具备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将其确立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进行课题研究,从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方法、内容等领域,总结出值得推广应用的研究成果,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进程中,我们应该把握角色定位、注重能力培养、挖掘课程资源和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加强对指导策略的研究和优化,进一步推进课程实施,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和指导教师专业化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