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子芩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沙坪坝 400047)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第十七次党建会议上对我国高校党建提出的要求。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发挥党建的龙头作用,在学生当中发展和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承担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历史任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共产党员,有了人才保证,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高坚实基础。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并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在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创新党员服务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长期以来,各地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阶段让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培养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政治方向,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在高校新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其次,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最后,拓宽党员教育培养途径。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探索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方式,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目前,大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党员教育过程中,理论教育基本采用集中讲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传统式的被动教育方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学习主体性。加之理论教育的理论性较强,学习方法和形式几乎一样,没有专业年级之分,采用普遍式教育,针对性不强。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集体主义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压力在学生的理想信念、入党动机、宗旨意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消极情绪,传统的培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日益变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相应对和衔接。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需从简单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育中跳脱出来,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育形式,如创立党课选修制度,强化自我教育;利用高科技,创建网上党员教育机制等。另外,高校还缺乏科学且较统一的评建方式对入党分子进行考察,在统一指导下建立健全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制度,制定专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支部书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做好发展学生党员的前期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和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素质。
高校扩招使学生党建任务日益艰巨,导致部分学生党支部片面追求党员数量,程序上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失去了教育、培养党员的大好时机,如思想汇报不够重视、组织考察形式化。在高校的大一新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基本在入学之初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而其中大部分学生几乎一点也不了解党员成长和发展的程序,更不知道什么是思想汇报,如何写思想汇报,写多少。而在通过党校学习,进入培养期甚至到了发展阶段的学生中,几乎仍有 60%以上的学生都把思想汇报当作一种可以量化的形式来完成。因此,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及院系学生党支部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时,就向学生介绍党组织情况和有关入党的基本程序等,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党组织有初步的认识。强调思想汇报的重要性及实际意义,认真阅读学生思想汇报,看完后要跟学生进行约谈。另外,党组织在培养和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有对积极分子的考察,有对重点培养对象的考察,还有对预备党员的考察。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着“重选拔、轻教育”的现象,学生入党前注重早期培养,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考察和层层培养,但发展后却忽略了党员的后续教育和连续性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党员进入党组织后,便自认“功成名就”,不再积极追求进步,也有部分同学高中即加入共产党,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认识党员身份,思想基础不牢,政治意识不够坚定,发展后劲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上没有严格遵守共产党员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高校党支部建设中,有些党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式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党员培养体系,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党组织活动形式上搞得红红火火,但不够“接地气”,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
为培养理想信念够坚定、党性修养有水平、综合素质上档次、模范作用很突出的优秀大学生党员,本项目以“SPL”为核心,通过抓住三个重点、全面开展教育的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并分别围绕“S”、“P”、“L”进行科学有效的模式探索。
1.S(Study):学习与思考
大学生党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处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政治信仰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党充满热情,渴望对党有更多了解,但往往因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导致理论素养欠缺,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日益复杂,西方思潮冲击强烈的情况下,学生党员加强学习尤为重要,主要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熟悉党史、党章,了解党的组织原则和管理规定。要求熟记《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文件,学习党员发展程序,知晓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深刻体会并践行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二、提高理论修养,拓宽学习途径。通过组织生活、网络视频、微博推送等方式关注党的动态,及时学习党的文件及精神,建立党员学习室,订阅党报党刊等学习资料,组织特色鲜明、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三、重视学习成果反馈。学生党员应思考学习收获,定期做出思想汇报,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二)P(Practice):实践与锻炼
大学生党员除了需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还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进行多方位培养,开展多样性、创新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专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锻炼党员的实践能力,将党员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具体如下:一、化被动为主动,要求学生党员承担党务工作,参与党务公开,提高积极性和党务工作能力。如担任入党介绍人、担任支部委员、组织党员学习、处理党务资料等。二、坚持党建带团建思路,监督学生党员夯实专业基础及技能,鼓励党员担任学生干部,支持党员参加各类科技文艺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志愿公益服务等。三、重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党员应发扬迎难而上、冲锋陷阵的拼搏精神,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做普通同学不愿做的事,解决普通同学不愿面对的困难。大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纪律上、思想作风上、业绩上为周围同学作出榜样。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科普教育活动等,通过实践从思想观念和意识等方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L(Lead):引领与模范
大学生党员应比普通大学生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应该发挥鲜明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群体,吸纳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向往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学生党员思想建设,通过学习不断校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发挥班委组织、学生会等先进团队在组织上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党员的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风气。又一方面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志愿服务等学习与实践上的先锋作用。具体而言,结合党员培养教育活动实践探索推进党员发扬模范带头作用的系列品牌活动:一、坚持“党员挂牌制度”和“党员承诺制度”。支部每一位党员需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并佩挂共产党员胸牌,时刻提醒自己铭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职责;定期公布党员承诺内容,公开对承诺效果进行评比。这两项制度的实施让普通同学对党员的了解更深刻,关系更密切,也给学生党员带来压力与动力,形成自我监督与提高。二、大力推广“党员1+1”活动。党员1+1最初指的是一名党员联系一名群众,帮助同学进步,现在内涵已扩展至一名党员联系一个寝室、一名党员联系一个低年级班级、一名党员联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等等,通过此项活动突出展现学生党员风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SPL”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思路的指导下,支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学习活动,牢固树立“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组织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活动,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风建设。作为探索中的模式,“SPL”还有其不成熟之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经验,扩展内容,提炼精华,以期形成可以推广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优秀大学生党员群体,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党员培养,任重而道远。
[1]李 锴.“一体两翼”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初探[J].文化教育,2011,(07).
[2]聂鹏.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探微[J].党建与党务,2005,(3).
[3]王鸽,尹弘.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问题研究[J].今日南国,2009,(2).
[4]肖乃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9).
[5]肖小英.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
[J].社科纵横,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