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探析

2014-08-15 00:46姜玉海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创设科学幼儿园

姜玉海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儿童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是重要的潜在课程。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并利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活动空间的合理布置以及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等方面。科学教育物质环境的创设能够为幼儿的操作探究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既能够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还能够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

第一,创设良好的室外自然环境。

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是儿童学科学的重要场所,要做好室外环境的绿化。树木、花卉、草坪是幼儿园室外环境中不可少的。如有的幼儿园在户外建一个小长廊,在上面搭上葡萄架;有的幼儿园建有喷泉、曲桥和风车,山石成景,儿童户外活动时兴趣盎然。幼儿园园舍内应设置沙地、土坡、水池,供儿童戏水、玩沙,水池中放养小鱼、虾、小蝌蚪等供儿童观察。此外,在园舍合适的位置还可以为儿童开辟种植园地,面积无需太大。在园舍的僻静处设置饲养角,饲养一些小动物。总之,幼儿园应根据园舍条件创设良好的室外环境,为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创设条件。

第二,设置科学角、科学桌、自然角。

1.科学角、科学桌的创设

在儿童的活动室内,设置一个区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科学教育的任务,在里面放置一些供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材料和玩具,如放大镜、磁铁、小电扇、三棱镜、凹凸镜、玩具汽车等。

2.自然角的创设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物等用品场地,是幼儿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自然角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也是最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自然角的精心创设,既可美化环境,也可使幼儿从小养成关爱环境、关爱动植物的情感,还利于幼儿观察、分析,从中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科学发现室的创设

科学发现室是幼儿园专门为幼儿提供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探索、操作活动的环境。幼儿在此,通过与各种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获得经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执着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兴趣等。因而,科学发现室材料的提供与投放非常关键。它既是正规性科学活动内容的延伸,又是弥补正规性活动材料的不足。科学发现室作为一个专门的活动室,面积比较大,材料很多,是各班级共享的学习场所,能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科学材料的机会,也便于形成学科学的气氛。

科学室可划分为“人体与健康”、“生物”、“自然科学现象”、“科学技术”四大区域,各区又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的在户外、有的在室内没置,有的又细分为几个小区,有的以操作和实验为主,有的以观察、演示为主。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形成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心理环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和个性的发展。在心理环境良好的幼儿园,每个幼儿都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是被信任的,老师是他们的亲密伙伴;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并因人施教,注意激发每位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都获得参与活动的机会,获得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获得提高和发展。

新《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第一,对幼儿探究中出现的过失与错误加以谅解。

幼儿仍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在对事物进行认识时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某小朋友看到小鱼时,说:“我身上脏了都是妈妈帮我洗澡, 小鱼好长时间都没有洗澡了,它一定很难受,所以我要帮它洗澡。”然后就给小鱼洗澡。可是没多长时间小鱼就死了。这件事情之后这位小朋友对鱼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幼儿教师应对幼儿“胡思乱想”予以接受,并给予足够宽容,给其出错权利,并对幼儿错误认识予以接纳,促使幼儿经探究对事物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经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第二,尊重接纳每个孩子,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

在幼儿逐步认识事物时,常会自自身特有的、与成人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然而幼儿认知经验还有很大欠缺,在概况事物时往往不够全面,因此常会产生一些成人无法理解的想法与行为。由于幼儿通常存在强烈好奇心及探索动机,渴望对周围世界展开探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主动了解幼儿探究行为中的真实动机,不可直接对幼儿的部分想法与行为予以批评,也不可不问是非直接予以制止,以免给幼儿心理上造成严重伤害。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未对幼儿想法予以准确把握,即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幼儿,这不仅会导致幼儿探究行为中止,同时会对幼儿对其他对象探究的心理环境造成伤害,导致幼儿产生害怕、紧张等不良情绪,日后幼儿会想“我这样做对不对”,“老师会不会指责我 ”, 所以教师应真正了解幼儿的探究意图和动机,从而帮助幼儿完成探索。

第三,鼓励幼儿相互学习、踊跃交流、大胆表达,营造和谐融洽的活动氛围。

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满足幼儿展现自我的要求,并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加强交流合作,还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群体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四,多给幼儿有针对性的和激励性的评价。

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他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有各自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水平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幼儿的科学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开展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使幼儿积极健康的操作探究活动得到强化,使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从而使每一位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创设环境时应贯彻的原则

在创设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探究性原则

儿童对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杜威认为探究属于儿童的本能之一,而科学教育对于儿童探究本能的发展及培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以环境为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媒介或平台时,创设环境时首先需遵循对儿童探究兴趣予以有效激发的原则,为儿童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充分的自由发挥时间。因此在布置环境时,应准确把握环境传达信息与儿童因此展开的探究过程,在创设环境时适当留置“空白”处,确保环境内所含探索任务为难度适中,以便儿童可带着疑问体验探究乐趣。在创设环境中,教师切忌在创设环境时将问题结果予以明显呈现,或过早干预儿童探索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有物件均应保持开放性,以便儿童展开随时探索,对其探究欲望予以最大限度保护。

2.互动性原则

科学教学的环境是幼儿具有发言权、可参与创建的环境,环境创设过程不是将物品予以简单摆放及展示即可,而是一种创建过程,需师生、幼儿间互相启发下激发创作灵感,通过合作确保幼儿体验创造快乐的过程。故而创设环境时应遵循互动性原则,发动幼儿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工作中,经多方交流促使儿童对科学教育互动获得丰富体验。

3.过程性原则

科学教育着重点为促使儿童亲身体验、经历与探究,而儿童自身的认知特征决定其无法快速获取科学抽象概念。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对创设环境的最终目的加以明确,对儿童探究过程予以激发并扩展,而非由成人角度对儿童由环境内获取知识这一结果加以理解,更不可将儿童自主探究时间随意缩短,向幼儿过度呈现抽象化、已固定的知识概念。

4.启蒙性原则

启蒙性原则即提供给幼儿的科学内容应该是一种粗浅的科学知识,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启示幼儿的科学学习,而不是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5.层次性原则

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可接受性不同。大中小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要体现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有层次性。小班可以多提供一些认知的东西,多观察,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大班不仅要提供观察的对象,还要提供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探索的内容。

环境创设过程中还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同一个班创设的科学教育环境的材料和内容也应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自由选择。

参与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王伯英.皇浦鸿昌.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王海艳.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实践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04(12).

[5]刘静,赵强.论在学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意义[J].科教文汇,2008(29).

[6]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创设科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