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几点尝试

2014-08-15 00:46高光春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高光春

(延吉市第八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子。初中生具有好奇性、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易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科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子创设情境,以各种形式引发、激发、激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一、重视引言,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言就如明星亮相,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初中生物学第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你知道——西瓜的汁液来自哪里吗?为了保护羊可以灭绝草原上全部的狼吗?所有的花都能发育成果实吗?叶子是怎么样通过叶绿素制造养料的?向日葵的花盘为什么随着太阳转动?蝌蚪是怎么变成蛙的?鲸鱼、鲨鱼、海马哪一个是鱼?蝙蝠是鸟吗?人是猴子变的吗?为什么必须吃早餐……”告诉学生今后的生物课里会揭示许许多多类似的自然界奥秘,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又如在讲《人的性别遗传》时引言内容如下:成都人小楠高中毕业后,作为女生,在大学生运动会中赢得了40多枚奖牌。但她的内心却一直处于痛苦的挣扎之中,小楠在当地医院做了性别检测,结果证实她是男性,由于生殖器官畸形,小楠一直误认为自己是女生,现在已经开始在整形医院接受一系列性别矫正手术,设问:医院是通过什么来检测小楠性别的呢? 为学生主动学习关于性别遗传的内容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还有可以采用俗语。如在讲遗传和变异时,问学生“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说明了是什么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又是什么现象?这两句学生们都很熟悉,异口同声的说出了分别是遗传和变异,既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浅显地诠释这两个生物名词。好的引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他的学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例如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课,在讲到保护易感人群这一环节时,可以采用讲解接种疫苗措施的内容,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接种经历,在谈论中了解到接种的意义。同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联系在我国暴发的“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传染病,学生自然还会深刻地意识到仅仅依靠接种并不能完全杜绝传染病,尤其是有些传染病根本就没有疫苗,必须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自我保护。将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在讲到青蛙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是否见过。青蛙是本地一种很常见的动物,学生对于青蛙并不陌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将自己所见的青蛙卵描述得很准确,有的学生甚至将蟾蜍卵的外形也能说出来,不仅如此,有的学生还有幸亲眼见过青蛙抱对时的情景,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来活灵活现,也感染了其他同学的情绪。

在学习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中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识时,教师设问:同学们经过气味难闻或者较肮脏的地方时,经常会用手把鼻子堵上,用嘴呼吸。这种做法科学吗?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这种做法错误的道理,既理解了呼吸道的结构知识,又养成了正确的生活习惯。学生很难把知识直接应用于生活,只有教师创设适宜的生活情景,学生才会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又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入小故事:小明的妈妈非常喜欢花卉,家里从客厅、卧室、书房到餐厅,摆满了各种花草,一年四季如春。可是小明的感觉并不好,他在家时常常有“缺氧”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分析知道: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虽然释放大量的氧气,但晚间却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室内植物过多,导致小明家里的碳-氧不平衡造成的。可见适当地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教学的兴趣。

三、巧设质疑,激化兴趣

人从会说话之时起,说得频率较多的词是“为什么?”生物学科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恰恰解决的是“为什么”。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例如,介绍“遗传和变异”时,教师可以预先让学生回家观察、比较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异同之处,课堂上分别统计后,再提出“为什么你们会像父母?但有些方面又有差异呢?” 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以4人为1组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发言,以此引起学生思索、解疑的兴趣。

又如,在讲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的制造者》时,教师可以拿出带有心形、长方形、字母M形等图案的叶片,设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图案是如何印到叶片上的?直接将光与叶片的光合作用建立知识的“桥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依据所教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教师可以先简略介绍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为什么开花季节阴雨连天果蔬产量会降低?”有些问题,可能学生不能知道正确的全部答案,但却能激起其认识的冲动,活跃思维,产生急切求知欲望,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四、巧用谚语,触发兴趣

“谚语”是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在教学中,运用得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树怕伤皮,不怕空心”。植物体内有两条运输通路,一条从下向上运输,通过导管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全身;一条从上向下运输,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植物体的根部。导管位于木质部,树心属于木质部,木质部较宽,树干空了,仍有部分木质部存活,依然有部分导管起作用。筛管位于韧皮部,韧皮部较薄,树皮坏了,筛管就会被截断,树的根部由于得不到营养就会死亡。

“鱼儿离不开水”。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与鱼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息息相关。鱼靠鳍和尾部的摆动以游泳的方式进行运动,水流进出鳃时完成呼吸,即鱼只能吸入溶于水中的氧气。鱼离开水既不能呼吸也不能运动。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的“语言”很丰富的,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能够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都属于动物的语言的范畴。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照射,气温较低;大树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大树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氧气。

五、妙用多媒体,激活兴趣

教师在教学研究不难发现,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事物的运动状态有关,事物在动态环境下比在静态环境下更能激活学生的兴趣。而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都是动态的,这些动态的过程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把动态变成静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还原生命的动态特点,激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细胞的分裂过程、受精作用和血液循环、尿的形成和排出等,这些都是生物体内十分复杂的生命活动,课本上只有一些静态的图片和一些文字解释。教师单纯用挂图、黑板、粉笔,无论讲解多么生动,学生只能大致了解这些生命活动的过程,教和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妙用多媒体,便可化静为动,化微观为直观。尤其是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能形象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如在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教师可先将眼球的结构进行处理,通过闪烁及颜色变化引导学生识别眼球各部分结构,了解其功能;之后将视觉形成过程做成动画,让学生通过动画理解视觉形成过程及形成倒象的原理。实现了生物教学的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使学生通过眼、耳、脑的三重立体感受,轻松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快把我哥带走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教师赞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