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霖霖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观点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这固然符合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特定环境下的学得和自然状态下的习得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不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必然要具有构成这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否则,语文干嘛还要独立设科呢?那么,语文知识指的是什么呢?语文知识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这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策略、态度这些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不过,语文学科知识有着它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是有系统有条理的直接呈现,语文学科知识隐含于一篇篇的文本中,因此,语文学科建构知识体系较其他学科更为不易。
但是,语文学科毕竟有知识,语文学习毕竟要学习知识。在语文教材知识体系构建欠缺的情况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教学语文知识的依据一方面来自于教育考试院所颁布的《考试手册》,另一方面则是历年尤其是近五年的高考试卷。且不说高中语文教材更高的理想人文追求,单就是教考一致上,恐怕高中语文教材也是不合格的。
在《考试手册》中阅读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三个部分,这三层级的能力要求事实上已经把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全部囊括在内。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根本就是付之阙如,比如分析与综合能力层级涵盖的五个方面的要求,较多地体现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但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参中都没有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如何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等知识的呈现。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管是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还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总之都是零碎的口口相传的个体经验,并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知识来源。所以学生在做这样的试题时除了应用老师所教的知识,最基本的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阅读能力,有时可能还要随文应变。
而对于大家最熟悉的陈述性知识恐怕也有让人纠结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术语本身的不确定性,比如考试手册中提到的“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到底包括哪些?有人完全把这二者混为一谈,教材和教参中则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表现手法”一词在上海高考试卷中有直接出现,“写作特点”一词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并没有直接出现,直接出现的是与之类似的“写作手法”。
术语本身的不确定性不管是在《考试手册》还是在高考试卷中都有体现,这给一线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关于术语的不确定性,一种是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那样涵盖的内容不确定,另一种则是术语使用的随意性。比如“视角”一词。
2012年春考试卷第12题:
本文标题中“我的邻居”四个字耐人寻味,请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答案示例:“邻居”只是针对人物的居住位置而言的称谓,不涉及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吴冠中是著名画家,而作者却只把他当作一个邻居,记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这一视角有利于塑造作为普通人的吴冠中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到吴冠中作为公众人物之外的一面。标题中的这一称谓也表现出吴冠中与周围百姓的融洽,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2012年高考试卷第11题:
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
可见,这两处“视角”所指的是观察、叙事的角度,除了不同年龄、身份、性别、种族、职业等具体的观察者叙事者之外,一般中学教学中所说的“视角”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视角。可是在2013年的高考试卷中第6题:
本文研究的视角新颖,阐述的方法多样,请结合文章对这两点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研究卷轴的物质性特征来揭示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的研究不同,研究的视角新颖。文章从一般的卷轴作品谈起,转入对长幅横式这一卷轴作品的分析,并对观看过程作具体介绍;还通过比较卷轴与西方油画的装饰方式、以孙少述的诗句做类比、引用布迪厄的话等多种方法来阐述作者的看法。
很明显,从答案来看,这里的“视角”指的是观察的对象角度而非观察者。可是据笔者所知,在阅卷过程中就有大量的学生回答 “第三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艺术史研究者视角”,很明显这是延续了前两次命题者的思路。“视角”这一术语同样在高中的教材教参中难觅踪迹,如果鉴于高考试题命制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功能,在考试中引进一些学术界成熟的术语恐怕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的出题实在是像脑筋急转弯一样的考查——先连续命题给你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再突然逆转,让你措手不及。无怪乎有的语文教师感叹自己没有用——教师如果以先前的经验对这类题目作指导,不仅没有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再者,术语要讲到什么程度。对比数学中对数的概念清楚的推进,比如从自然数到零到负数再到虚数,语文中的术语某个学段达到什么程度的认识是完全没有界限的,如修辞,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修辞,每个学段学习的修辞有什么不同,学段与学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推进,没有人说得清楚。这固然与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有关,但教材编写的缺失恐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如“虚实”这一传统文论中常见的术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高考中也常考到,但是到底讲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只要告诉学生现在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就够了,还是要介绍得更全面些?没有人予以回答,教师只能依据经验讲授。
一边是必须要面对而且是衡量教师工作能力重要依据的考试,一边却是和考查知识点严重脱节的教材。现实是很多知识只能靠教师的个人智慧生成 ,可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缺乏具有信度的信息来源,就能肯定自己教的都是正确、合理、适度的吗?
另外这种脱节还会导致教师对教材的忽视。有些教师认为反正考试不考课内的,课内教多教少甚至是教或不教对考试没有什么影响,于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题上。当然大家可以口诛笔伐这种做法的危害,可是不要忘了,有什么样的评价自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迎合评价的做法。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不希望高考出现大量课内的内容,那样教师和学生就更加要陷入死抠教材的万劫不复之地。我希望教材中按篇目或者按单元按册能够有机地融入一些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从而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解决考试中的阅读问题。这样自然不会有人敢忽视教材。教材只是个例子,怎样通过千变万化的文本来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在教材编写这方面还是空白。在短期内固然很难实现教材编制中学科知识的明晰化,不过,笔者还是希望在陈述性知识这一部分,起码能够做到概念确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