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乾卦的健生思想

2014-08-15 00:45:02张述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天道阴阳天地

张述伟

生生之为易,易之化为生,生生不息。“生”的思想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作为易经的开门之卦,乾坤两卦是至阳至阴之卦,其中乾卦亦称之为纯阳之卦,坤卦亦称之为纯阴之卦。把握乾卦的健生思想,就是通过把握乾卦蕴涵自强不息的品质和遵循天地运行规律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由此来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 、“生”的涵义

(一)何为“ 生”

“生”为何意?甲骨文中是这样解释“生”的:生,甲骨文为“ ”,下部的“一”像地平面,一横之上的“丫”像一棵草木的幼芽,中间是小草的茎,茎两边是小枝叶,整个字就像是小草新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的样子,其本义是“草木生长”。[1]“生”字的金文与甲骨文稍有不同,生字的金文为“ ”,“芽苗”之下,“一”上又添了一道短横或椭圆点,表示芽苗长在地上,是往上长的,本义还是“草木生长”。此时,“生”字已基本定型,小篆的“ ”字便是循此时的“ ”字发展而来的。但“生”字隶变以后,草木的芽苗形变成了“十”,逐渐发展成了现代楷书中的“生”字。这就是“生”的本源及发展。

此外,许慎在《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生”的:生,长进。像草木从土上生出。凡是生的部首都从生。[2]“生”的本义是竹木在土地上蓬勃生长。但也有人认为“生”字更像一头牛走在路上。竹木生长在大地上,青翠葱茏,生机勃勃;牛行走在旷野中,矫健有力,生动祥和。竹木是植物,牛是动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谱写了这颗蔚蓝色星球辉煌绚丽的乐章,此为“生”。

《易经》反映万物生灭规律,其核心思想就是“生”。生的思想不仅贯穿于全文卦辞,而且也贯穿君子一生。

乾卦——健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

坤卦——厚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

屯卦——恒生: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人生总会遇到艰难险阻,只有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到底,自强不息,我们的人生才能取得好的成就,这就是心生,心之得恒,恒之得生,生之得动,动之得成,成之得道。

蒙卦——萌生:山下山泉,蒙。

需卦——忍生: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俗语:“败不可悔,机不可失”。会等时机的人,才会成功。这就是忍生——蓄之以待,待之以动,动之以成,成之以达。

既济卦——预生:水在火中,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灾害长生与疏忽,祸患多起于细末,小中见大,凡是发现隐患,并做好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化险为夷。此为预生——预之得避,避之得利,利之得生。

未济卦——慎生: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上方。此为慎生——慎之得亲,亲之得人,人之得天。

简言之,生的思想贯穿了全部《易经》,是易之主脉。

(二)何为“ 健生”

乾者,健也;健者,天也。乾为天,天道刚健。君子深受乾卦之象启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天行健”,论天道;“君子以自强不息”,论人道。人法天,天人合一,此为《易经.乾卦》的核心思想——“健生”。

君子应拥有自强不息的品格,又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乾是整个宇宙万有发展的动力,一切生物的力量源泉。也就是说自强不息是世界万物的生命动力,也是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万代不穷的活水源头。另外,自强不息也为易家倡导的每位正人君子、有为之士的最基本的内在力量。

天行健,是天之道、天之生;君子效仿以自强不息是人之道,人之生。从天人合一的高度看,自强不息既体现着乾卦中乾的精神亦即健生的精神,也体现着君子刚强勇毅、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外乾中含坤,坤中含德,乾之德,也就是前之德、先之德,亦即敢为天下先之德。与道家提倡不为天下先的主张相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却在儒家鼓吹士人建功立业的学说中得到发扬,反映出中华先民从事开天辟地的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在遵循天道运行规律的同时,又崇尚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道德风尚,此即为健生。

乾卦核心精神同时也体现着万物生生不息,自然而然的生长趋势,并且反映着人一生的成长规律。社会中的人,体现着社会性,而人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变数,也是最为复杂的变数。人渴望成功,渴望成就一番事业,这就需要一方面顺其自然,遵循天道运行规律,另一方面是必须要拥有“健生”的品质,也就是必须拥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外,乾卦的变化过程就像是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成熟——蒂落,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但是,亦会遇到风吹雨打等各种灾害,要想完成成长,必须要有健生的品质。人也是如此,要拥有自强不息的品格,遵循天道运行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天之生,人之生

《乾卦》上体下体皆为乾,是纯阳之卦,乾为天,天道刚健,君子效法天道,必须自立自强,要不停息地坚持奋斗下去,才能显示出刚与健。同时,该卦还通过龙的不同处境来揭示和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具体论述了从潜龙——见龙——飞龙的转变过程,意欲以龙述人,相当于阐述了人的成长过程。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意思是说:“元”是善的首位,“亨”是美的集中表现,“利”是仪的应和,“贞”是事情的主干。君子实行仁,就能做人的尊长,集合美就能合乎礼,对万物有利,就能与义应和,坚持正道,就能办好事情。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认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意思是说:伟大啊天的元气,万物靠着它开始产生。它统管天,云流动着,雨下降着,各类物品变动成形。太阳终始运行,上下东西南北的方位应时形成。像因时乘坐六条龙控制着天有秩序地运行。天道变化,万物各自端正它的性命,保持住太和之气,有利于正道。乾元之气开始生于万物,使万国都安宁,此为天之生。

初九曰:“潜龙勿用。”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名,循也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月而行之,有则为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5]意思是:孔子说:“这是比附有德而隐居的君子。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求成名,避世隐居也没有烦恼,不被认可也没有烦恼。高兴的事就去做,忧烦的事就避开,坚定不改变,这就是潜龙。” 潜龙亦可称之为萌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成,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6]意思是:孔子说:“这是比附有才德,又能奉行中正之道的人。这样的人,平常讲话重信用,日常行为谨慎,防止邪僻,抱存真诚,为社会做善事却不自夸,德行博大而又能感化人。《易》说,这是人君的美德,同时也可称之为显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7]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提高品德,做好事情。用忠信来提高品质,用修言辞来建立威信,这是做好事情的起点。知道提高品德的程度,而能达到,可以跟他讲一些小的道理。知道修业的结果,并能达到它,可以保持道义。所以,处在尊贵高位却不骄傲,处在低贱地位却不犹豫,所以,勤奋努力,随时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但没有灾难。”警惕谨慎,此为慎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是什么呢?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8]意思是:孔子说:“这是比附君子的地位或上或下,没有一定,但不出邪念。或进或退,没有一定,但不是要离开群体,这都是君子提高品德,做好事情应抓紧时机的表现,所以没有灾难。”蓄势而待此为需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9]意思是:孔子说:“同样的音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能互相吸引。水向湿处流,火向干处烧,云跟着龙,风跟着虎,圣人出现而万人仰望。根基在天上的亲附天空,根基在地下的依附着大地,这就是说天下万物都从它的类别。”云龙风虎此为顶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在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10]“贵”,地位显要。上九与九五同居天位,地位显赫,是为“贵”;但是五为天之正位,君居之,上九等于是太上皇,虽尊贵而无位,地位高却没有百姓。九三“终日乾乾”为“贤人”,处上九之应位,但与上九同为阳爻,非正应,是“贤人在下位”而不辅上九。吉凶悔吝生乎动,上九居高,宜静退,不宜动进,动而后悔生。上九说:“亢龙,有悔。”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尊贵而没有实际地位,身份高却没有民众,有才德的人被压抑在下位,而他没能辅佐,因此,行动就有悔恨。”顶而衰,至此转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指的是阳气潜藏在地下;“见龙在田”指天下富有文采,大地明亮;“终日乾乾”指与时俱进;“或跃在渊”指天道发生变化;“飞龙在天”是出于天德的位置;“亢龙有悔”说明阳气随着时节而到了极点;乾元“用九”才看到了天地运行的规律。

以上分别以爻象和爻位为据, 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对爻辞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借天之道蕴涵地之道来以明人之道,全面正确认识乾卦,借以把握拥有自强不息的品格和遵循天地运行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人生启示

乾为天,亦为刚健,“乾,阳物也”,天下之至建业。《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系辞》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在易学家看来,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之间对立又统一,相生又相克,相反又相成。也就是说,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以卦象之即为乾坤。乾坤之道,是天地之道,也是阴阳之道,二者不可分离,密切相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所以,乾卦卦辞中蕴涵着坤卦人生哲理。古人言:“刚过易断。”乾卦作为开门之卦,人生之卦,天之卦,在卦辞推断之中蕴含着坤卦之理,也就是乾中含坤。大道运行蕴涵着天地之道,蕴含着阴阳之道,阴中含阳,阳中含阴。这也就是乾卦中蕴含着完美之道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学者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沟通、相类和统一,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学者主张人与自然统一,物无贵贱,人与天一,人与天地万物在根源是一致的,都是来自于自然,最后复归于自然;汤一介认为它“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方立天认为它追求“人类与自然的互相协调,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动态平衡”;而我们认为天人合一的真正本义是天地人和谐,也就是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此外人类在开发自然为我所用时,不仅要拥有自强不息的品质,而且也要拥有谦虚敦厚的品格,在遵循客观规律即天地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顺天时而用之,借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正确理解把握乾坤之道,天地之道,阴阳之道,使乾坤相统,天地相容,阴阳相合,寻找适合之道,在遵循天地运行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对目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天地运行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王本兴.甲骨文字典[Z].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458.

[2]【汉】许慎(【宋】徐炫校订).说文解字[M].凤凰出版社,2012.348.

[3][4]于春海.评易·易经[M].吉林市文史出版社,2006.3.6.

[5][6][7][8][9][10]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天道阴阳天地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天 道
中外文摘(2020年10期)2020-11-12 11:24:55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4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拾天地之荒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43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Special Focus(2017年3期)2017-07-03 13:06:23
法于阴阳
旅游(2016年12期)2017-05-09 06:51:30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