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及其局限

2014-08-15 00:43乐,刘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分工

张 乐,刘 溪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分工问题,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分工问题的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主要是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的内容

1.分工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随后,他们指出,在部落所有制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因而“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2]。而要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导致社会分化和人压迫人的社会分工,也“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

2.分工导致了社会分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4]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历史上分工的演变,并且据此划分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分工……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5]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考察了分工的演变,认为分工最初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进行生产时自发产生的,只有当分工发展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6]。正“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有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7],才使得“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导致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9],而所有制则“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10]。此外,“随着分工的发展产生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11],使社会产生了阶级。分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大量的劳力与资本隔绝”[12],“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还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看作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制的开始”[13]。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竞争会使得无产阶级在世界的范围内越来越贫困化,让无产阶级陷入绝境。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尤其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是产生社会分化的根源。

3.分工限制了人的自由。限制人们自由的分工不仅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而且还包括所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不合理的分工。比如,职业分工、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分工等等。他们指出:“正是由于在分工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必然独立化,在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同他的屈从于某一劳动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条件的生活之间出现了差别。”[14]“当分工一出现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15]。“对于无产者来说,他们自身的生活条件、劳动,以及当代社会的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一种偶然的东西,单个无产者是无法加以控制的,而且也没有任何社会组织能够使他们加以控制”[16]。由此可见,分工已经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

4.消灭分工的手段与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了分工才能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社会意识彼此不发生矛盾,从而解决社会分化问题,而且只有消灭分工后,人才能不局限于特殊的活动范围,实现“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7]。消灭分工,首先要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坚信,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然会使社会分工所引起的社会分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18]。另外,“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19]。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分化的扩大,从而造成社会分裂和阶级矛盾激化,使得这种社会分化和阶级斗争蔓延全球。这时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因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境遇而奋起革命,尤其是发达国家率先在同一时间爆发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中,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同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化、无产阶级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必然扩大,也就是说,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必然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会日益严重,其后果就是导致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从而敲响资本主义制度的丧钟,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的局限

社会的分工和协作、分化和整合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分工会造成社会分化,但也将造成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相互依赖。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说:“分工的最大作用……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地结合……有了分工,人们才会同舟共济,而不一意孤行。”[20]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分工的细化使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全能的人,而只是有一方面的专长。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就会越来越严重,为此人们会订立契约,从而实现平等。也就是说,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的各个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另外,社会具备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它不可能无限度地分化,也不可能消除分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化的扩大、资本与劳动对立加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分工被消灭和资本主义社会灭亡这些因素是后者被前者单向决定的关系,是从前到后的一条不可逆的直线。然而,现实生产力发展除了造成社会分化和阶级斗争,还促成了社会分化的缓和,阶级斗争本身也促进了社会分化的缓和,而并不是仅仅造成旧的社会制度的崩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有些夸大社会分化且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整合,即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有机体的观念。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高卢雄鸡”,也就是说,哲学是有预见性的,哲学家可以在考察当下的情况之后,通过理论思辨为未来的前景提出规划和预测。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进行全面预测还是具备可能性的。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孔德、斯宾塞将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社会研究,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而马克思本人早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前,在《哲学的贫困》中就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这个概念。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21]后来,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22]也就是说,马克思本人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具有有机体的特征,这种认识在其政治经济学中又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不同于生物进化论,是以人类实践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的创新。而且,马克思一向强调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反对一刀切。同样是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与财富的积累是共存的,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好的方面”克服“坏的方面”。所以,马克思本人并不缺乏社会有机体的观念以及辩证的思维能力。社会必然是有分化又有整合的,而各个阶层之间也是既有冲突又有依赖的。此外,社会的融合、协作也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社会要继续发展,分工就不会被消灭;有分工存在,就不可能消除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只能使这些矛盾缓和。

根据以上的考察我们发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有机体的认识以及他们的思维水平,加之对所处时代其他思想的了解,他们是有可能克服这些理论局限并对社会的协作和整合给予充分重视的。这种可能性之所以没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变成现实,并不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因理论水平不足忽视了社会的协作和整合,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就是说,任何哲学思想都受到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面对当时无产阶级的悲惨状况,怀着强烈的救世观念和使命感,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反对当时资产阶级哲学和经济学的反对革命、提倡改良甚至维持现状的结论,所以才努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分化的恶果,高举革命的旗帜,鼓舞仁人志士、无产阶级为解放全人类进行探索和斗争。他们并不是不重视社会的协作和整合,而是在当时的状况下为了针锋相对地反对资产阶级,鼓舞被压迫的群众,必须有鲜明的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当时统治阶级的理论特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后来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社会的协作和整合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13,30,12,27,26,27,27,27,28,28,31,48,63,29,64,29,30,30.

[20][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