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沛
(武警学院基础部,河北廊坊 065000)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被应用,促进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个性化学习的转变。[1]
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3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环境。通过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课件等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口语模拟、听力实训创造内容多元丰富、图像多样生动、语境真实自然的多元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2-3]二是要应用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实时互动展示教学资源中的重点、难点,延伸教学内容;运用连问式提问、对比式提问引导学生与老师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资源、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角色扮演、成对活动、小组讨论辩论、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作业设计方面,通过多层次自选式作业、趣味性作业和小组合作式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设计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班级共评、教师综合评定等多元化的成绩评价办法,实现学生平时成绩的开放式评价。[4]
为探索“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笔者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本科专业一年级新生为对象,在精读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适合课文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课文背景,与学生问答、学生与学生问答、小组讨论、讨论结果汇报、任务学习、辩论、角色扮演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写作能力;利用教学光盘上丰富的教学素材以及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互动式地培训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了在单位课时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和可操作性策略。
在大学一年级B级教学班(武警学院于2009年9月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将入学新生按英语测试成绩分为快A、中B、慢C三类教学班)中随机抽取的2个班学生。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礼物》[5]。
课堂活动实验(1)
实验内容:热身练习——有关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
实验方法:结对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实验设计: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教师播放课文电子教案中的背景知识部分,通过听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故事、对话等,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创造生动形象的多元互动英语教学环境。随后,教师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并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4个问题。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既给学生输入了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又能引导他们联系实际思考一些与课文内容相近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为顺利、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语言准备。
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以两人结对的形式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主要对各个结对小组进行监控。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教师明确指出,每个问题随机抽查2~3组,每组中任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给出成绩作为个人和两人小组的平时成绩。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总结,并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实验结果: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小组讨论很热烈,学生对问题都能提出个性化的看法,所有学生有机会说英语。
实验分析:1.两人为一个小组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听说英语的机会和更宽松的说话氛围。2.播放多媒体软件中的“背景知识”,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思想交流。3.把课文主题渗透到讨论的话题中有利于更深层次、更宽幅面地理解课文。由于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踊跃地投入讨论。4.通过学生与资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活动实验(2)
实验内容:仔细阅读讲解——学习课文中的第8段。
实验方法:任务学习、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问答。
实验设计:在语言知识的讲解阶段,教师设计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件中的课文录音。对其中的关键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加以揭示和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讨论任务。前后桌四人小组成员进行互助性交流合作,学习教师讲授的内容并共同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合作活动必须确保所有小组每位成员都掌握学习内容。之后,教师进行抽查、提问。随机抽取4~5个小组,每一小组抽取任一名成员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实验结果:每个小组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学生非常积极活跃,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观点。“小组代表汇报”这一活动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实验分析:1.“任务学习”能使学生在该课堂中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主动性有明显的提高。2.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大量丰富的双边互动活动,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还学会了用英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表达交流。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4.小组讨论能使差生克服学习上的焦虑[6],提供更宽松的交流思想与语言的课堂环境。
课堂活动实验(3)
实验内容:课后练习、电子教案中的角色扮演部分。
实验方法:结对活动、角色扮演比赛。
实验设计:课文讲解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一名学生作为老人的女儿接受采访,另一名学生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对为老人做的公益事业及她本人母亲的生日等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表演比赛在课文讲解之后进行。比赛时指定6位学生当裁判,一位学生当主持人,教师负责记录小组分数和名次。参赛小组由教师随机抽签决定或者自愿挑战。第一名的小组和最佳表演者将获得分数奖励。
实验结果:表演者都很尽力,小组表演比较成功。
实验分析:1.“角色扮演”这一课堂活动不仅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即兴思维与即兴演讲能力。2.教师随机抽签决定参赛小组能有效地促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保证每个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3.通过小组表演,加强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所犯语言错误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课堂活动实验(4)
实验内容:复习巩固练习、电子教案中的看图说话部分。
实验方法:四人小组活动、故事接龙比赛。
实验设计: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对课件中所提供的4幅图进行描述。教师要求学生以课文发生的事情为基础,充分发挥想像力,把文章的短语、生词连贯地运用在一起,对故事进行复述,图与图之间要衔接恰当,逻辑清晰,故事完整。故事接龙比赛在课文精讲结束之后进行,活动准备时间约一周。第一名的小组将获得集体加分。
实验结果:汇报者的表现都很自然,组员之间配合较好,小组活动比较成功,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实验分析:1.看图讲故事这一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调动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助学习、深刻理解课文、熟悉课文。2.通过学生之间自编自导的课后练习,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达到了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小组故事接龙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和合作的快乐。
通过教学实验可看出,“多元互动”教学强化了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心理倾向,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注入了动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的特点,注重知识的纵向及横向联系,尤其注重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交互性。一切课堂活动都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激发起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演示中不忽略总结,讲解中不忽略交互,有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及时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影响互动学习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
实行分级教学后,虽然每个班级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差距缩小,但实际英语水平仍然参差不齐。这是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的英语教学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有的地方注重听说训练,来自这些地方的学员在课堂互动时就容易发言;有的地方注重读写,来自这些地方的学员在课堂互动时积极发言的可能性相对就小。[7-8]此外,学生在学习英语的主观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最终造成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差距仍然不小。当教师要求学员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自行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时,有些学员会感到困惑茫然,不知所措,影响了学习效果。
在“小组互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频频发言,有些学生则沉默不语、一声不响,使互动学习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英语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等因素,比较胆怯,有较强的羞涩心理,不愿意当众暴露自己的思想或者担心出错遭人笑话,而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个人职责和分工不明确。学生参与“小组互动学习”程度的不均衡导致尽管有的组员参与活动不积极,却可以不劳而获,得到相同的小组分,打击了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师运用不当会降低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一种控制性很强的教学方式,教师与PowerPoint等的过度互动更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倾向,导致信息输入过量,学生消化不良的结果。另一方面,多媒体强大的播放功能也容易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过度依赖图像、文本和声音文件,师生互动大大减少,影响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针对“多元互动”式教学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可行性方法和策略加以解决。
课前提前布置任务,有助于小组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列出较详细的学习指导大纲和小组活动的要求,并督促学生将学习任务自行分解成若干小项,根据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特长爱好将各人需要完成的事项一一分配清楚。每个学生都应清楚,通过小组活动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只有当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自始至终明白自己在每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其他成员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应给予别人什么样的支持,才能保证互动的成功。
在互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做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即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就是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既反映出小组合作的成果,又体现出各成员的贡献。根据组员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分别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及实行组内成员互评等方法,都是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措施,有助于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多元互动”式教学时,应当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既要讲解语言难点和重点,又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活动,做到语言输入与输出并重。教师每讲完几个语言点后,立即布置填空、问答、听写等练习;讲完每个段落、篇章之后,随即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陈述、讨论、角色扮演等语言输出活动,及时帮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何荔.数字技术环境下“多元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9,(4).
[3]林小平.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多维互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刘兆林.多维互动与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5]董亚芬.大学英语精读[M].第3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李炯英.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46-51.
[7]钟宇宏,等.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5).
[8]蒋满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改革与探索[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