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龙
(武警学院科研部,河北廊坊 06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不断增多。作为传承文化和生产精神产品的“桥梁”和“纽带”,编辑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文化传播、文化积累、文化规范,创造精神产品、发掘培育人才的重任[1]。其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而且也影响社会文化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大众媒介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责任压力等心理负担不断加重,编辑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关注编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愈加重要。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我国学者张振声认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个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结合现代社会和编辑工作的特点、性质,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为:(1)具有良好的从事编辑工作的心理状态,没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表现,如容易激动、发怒、冲动、性情多疑、过分孤僻等。(2)能正确评价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能积极开展编辑活动。(3)具有豁达的情绪品质,对工作、生活和学习抱有乐观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职业,甘于当好文化产品生产的“守门员”和“把关人”;热爱生活,具有一定的业余爱好,能够自我调适,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感和疲劳感。[2](4)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事业心,有全心全意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思想和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品质,忠于编辑出版事业。(5)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真诚待人,能与同事融洽相处,默契配合,同心协力完成好各项编辑工作任务;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技巧,为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3]。(6)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良好的控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妥善地解决问题,推进编辑出版工作的良好发展。
编辑工作的艰辛性、隐匿性,以及不公正现象的存在,使编辑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职业倦怠等问题[4]。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编辑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辑是人类文化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编辑承担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出版单位改制使编辑人员减少,工作任务加重,他们成年累月处理文字,工作枯燥单调。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稿涉及的专业领域越来越广,编辑需要充实的知识越来越多。而编辑的工作时间有限,为了高质量地完成编辑出版工作,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严重透支,心理负担加重。现代高新技术在编辑出版领域的应用,改变了编辑的工作方式,网络编辑也加入了编辑群体这个大家庭,使编辑队伍扩大化,编辑生存和需要学习的技能给编辑带来了新的压力。凡此种种,都给编辑人员造成压力,一旦调整不畅,就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编辑出版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很多出版单位由原来的国家部门转变为企业,走向市场,其编辑人员由原来的国家工作人员转变为企业员工。编辑人员身份、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中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精简、流动,给编辑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一旦思想引导不合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就会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另外,企业经营运作的市场原则,使出版物商品特性凸显,编辑职能由原来单纯的文化精神产品生产者向产、供、销各个环节拓展,他们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参与市场竞争。编辑职业的多角色要求其要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编辑生存压力增大,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人一夜暴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有的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与此相反,编辑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其生产的精神产品社会效益大,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另外,通过编辑的辛勤劳动,许多学术成果脱颖而出,作者名利双收,而编辑只能做无名英雄。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某些方面的不公平、不对等,一些编辑可能出现心理失衡,产生消极、不满、困惑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虽然编辑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相对单一,但人际关系并不简单,需要与不同类型的作者、排版人员、印刷单位以及管理人员打交道。一些编辑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作者进行沟通、交流,不能与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甚至表现出知识分子的高傲,与作者、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另一方面,编辑整天俯首案台处理文稿,与同事之间工作交叉少、工作交流少,社会生活圈窄。长期单调的工作、生活方式,致使一些编辑人员不爱交际,不爱说话,逐渐失去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向往,出现孤僻、过敏、情绪烦躁等不良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对劳动者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预防和克服编辑人员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这就要求编辑要善于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抗挫能力,维持心理平衡,保持自尊、自信、自爱,使自己工作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在舒心的环境里。
编辑出版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编辑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编辑人员的心理问题,以构建心理健康向上的编辑群体,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一是要把心理健康问题列入编辑的选拔、录用、资质评定、职称晋升和淘汰制度中,将那些适合编辑工作的人员,录用、选拔上来,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心理素质;定期对编辑进行心理测试,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利用举办编辑业务培训班等各种机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编辑人员正确了解和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克服“心病非病”的观念,弥补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三是成立编辑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中心、热线电话、咨询信箱、网站等),聘请心理健康顾问,为有心理问题或倾向的编辑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对编辑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让编辑学会排解压力和困惑的方法、技巧,增强编辑的心理承受能力。并针对编辑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及时予以指导、分析和帮助。四是编辑出版单位的领导要加强心理领导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心理领导能力,提高领导艺术,增进人文关怀,及时疏导编辑的心理问题。
编辑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提升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一是编辑人员要热爱编辑职业。编辑为人类创造精神产品,担负着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时代离不开默默坚守、辛勤耕耘的编辑工作者。美国资深编辑M.Lincoln Schuster认为:编辑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职业。[6]编辑职业神圣而伟大,为他人作“嫁衣”,实现文化传播、文化积累的过程,也是培育学术人才的过程,更是提升自身学识水平、思想修养的过程。编辑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令社会和他人所尊重的职业。二是编辑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首先,要尊重作者,要把作者作为编辑出版部门的“衣食父母”来对待,慎用稿件的选用权,要像对待自己的作品那样,认真对待来稿。其次,要有市场经济意识,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认真对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生产出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三是编辑人员要着力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以健全的人格承受压力、缓解紧张、疏泄抑郁,克服心理失衡。编辑要注重与领导、同事的沟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主动寻求帮助,使心理问题早日得到化解。四是编辑要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适应社会信息的快速增长,编辑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己的职业进步做好知识储备,以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提高抗挫能力。五是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分散心理压力、改变单调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提高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交往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编辑出版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针对编辑工作压力大的现实,积极寻求缓解压力的途径,如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郊游、旅游,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等等。编辑出版单位的领导要讲求领导艺术,加强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下属,做编辑的贴心人和朋友;要关心编辑的生活,及时解决编辑家庭遇到的困难,减轻编辑的生活压力,使之轻松工作,愉悦生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准确把握编辑的心理脉搏,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帮助编辑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编辑作为人类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其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工作性质隐匿,不易被受众理解和认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编辑出版单位的管理部门应正视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站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关心编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和咨询。与此同时,编辑人员也应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心理调适,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高质量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1]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4.
[2]姬建敏.论编辑的心理健康[J].河南大学学报,2001,(1).
[3]张焰.关于编辑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贾春杰.关注现代编辑的心理健康[J].中国编辑,2005,(3).
[5]姬建敏.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考量[J].河南大学学报,2008,48(5):182.
[6]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