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启锋 绘图/郑怡
面对中小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把开发和应用德育课程作为育人的新平台。然而,学生对“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实践”的德育课程并不感兴趣。一方面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课程呈现的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使得德育课程怡情养志、涵育渗透的作用难以实现。德育课程要真正发挥育人化人效果,需要创造性地用活现实中的德育资源,力戒空洞的理论说教,立足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同时,回归时代主题、回归社会热点、回归学生自我,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不断拉长课程“链条”,实现德育课程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每个时代都有鲜明的思想旗帜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德育课程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除旧布新,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中国梦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地渗透于课程之中,有效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在《发展中的中国》一课,探讨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我引用温州动车组特大事故,并相机抛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国家为什么调低我国动车运行的最高速度?中国高铁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例证,那为何又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为了安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对,这就是我们当前正在追求的科学发展。”通过层层挖掘,可持续、和谐、资源节约等关键词悄无声息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中,进而使他们生动形象地领会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小学生也行动起来,少丢一点垃圾,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张纸……从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始,自觉节能减排就是我们对保护环境所做的大贡献了。让我们不要抱怨,携起手来一起冲出‘霾伏’吧!”此课过后,孩子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并向全校发出了“远离雾霾”的倡议。没过几天,班上一些同学就开始选择绿色的方式上学:不再让父母开车接送,而是选择自己骑自行车。我问起缘由时,他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绿色出行,既锻炼身体又保护环境,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小学生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引导他们透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课程育人的时效性。
在《做守法的文明少年》一节中,我引入了“中国式过马路”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最近,我在网上看到外国媒体都在关注‘中国式过马路’,大家看,我们校门口就有一个十字路口,我经常看到很多同学闯红灯进校园,这多么危险呀!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同学们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你认为怎样才能整治好闯红灯这个交通难题?我们开火车,大家轮流发言。”“有时候,我怕迟到被班主任老师批评,看到别的同学闯红灯,也就直接跟着过去了。”“其实很多违反交通法的行为都是盲目从众心理导致的。”“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没有对违法后果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守法少年。”“我发现品质高尚的人往往都能自觉遵纪守法,所以增强法制意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你一言,他一语,学生探讨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整个活动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相比于一贯沉闷的知识灌输,透视社会热点的课程实践更加活力四射。
社会热点探讨让学生们的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不断“深入己心”,这比教师的“传经授道”来得更为真切。例如,就过马路的问题,一位同学通过书信方式向枣庄交警支队提出了“学生通道,设置减速带”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得到了他们的积极采纳。随后几天,枣庄交通管理部门在我校东西两侧各设置了六道减速带,悬挂了警示牌。他们还特意寄来感谢信,表扬了这位同学关注家乡建设的主人翁精神。
课程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落脚点还是要回到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上,促使学生自觉修正个人行为偏差。教师要引导孩子们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直面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强化知识的转化应用,不断深化认知,更好地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例如在讲《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课时,我让学生运用规范给自己“照镜子”:“你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嗜好?你觉得怎样才能杜绝?”“吸烟、酗酒、沉迷网络游戏、迷恋言情武侠小说……”“要学会明辨是非。”“勇于拒绝。”“增强自我控制力,克服猎奇心理。”学生一一列举不良嗜好后,更明确了摒弃不良嗜好的方法。而教师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剖析自我的方式使学生们真正做到面对生活中不健康的东西,果断地说“不”。孩子们“正衣冠”后,随之而来的是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好人好事在班级中的大量涌现,孩子们自觉地扬善避恶,形成了班集体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德育课程,让学生们经受春风化雨式的育人洗礼,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为完成 “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发挥了独特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