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高尔夫运动不但具有休闲健身的功效,而且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教育价值。高校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近些年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其所具有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教育价值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很多高校都已经将高尔夫教学纳入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之中。那么在将高尔夫教学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后,如何针对高尔夫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以促进其作用和价值的有效发挥,就成为了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为了能够为高校的高尔夫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更好的促进高尔夫运动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就针对高校高尔夫教学中的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目前,在学术领域,关于课程设计的概念界定仍然存在一定分歧,而分歧则主要在于课程设计与课程编制之间的区分问题上。但是,通过大量的资料检索和资料研究发现,无论是哪种课程设计的界定方式,其通常都会包括课程目标的探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课程的评价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因此,本文在进行高校高尔夫课程设计时,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尽可能的确保研究的科学性。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本文中所探讨的高校高尔夫课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针对高校高尔夫教学中课程目标的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课程评价所进行的分析和设计。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及对本省高校高尔夫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观察发现,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教学在课程体系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目前各个开展了高尔夫教学的高校在高尔夫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过于形式化、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够以及分类和结构层次不够明显等诸多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教学内容过于盲目和笼统、重点不够突出以及选择和组织的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在教学评价上存在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的主体都比较单一、不够多元等问题。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在开展高尔夫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不够完善和规范。此时,高尔夫课程设计的开展则能够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能够对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中,兴趣都是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的关键要素,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内在驱动力,这一点在高校高尔夫教学中也不例外。而高校在进行高尔夫课程设计时,通过科学的考察和分析,能够在高尔夫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设置上更好的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尔夫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更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使得所确定的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生活生活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进而使得学生的高尔夫学习兴趣也因此得到更好的激发,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高尔夫学习活动之中。
要顺利、高效的开展高校高尔夫教学活动,不但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教学态度,还必须要具有一定高尔夫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但是,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任课教师的整体情况进行研究却发现,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任课教师多数都是由其他项目转到高尔夫教学上来的,很少有高尔夫专业出身的任课教师。多数任课教师都是在简单的学习了与高尔夫运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就开展了教学活动,在后续的工作中即使任课教师想进行进一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也往往会由于对高校高尔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的认识不足,而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从而对我国高校高尔夫师资队伍的执教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高校高尔夫课程设计的规范,则有助于任课教师对上述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明确,有助于任课教师积极、主动的拓展自身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实现执教水平的不断提升。
高校高尔夫课程的目标应该从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以及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层面进行系统、科学的界定。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高尔夫教学的特点,在进行高校高尔夫设计时,可从这五个方面对高校高尔夫课程的目标进行如下设置。
第一,在运动参与目标层面。应该能够通过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发展、规则、运动特点以及礼仪和文化内涵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高尔夫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第二,在运动技能目标层面。应该通过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尔夫球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第三,在身体健康目标层面。应该通过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系统素质,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第四在心理健康目标层面。应该通过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五,在社会适应目标层面。应该通过高尔夫教学活动的开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关键,甚至在一定的层面上来说,课程指导思想的明确、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及课程评价活动进行都是围绕着课程内容的安排而展开的: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决定教学内容的指向标、课程的目标是决定课程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内容的衡量也是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课程内容的依据。而在课程设计之外的课程实施实际上也是对课程内容的逐步落实。由此可见,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在针对高校高尔夫课程设计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时,应注意考虑如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要注意考虑本校的教学师资情况、场地设施情况;三是,要注意考虑所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等问题。在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任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确定相应的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高尔夫课程的科学评价,不但是高尔夫课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高校高尔夫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要素。在课程设计中,高尔夫课程的评价与其它教育教学活动一样,通常包括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个主要的部分。其中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建立领导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则可以通过选择多元化的评价内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制定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等方式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学生高尔夫运动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吴亚初.高尔夫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安铁民.高尔夫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3]黄登峰,陈才发,郑玉忠.美英高尔夫管理专业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
[4]饶平,蒋德龙,梁朱贵.中国体育生态政策思考——高尔夫运动政策的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