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萍 曹必乐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16-02
品学双弱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的学生。他们虽然只是极少数,然而对教学秩序的破坏极大,常被视之为“害群之马”,使教师感到头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要教育好品学双弱学生,就要了解品学双弱学生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品学双弱学生的形成原因
1.不良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里,有的父母热衷于赌博、酗酒;有的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矛盾重重,整天争吵斗气,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由于对孩子要求不一,互相抵消等消极影响,致使中学生产生违反校规校纪、社会道德的不良行为。在学校里,如果学校对校园不良行为特别是攻击性行为不能及时严厉处理,学生对校方无信任感,在校园中没有安全感,就会转而屈服于“能打善战”的学生,拉帮结派,形成准“黑社会”,严重影响中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在社会上,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不良风气的影响,直接毒害青少年;黑网吧、暴力色情影视、变相赌博性质的电子游戏机等不良影响,使学生迷失了方向。
2.问题家庭的受害者
(1)“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迫切。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2)动荡家庭调查显示:品学双弱学生25%的人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2%的人与亲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在品学双弱学生与普通初中生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前者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远远高于后者。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或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留守孩子”,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造成了“留守孩子”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3.健康家庭的不健康的教育
一些父母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引导教育又片面简单;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疏于管理、极少关心孩子,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
4.司法管辖门槛高,非司法矫正措施不到位,错过了干预和矫正的时机
在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人必须年满16周岁才负刑事责任,而年满14周岁的也只有犯法定的八种犯罪才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有了很大的空缺:不满14岁的或已满14岁不满16岁少年的不良行为不属于司法管辖范围,司法管辖门槛过高。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量危害社会的行为被排除在犯罪之外,从而在司法管辖领域之外,造成很多青少年违法后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及预防。
二、品学双弱学生的行为矫正
1.热爱学生,消除品学双弱学生的戒备心理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培植品学双弱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品学双弱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品学双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人无圣人,任何人身上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存在。只不过品学双弱学生的缺点明显,而优点较难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发现,及时捕捉,要善于观察品学双弱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长处有用武之地。
3.分析原因,结合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教师要善于运用归因理论,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尤其是选好教育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品学双弱学生的教育行为矫正工作。如对态度冷漠,离群索居,与教师、集体对立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亲近他们,从动之以情入手;对由于无知犯错误的,应重在说道理、摆事实,提高其认识能力;对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而反复犯错的,应给机会让其锻炼;对调皮捣蛋而有能力的,要委以具体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让他在实际中得以提高。做品学双弱学生的教育工作,没有一定的规律,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一定要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
4.家校结合,合力转化品学双弱学生
在转化品学双弱学生时,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诚恳的和家长交换意见,不能因遇到困难而灰心,甚至放弃。要发现品学双弱学生的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使学校生活变得对他们富有吸引力,从而改变他们的参照群体,使他们爱学校、爱班集体,跟其他学生融合在一起,从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交友情况,想办法断绝和不良人员的交往,坚决制止不良习气的蔓延。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