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
所谓朗读,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而朗读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且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石,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一、朗读的意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一则陌生的文本,通过多次的朗读,我们就能自然地领会文意。在放声朗读的同时,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更加形象地感知文章的意境,也更能够强烈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收入了一些古诗文,例如,《江上渔者》《锄禾》《村居》《悯农》……在我们看来这些古诗内容浅显易懂,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刚刚接触语言文字,对直白明了的现代白话尚且似懂非懂,更别提古代文言了。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既不能逐字逐句地生硬讲解,又不能大体概括地囫囵吞枣,唯有读中促讲,读中感悟,才能润物无声地渗透古诗的意境。古诗文句式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便可感知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韵律和意境之美,无需教师的冗长剖析也可沉浸其中,身临其境。
朗读还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和新鲜,此时积累的知识就犹如是刻在石头上的印记,难以磨灭。那么如何能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这样独特的优势呢?背诵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朗读又是形成背诵的捷径,所谓“熟读成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后练习题中“背诵课文”的要求也就是在无形中帮助学生从不断地朗读和背诵中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表达方式。例如,学生通过朗读《台湾的蝴蝶谷》,掌握了描写颜色的词语:五彩斑斓、五颜六色、金光灿灿、五彩缤纷……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就是以这样一种出声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积累词汇量,掌握丰富的语言素材。
二、对朗读兴趣的培养
(1)教者引导示范,学生乐于模仿。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领悟能力较弱,拿到文本往往不知如何去读,也许有的学生能够大概知晓文章的情感基调,但并不能准确地抓住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教者不及时引导示范,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随之朗读的兴趣便大大减低。在平时教学中,教者可以利用范读的形式加以点拨,范读形式也可教师自己范读,也可找来名家音频范读。学生通过聆听范读了解文章的基调是什么,是欢快,是激昂,是兴奋,是伤感,是铿锵有力,还是柔软细腻……在点拨的同时又将学生自然地融入到了文章的意境之中,满足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求,无形中就形成了高效的教学效果。在教者范读时,学生还能够轻易辨别哪里应该停顿,语调应该怎么处理,重音如何彰顯,速度怎样把握……当脑海中充满了这些问号的时候,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瞬间激起,此时他们也就更乐意去探寻,再加上自己的模仿实践,答案也就浮出水面,并且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在范读的同时也应加强习惯的训练,强调读书应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建立竞赛朗读机制,激发学生朗读欲望。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求知欲强,爱游戏,容易接受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因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通过竞赛游戏的方式。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开展朗读,并设立奖励机制,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表现,当他们发现周围的同学有人读得很好并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时,内心的竞争欲望也就愈显得强烈,便也努力试读,跃跃欲试,争取读得比刚才的同学更好。学生们的竞赛欲望接连被带动了起来,整个课堂就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于是开口朗读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朗读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万丈高楼平地起,朗读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础,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应着眼于这一细节的培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其能够乐于朗读,亲近文本,收获喜悦。长此以往,学生的听、说、写能力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再遥不可及。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