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莲
文本细读原属于语义学的范畴,在文学批评语境下,通俗来讲是对文本本身进行的一种语义学解读方法。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中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随着语境的转移,其服务对象也转移到阅读教学上。近年来,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味文字的滋味,感受语文魅力,提高教学效率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中学语文学习就是由语文阅读构成的。通过语文阅读学生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更能够在阅读中间,通过眼界的开阔,大大的提升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文学修养提高以及人格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牢牢将通过文本细读法的引入,提高感知课文审美能力看做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西方著名文学理论研究者克林斯·布鲁克斯是最早正式提出文本细读法的文学评论家,他认为文本细读法应当成为所有人研究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通过该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结构以及深层内涵,这对于更加深层次的考证作者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到郁达夫《故都的秋》时,笔者并没有像以往的教学方式一样,直接进行多媒体展示,而是在课堂进行之前,让学生聊一聊对秋天的感受,并就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展现秋景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评价一下有什么地方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并通过讨论,研究一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让学生充分认知自己的作品之后,一字一句地对本篇课文进行阅读,对文章中出彩的地方进行标记,并说出它哪一点好,并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有初步的认知,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通过背诵,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储备,从而为他们语文审美修养的不断提高,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积极跨越课堂教学,获知更多文学知识
通过大量的语文知识阅读,学生毫无疑问将会对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此时,教学如果只是局限在某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这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文学知识学习、建立起完备的文学储备是十分不利的。此时,教师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习得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仍以《故都的秋》为例,作品的主题是表达故乡情、爱国情,文章将悲秋和颂秋结合在一起,借故都的秋景,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我国关于描写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作品有很多,描写秋的如杜甫的《登高》、刘禹锡的《秋词》、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等,但同样是对秋的描写,不同的作品却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在正式教学前,可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描写秋景的作品进行回顾,然后通过对文章主题、题材、作者等方面的比较,无论是在文学知识上,还是通过不断情感比较,引导学生更加贴近文本,从而更加接近作者创作本意。
三、深入分析文章语言,深刻理解创作根基
语言是一篇文章能够最终成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必须在立足于对学生文学知识拓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文章的基本构成语言,我们不能够仅仅为了追求学生能力提高就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拔高上,必须将文章的基础——语言,作为文本细读法的基础。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文中描写王熙凤赞黛玉的一段文字,“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一段用词用句十分传神,意蕴丰富,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对于此类的句子应多留意,并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言外之意。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不少文章中有着生动优美的句子,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散文名篇,在引导学生细读时,不单单应将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放置在教学重点,更应将优美语句看作是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高度重视,不仅应该对这些优美句子进行记忆,更应该知道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紧抓语言,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创作的根基。
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方法,其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状态,而且是新课程实践的结果,其重视的是对文章的“仔细耕耘”,不仅仅关心文本的语言,更重视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感知课文审美能力,获知更多文学知识,深刻地理解文学创作的根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