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国资管理方能优化资源配置

2014-08-13 04:25钟晓群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效率

摘要:国企投资回报率不高有许多原因,但大量国有资源分散闲置于不同企业,资源运用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国企经济效益,国家必须统筹国有资产管理和合理调配国有资源,通过出资人代表依法履行股东职权,促使国有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企投资回报率。

关键词:国企资源 统筹管理 优化配置 效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国企经济效益备受关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动力来自于市场,但对国企来说可能是个例外。下面以两个国企为例,说明国企出资人依法履行职责、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A公司的经营状况

(一)A公司简介

A公司原是国家某部的一个管理局,1996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与另外五家国企组建成立上级集团总公司,从而成为该集团总公司的法人独资子公司。此后,根据专业化分工,其主营业务和人员移交给上级集团总公司新成立的专业公司,主营固定资产也逐步出售给了专业公司。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A公司成为国资委管理的央企二级子公司。目前,A公司注册资本31.56亿元,除股权投资外,还有较雄厚的货币资金,自营产业只有几家以后勤保障服务为主的下属小企业,职工总数约2000人。公司由上级集团总公司代行出资人职责,管理机构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组成,实际上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是同一班子成员。

(二)A公司近年财务数据统计及分析

表1数据说明:

1、2009年利润总额35.85亿元,主要是上级集团总公司指示出售部分招商银行股票,该收益为26.24亿元;此外对招商证券的投资也取得7.02亿元的收益。

2、2010年净利润比利润总额多,是由于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的递延所得税,以及冲回多计税费所致。

从表1分析可知:一是资产负债率较低,速动比率很高,资产结构中货币资金所占比例较高,且货币资金数额较大,A公司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二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极低,资金周转的速度很慢,大量资金处于沉淀状态,说明A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差;三是净资产报酬率极低,说明A公司的盈利能力极差。

二、B公司的经营状况

(一)B公司简介

B公司原为国家某部的物资管理局,1979年实行企业化管理,1987年更名为某总公司,2004年移交国资委管理,2010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6亿元。B公司以商贸、物流为主业,专注于某几类物资供应服务,依托覆盖全国的采购渠道和销售网络、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和强大的物流能力,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二)B公司近年财务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表2分析可知:一是资产负债率极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低,财务费用数额较大,说明B公司借款较多,偿债能力较弱;二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合理,说明B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强;三是净资产报酬率较高,说明B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但由于借款利息支出较大,再加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盈利能力有下降的趋势。

三、两公司为寻求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一)A公司近十年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多年来,A公司依靠投资分红和资金利息收入维持运营。以2012年为例,公司本部利润占利润总额的97.8%,下属经营单位的利润只有2.2%。公司本部利润中,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股票的分红合计共26397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59.2%;公司货币资金的利息收入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38%。此外,A公司还有部分利润来自房产物业的经营,约占0.6%。A公司2012年净资产报酬率为2.66%,比同期银行储蓄存款的基准利率还低。近十年来,A公司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措施和效果如下:

1、通过转移支付或利益输送,支持下属公司发展

一是向下属公司职工发放所谓“阳光普照”奖金,每年人均约1.2万元,费用由公司本部承担。二是将公司的部分房地产无偿交给下属公司经营,收入归下属公司入账。三是将职工两年一次旅游的福利改为每年一次,该业务由下属旅游公司经营,价格比市场高许多,费用主要由A公司本部承担。

2、向下属子公司增加投资,扩大机构和经营规模

一是向各下属子公司追加投资,增加子公司注册资本。二是收购职工持有某下属子公司84%的股份,使其成为独资子公司,并促使其建造一艘造价为24587万元的新船,造成该子公司2012年亏损2262.86万元,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很难扭转亏损的局面。三是提升子公司行政级别,大幅提升经营者年薪,激励经营者扩大经营。

从出资人的投资回报率和资产经营效益的角度,或者从更高的层面和大局上来看,上述措施实际上是损害了出资人的利益。但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局部最优化的选择。

(二)B公司近年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B公司专注于几大类物资供应,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业务延伸至国外,有广阔的经营市场,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资金紧缺,负债率很高,资金成本过高,导致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筹集经营资金,就成了B公司近年来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B公司计划2011年底通过IPO实现整体上市,由于各种原因,该筹资计划并不顺利。2012年1月B公司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其拟募集的资金已经大幅缩减为60亿,拟投资项目从原来的27项减少为8项。由于筹资计划没能如期实现,为缓解资金紧缺的状况,B公司除了继续向银行借款外,还于2012年初发行一年期公司债券3.8亿元。截至2012年9月底,B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281.57亿元,其中已使用额度114.50亿元。据报道,2014年3月,B公司已经撤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B公司不能如期实施IPO计划,对其今后的经营无疑更为艰难。从2012年的财务报表可知,B公司当年财务费用高达15.68亿元,从其近年负债增长速度、负债率、财务费用等数据判断,其经营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即使B公司还能从银行继续借入资金,其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依然很大,偿债能力进一步减弱,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危险。endprint

四、国企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国家来推动

(一)国企资源优化配置能产生良好效益

从上面分析可知,AB两公司出现了各自难以解决的困难,而两家公司具有的优势和所面对的问题又具有互补性。如果A公司的过剩资金能够流向B公司,或者B公司的部分业务能让A公司来经营,都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下面是两种简单组合的模拟例子,可以粗略计算出其产生的效益:

例一:假如2012年A公司将过剩的80亿元资金借给B公司, B公司相应减少银行借款80亿元,至少可节省利息支出2.2亿元,当年的利润就会相应增加,只要B公司向A公司支付稍微高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的利息,就可以实现双赢。

例二:反过来,如果B公司将部分业务让给A公司经营,假如A公司缺乏经营人才,就由B公司代理经营业务,增加的利润由双方协商分成。根据B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B公司拟募集资金60亿元,预测所投资的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1.57%至16.4%。假定A公司拿出60亿元投资,即使按B公司2012年实际经营的净资产报酬率7.37%计算,也可以取得净利润增加额4.42亿元,投资报酬率远比两家公司各自单独经营高很多,能够实现更好的双赢。

从上述计算可知,两家公司互补性资源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能使两家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有机结合,效益应该更为显著。我国国企有非常丰富的各类资源,但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市场机制很难调节国企资源配置

按照一些理论上的说法,市场会促使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实却让市场机制在国企面前失灵了,许多互有需要或者资源互补的国企,都不会自发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如果国家不发挥作用,很难实现市场自主促使国企的资源优化配置。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国企经营者不是真正的出资人,但却很大程度上行使出资人职权,这种状况使国企的决策普遍形成了所谓局部最优化的结果。例如,2009年和2013年,A公司的上级集团总公司无法完成当年利润考核指标,便指示出售A公司所持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股票;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对经营者有利,对投资人无益。前面提到A公司近年的众多决策,也一再证明经营者代行出资人职权的隐患。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国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是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但是,国企没有股东会,董事会成员又不是真正的出资人,如果放任董事会成员或经营者自主决策,出资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国有资产就会流失或慢慢贬值,前面提到的A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国企出资人代表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应该起积极作用

要实现国企资源优化配置,应该由超然的国企出资人来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出资人应有的作用。具体到AB两公司的实际情况,履行国企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案,解决两公司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方案一:重组AB两公司成为一个新的国有公司,优化新公司的资产结构和组织架构,经营效率会明显提高,应该可以扭转经济效益整体下降的不利局面。

方案二:AB两公司组建新的合资公司,A公司以货币资金投资,B公司主要以经营场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投资,合资公司得到A公司的货币资金投入,充分利用B公司原有生产经营场地、固定资产和经营渠道,公司可以抛开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既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方案三:国家将A公司的大部分所有者权益收回,再将其投资于B公司,A公司逐步退出而至关闭,B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当然,本方案也可以将B公司的业务、经营人才逐步移交给A公司,最后B公司退出而至关闭,A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考虑到操作方法的难易程度,当然是选择前面一种方法,即收回A公司的资金,再将其投资到B公司更容易。

参考献:

[1]马黎光. 西方财务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2]王维才,戴淑芬,肖玉新.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王立国.投资项目决策前沿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钟晓群,1962年生,广东紫金县人,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endprint

四、国企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国家来推动

(一)国企资源优化配置能产生良好效益

从上面分析可知,AB两公司出现了各自难以解决的困难,而两家公司具有的优势和所面对的问题又具有互补性。如果A公司的过剩资金能够流向B公司,或者B公司的部分业务能让A公司来经营,都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下面是两种简单组合的模拟例子,可以粗略计算出其产生的效益:

例一:假如2012年A公司将过剩的80亿元资金借给B公司, B公司相应减少银行借款80亿元,至少可节省利息支出2.2亿元,当年的利润就会相应增加,只要B公司向A公司支付稍微高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的利息,就可以实现双赢。

例二:反过来,如果B公司将部分业务让给A公司经营,假如A公司缺乏经营人才,就由B公司代理经营业务,增加的利润由双方协商分成。根据B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B公司拟募集资金60亿元,预测所投资的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1.57%至16.4%。假定A公司拿出60亿元投资,即使按B公司2012年实际经营的净资产报酬率7.37%计算,也可以取得净利润增加额4.42亿元,投资报酬率远比两家公司各自单独经营高很多,能够实现更好的双赢。

从上述计算可知,两家公司互补性资源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能使两家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有机结合,效益应该更为显著。我国国企有非常丰富的各类资源,但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市场机制很难调节国企资源配置

按照一些理论上的说法,市场会促使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实却让市场机制在国企面前失灵了,许多互有需要或者资源互补的国企,都不会自发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如果国家不发挥作用,很难实现市场自主促使国企的资源优化配置。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国企经营者不是真正的出资人,但却很大程度上行使出资人职权,这种状况使国企的决策普遍形成了所谓局部最优化的结果。例如,2009年和2013年,A公司的上级集团总公司无法完成当年利润考核指标,便指示出售A公司所持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股票;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对经营者有利,对投资人无益。前面提到A公司近年的众多决策,也一再证明经营者代行出资人职权的隐患。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国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是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但是,国企没有股东会,董事会成员又不是真正的出资人,如果放任董事会成员或经营者自主决策,出资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国有资产就会流失或慢慢贬值,前面提到的A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国企出资人代表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应该起积极作用

要实现国企资源优化配置,应该由超然的国企出资人来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出资人应有的作用。具体到AB两公司的实际情况,履行国企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案,解决两公司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方案一:重组AB两公司成为一个新的国有公司,优化新公司的资产结构和组织架构,经营效率会明显提高,应该可以扭转经济效益整体下降的不利局面。

方案二:AB两公司组建新的合资公司,A公司以货币资金投资,B公司主要以经营场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投资,合资公司得到A公司的货币资金投入,充分利用B公司原有生产经营场地、固定资产和经营渠道,公司可以抛开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既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方案三:国家将A公司的大部分所有者权益收回,再将其投资于B公司,A公司逐步退出而至关闭,B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当然,本方案也可以将B公司的业务、经营人才逐步移交给A公司,最后B公司退出而至关闭,A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考虑到操作方法的难易程度,当然是选择前面一种方法,即收回A公司的资金,再将其投资到B公司更容易。

参考献:

[1]马黎光. 西方财务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2]王维才,戴淑芬,肖玉新.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王立国.投资项目决策前沿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钟晓群,1962年生,广东紫金县人,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endprint

四、国企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国家来推动

(一)国企资源优化配置能产生良好效益

从上面分析可知,AB两公司出现了各自难以解决的困难,而两家公司具有的优势和所面对的问题又具有互补性。如果A公司的过剩资金能够流向B公司,或者B公司的部分业务能让A公司来经营,都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下面是两种简单组合的模拟例子,可以粗略计算出其产生的效益:

例一:假如2012年A公司将过剩的80亿元资金借给B公司, B公司相应减少银行借款80亿元,至少可节省利息支出2.2亿元,当年的利润就会相应增加,只要B公司向A公司支付稍微高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的利息,就可以实现双赢。

例二:反过来,如果B公司将部分业务让给A公司经营,假如A公司缺乏经营人才,就由B公司代理经营业务,增加的利润由双方协商分成。根据B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B公司拟募集资金60亿元,预测所投资的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1.57%至16.4%。假定A公司拿出60亿元投资,即使按B公司2012年实际经营的净资产报酬率7.37%计算,也可以取得净利润增加额4.42亿元,投资报酬率远比两家公司各自单独经营高很多,能够实现更好的双赢。

从上述计算可知,两家公司互补性资源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能使两家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有机结合,效益应该更为显著。我国国企有非常丰富的各类资源,但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市场机制很难调节国企资源配置

按照一些理论上的说法,市场会促使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实却让市场机制在国企面前失灵了,许多互有需要或者资源互补的国企,都不会自发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如果国家不发挥作用,很难实现市场自主促使国企的资源优化配置。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国企经营者不是真正的出资人,但却很大程度上行使出资人职权,这种状况使国企的决策普遍形成了所谓局部最优化的结果。例如,2009年和2013年,A公司的上级集团总公司无法完成当年利润考核指标,便指示出售A公司所持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股票;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对经营者有利,对投资人无益。前面提到A公司近年的众多决策,也一再证明经营者代行出资人职权的隐患。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国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是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但是,国企没有股东会,董事会成员又不是真正的出资人,如果放任董事会成员或经营者自主决策,出资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国有资产就会流失或慢慢贬值,前面提到的A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国企出资人代表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应该起积极作用

要实现国企资源优化配置,应该由超然的国企出资人来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出资人应有的作用。具体到AB两公司的实际情况,履行国企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案,解决两公司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

方案一:重组AB两公司成为一个新的国有公司,优化新公司的资产结构和组织架构,经营效率会明显提高,应该可以扭转经济效益整体下降的不利局面。

方案二:AB两公司组建新的合资公司,A公司以货币资金投资,B公司主要以经营场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投资,合资公司得到A公司的货币资金投入,充分利用B公司原有生产经营场地、固定资产和经营渠道,公司可以抛开历史包袱,轻装上阵,既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方案三:国家将A公司的大部分所有者权益收回,再将其投资于B公司,A公司逐步退出而至关闭,B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当然,本方案也可以将B公司的业务、经营人才逐步移交给A公司,最后B公司退出而至关闭,A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考虑到操作方法的难易程度,当然是选择前面一种方法,即收回A公司的资金,再将其投资到B公司更容易。

参考献:

[1]马黎光. 西方财务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2]王维才,戴淑芬,肖玉新.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项目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3]王立国.投资项目决策前沿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钟晓群,1962年生,广东紫金县人,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