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戚晶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协同化已逐渐成为企业进化的重要趋势,企业的竞争能力将更多表现在内部各要素及企业间协同运作的能力方面,创新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知识是一切创新的根源。基于知识在协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增值效应,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核心目标的协同过程在企业间运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知识协同,能够降低知识获取成本,增加知识储量,知识协同活动通过知识传播和创新等方式,创造了比有形资源协同更大的价值。在知识协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决定了知识协同的模式与效应,全面掌握与剖析这些因素对提高企业间知识协同效应是至关重要的。
1.知识协同的内涵
最早提出知识协同概念的是KnowledgeManagement杂志前任主编 Karlenzig, 他将知识协同定义为: “它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 可以动态集结内部和外部系统、商业过程、技术和关系( 社区、客户、伙伴、供应商),以最大化商业绩效。”[1]后继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协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知识协同的发展来看,学者们比较认同美国学者Anklam的观点。Anklam认为,知识协同作为知识管理的最高阶段,以协作、协同、共享和合作创新为主题,通过知识的交互、关联、碰撞、共享、整合和创新等过程,使协同组织整体获得的效应大于各行为主体单独获得的效应之和。[2]而后McKelvey 和 Almb 把知识协同定义为一种 “活动”,如协同著作和协同研发等,活动中参与成员努力进行个人的知识创造,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3]Howell 和 Hugh 等人以 IT 行业为背景,认为知识协同是组织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的能力。[4]
国内对知识协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张中会认为,知识协同是各单元的知识资源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进而产生整体效应大于各独立单元效应之和的过程。[5]李丹把企业群的知识协同定义为集群协同化环境下,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关联性组织 (包括企业、大学、政府等)以知识创新为终极协同目标,融合多项知识资源和协同能力,多个协同个体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6]佟泽华从知识管理发展历程对知识协同作了解释,认为知识协同是组织的一种能力,是知识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组织通过学习社区、虚拟社区、兴趣社区等途径将恰当的信息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恰当的人,并最终实现各协同主体的协同目标。[7]
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认为,知识协同是协同主体(包括企业、大学、政府等)在协同环境下,通过对相关知识资源的整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的动态过程。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基于协同目标的协同个体,充分利用知识协同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单向”“双向”或“多向”的多维动态过程,其最终所创造的知识协同价值将远远大于单个企业独立运作时所创造的价值总和,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2.知识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
知识属性对企业间知识协同效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王清晓、杨忠根据对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共享和转移的研究,发现知识的因果模糊性、默会性、情境嵌入性严重阻碍了跨国公司间的知识共享,降低了公司间知识协同效应。[8]汪克夷等从知识的显隐性出发研究了知识的属性对建筑施工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差异化影响。[9]薛晓梅、孙锐从知识的默会性、差异性、嵌入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着手研究,发现知识的这些属性加大了集群知识治理机制实施的难度。[10]吴悦、顾新在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时指出,在不同组织间知识差异为组织带来协同效应的同时也加大了组织获取协同效应的成本和难度,一般情况下,在知识差异由小增大的过程中,知识协同的效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11]魏想明等认为,知识的隐含性、嵌入性对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有负向影响。[12]
组织因素也会从不同方面对知识协同效应产生影响。曾萍等认为,高层领导、组织文化、激励制度和团队设计等组织因素影响了企业知识共享。[13]李岱素、薛捷认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技术支持对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在知识协同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14]陈丽指出,企业内过分激励个人成功的竞争文化和集权、专制的组织制度严重阻碍了组织间知识协同活动。[15]金中坤、王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较高的模块化程度、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对组织间隐性知识的流动有促进作用,而组织间文化距离越大,越不利于组织间隐性知识流动。[16]郝文杰、鞠晓峰认为,知识提供者、接受者、共享手段和共享双方关系对研发团队知识共享水平有显著影响,而知识共享文化对知识共享水平影响不显著。[17]刘超将战略联盟知识共享策略的影响因素分为知识共享收益、知识共享风险和知识共享水平差距。[18]李志宏等认为,组织气氛不仅对组织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并且会通过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产生间接的影响。[19]王宏芙等认为,组织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并且这些能力越强,双方的知识协同效果就越佳。[20]常玉等将影响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协同的因素分为企业战略、外界环境、组织及管理机制、个体层面、资源及其配置、知识协同平台六个方面。[21]
3.知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
李颖琦、王宇露打破了传统的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将主观规范看作知识协同过程中连接知识共享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和共享态度的调节变量,并根据这一观点建立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22]蔚海燕依据知识转移的主体要素模型结合并购情境构建企业并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了知识转移主体、转移的知识、转移情境、转移方式以及并购情境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23]吴悦、顾新基于产学研的视角将知识协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归类为协同意愿、知识差异、环境因素、产学研合作模式四个方面,并在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因素的框架模型。[11]刘红丽、周佳华基于知识特性、在孵企业、孵化器管理机构、孵化网络、知识转移活动5个因素对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24]李明、李晓鹏从个人、社会和技术影响这三个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描述自发式网络个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在博客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25]郭晨琛、牛冲槐从复杂网络理论出发分析了人才集聚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建立了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随机阈值模型。[26]
目前, 多数学者从市场、技术、战略联盟、知识属性等方面分析了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也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有关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了实证验证。本文从参与企业间知识协同过程的要素出发,对影响知识协同效应的各类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做准备。
1.知识协同主体
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过程中企业的协同意愿、协同能力、对协同成本的预期以及风险偏好等决定着企业参与知识协同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知识协同活动效应。
(1)共享意愿
知识协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协同的主体是否具有共享意愿,共享意愿的高低既取决于知识拥有方转移知识的意愿,也取决于知识接收方吸收知识的意愿。[27]知识拥有者认为,掌握独特的知识是受人尊重、提升地位甚至是获得经济利益的基本条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有人愿意主动与别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特别是考虑到知识共享后自己将会丧失原有的知识优势,就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抵触心理。[28]同时,知识接收方害怕自身知识缺陷被暴露,不愿主动向知识拥有者寻求知识帮助,所以双方就不能达成有效的共享。然而,无论是知识需求者还是知识供给者,只有当他们愿意与别人共享时,知识才能得以有效转移和接受。[29]
(2)协同能力
企业的协同能力指企业成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对知识的接受和转移能力,通常用知识传递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来衡量。[30]较高的知识传递能力能够帮助知识主体通过正确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知识需求方,这是知识协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知识吸收能力帮助知识需求方更好地理解、吸收来自外界的知识,从而为正确地使用外界知识作好准备。通过对新知识的整合,员工才能将各个层次的知识系统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利用。
(3)协同收益
任何一项活动都有成本和收益,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人力、财力和知识资本等。这些投入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很难衡量其成本,而知识共享会给协同各方带来收益。知识协同行为的发生是以其获得(或感知)的经济收益大于其实施该行为付出的成本为前提的。如果某一企业认为其联盟伙伴为自己带来的价值小于自己付出的成本,或者联盟伙伴的智力资源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时,出于对收益和成本的考虑,企业就不会积极参与知识协同活动。因此,只有较高的预期收益和较低的协同成本才能促使知识协同活动顺利进行。
(4)企业风险偏好
知识协同活动中协同主体通过向合作企业学习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最终能够带来收益。同时,企业采取知识共享策略时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核心知识外溢,进而被其他企业效仿,从而威胁本企业原有的优势地位,这无疑是有风险的。这时企业的风险偏好将决定企业的共享意愿:风险偏好型企业倾向于采取知识协同战略;风险厌恶型企业由于害怕知识协同活动失败带来的损失,所以会选择保守做法,拒绝参与知识协同活动;风险中立型企业持中立态度,常常跟随大多数企业的决定。
(5)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间知识协同能力。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过分控制成本,希望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因而会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成本,也就缺乏对提升企业知识能力的投入,不利于知识协同;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希望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吸引顾客,为了实现目标,企业会鼓励组织员工积极学习知识,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知识协同;采取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通过和上下游企业联合或者合并上下游企业的方式获得其他企业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进而增加本企业的知识储量。
(6)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企业间知识协同的润滑剂。Ruggles认为,组织文化对于组织通过开发知识资产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31]它通过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心智模式进而影响组织运作。因此,Koulopoulos和Frappaolo认为,不论知识管理功能和工具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乐于参与的人和支持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根本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32]
(7)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通常根据集权分权程度和正规化进行分类。如果组织的集权程度比较高,那么组织中的管理者就会倾向于独裁专制,很少会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在这样的组织氛围中员工也就缺乏相应的知识创新积极性;相反,在分权组织结构中成员被看作企业的主人翁,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也就激发了他们自我管理的欲望,同时也促使他们进行知识交流,对知识协同产生正向影响。在正规化较强的组织中,对于每项工作都有详细的规定,同时,过于死板的工作规定剥夺了员工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手段上的自主权,员工也就缺少知识交流的机会。相反,规范化程度较低的组织结构,工作执行者的日程安排机动灵活,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拥有自主发挥的权利,这样便于开展试验与创新活动,对知识协同活动能起促进作用。
2.协同环境
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并与其活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根据因素的来源,本文将企业信誉、智力资源、信息技术、共享机制和共享氛围作为协同活动的环境因素。
(1)企业信誉
信誉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通常用企业的履约情况来衡量企业的信誉。企业信誉通过影响企业间信任程度最终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和知识协同效应:良好的信誉是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基本前提,享有较高信誉的企业能够与其他企业保持亲密关系,因而在同等条件下高信誉企业容易和其他企业达成合作意愿。[33]同时,基于信任机制形成的合作关系有效避免了由于权力导向引发的弊端,有效地减少了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
(2)智力资源
组织智力资源是组织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所有能力和知识,它是组织的无形资产,以员工的能力、知识、社会资源、应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形式存在。[34]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协同的美好愿景,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资源。然而很多企业存在知识存量不足、知识的编码处理能力弱、知识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企业智力资源匮乏,这不仅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知识共享的意愿,同时也降低了知识协同效率。
(3)信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博客等各种网络通信工具满足了人们对工作的交互性、群体性和协作性的要求,为企业成员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经过分类、提炼、整理后的知识和以前相比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系统,新的、有序的知识体系大大提升了知识传递速度,提高了知识使用效率;通过搭建企业内部服务器、使用数据软件和信息软件,不但扩大了知识存量,而且降低了知识使用成本;通过知识整合和创造,提高了信息或知识的发掘、处理与传递的有效性,使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成为可能,并且实现了企业间各种软硬件资源及相关信息的协同。所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协同活动也得以更好地开展。
(4)共享机制
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本企业核心知识转移,以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这样各企业就很难通过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完善的共享机制通过规定知识共享程度、提供共享平台等措施为知识共享提供保障,促进重要知识实现转移;完善的共享机制为协同行为的规范化提供了保障,将纠纷降到最低限度,从而降低协同管理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完善的共享机制可以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避免“免费搭车”现象。
(5)共享氛围
Celia Za′rraga提出,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氛围是组织全体成员对组织现有的知识共享状况的共同感知,它反映了组织内部成员间知识共享的融洽程度。[35]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能够使成员间关系融洽,产生高度的信任感,知识能够得到自由的流通和有效传播,组织成员能够始终以组织准则规范自己的知识共享行为。
3.知识属性
知识具有内隐性、专有性、前沿性、情境性等特征。与个体知识不同,组织知识内隐性更强、领域更广、专有性也很强,这无形中加大了知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知识协同效应。
(1)内隐性
内隐性与外显性常用来反映知识被编码的难易程度。最早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是Michael Polanyi,他指出显性知识可以用公式、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也容易借助学习手册、知识网络等方式共享。[36]Ikujiro Nonaka认为,隐性知识难以表述或无法公式化,存在于人的潜在素质中,以直觉、灵感、技巧等形式存在。这类知识是个人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或者干中学等形式传播。[37]
(2)专有性
知识专有性通常指某项特定知识或技能依靠其特殊性为某个企业及其客户提供专门服务的性质。与公共性知识相比,专有性知识具有价值高、异质性强、难以获取、为某个组织所独自占有与使用等特点。高专有性带来了知识的高专业性和高壁垒性,知识专有性越强,知识转移、学习、整合和使用的难度也就越大,企业间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也就越低。同时,专业性知识要想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的辅助条件。
(3)前沿性
前沿性是指某行业或领域内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等,能够为企业创造超额价值。成熟的知识已被编码成各类文献资料,便于获取和传递,并且不需要知识拥有者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共享性;前沿性知识往往难以编码,内隐性高,只有通过频繁的交流与互动才能实现知识转移。由于前沿性知识相对比较新颖,因而很少有人能够熟练掌握这类知识。同时,这类前沿性知识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为本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
(4)情境性
1998年, Alice提出了知识的情境性。他认为,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依赖组织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和各种非正式关系而存在,难以脱离这些情境而独立发挥作用。隐性知识是企业成员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根植于特定企业文化中,具有很高的文化性和情境性。[38]知识的情境性使得知识深深地嵌入特定的文化、关系、社会网络中,降低了其他企业模仿或复制的可能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独特资源。如果知识需求企业在获取知识后并没有将知识根植于本企业整体环境中,就会导致失败。
本文从参与企业间知识协同过程的要素出发,将知识协同活动影响因素归为协同主体因素、协同环境因素和知识属性这三类。其中,协同主体因素和协同环境因素是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属于可控因素。而知识属性具有客观性,不是人的主观性能控制的,所以属于不可控因素。知识协同活动成功与否以及取得的成果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图
上述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非相互独立。其中,协同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控制自己的各项行为,在知识协同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既是知识协同活动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的制定者,同时,协同主体又是协同环境的建造者,良好的协同机制、共享氛围和企业信誉需要协同主体的努力才能获得。而协同环境和知识属性对协同主体的协同意愿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具体来讲,在协同主体的各个相关要素中,企业战略的选取决定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企业战略通过影响企业文化进而影响知识协同活动,企业文化作为中介变量,优秀的企业组织文化能够创造融洽的氛围,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潜在的智慧。企业文化对知识协同活动效应有正向影响。企业战略通过影响组织结构进而影响知识协同活动,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分权程度越高,知识协同活动就越容易发生,组织结构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着协同效应。协同能力、协同收益、风险偏好以及企业信誉可以通过协同意愿间接影响知识协同活动,也可以直接对知识协同活动产生影响;组织的协同能力越强,知识协同效应也就越高,协同能力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协同收益影响一个企业是否采取协同活动,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对协同效应有负向影响。
在协同环境的各个相关要素中,企业信誉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找到合作伙伴,而找到合作伙伴是知识协同活动的开始;企业信誉通过影响企业间信任程度最终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和知识协同效应,企业信誉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协同意愿为中介变量,一般情况下协同主体的共享意愿越高,知识协同效果越好,协同意愿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影响企业形成智力资源的难易程度和成本,而企业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既影响信息技术,也影响知识协同活动,信息技术影响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的成果,一般情况下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越高,协同活动就会越成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智力资源作为中介变量对协同效应有正向影响。共享机制和共享氛围影响着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的共享积极性和便易程度,如果共享机制比较完善,那么知识协同活动就可以有章可循,同时,和谐的共享氛围也会为组织进行知识协同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便于活动展开。企业间知识共享机制和共享氛围对知识协同活动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知识属性具有客观性,不随人的意愿改变,它直接影响知识协同活动。知识内隐性提高了知识传递者选择合作伙伴的门槛,降低了知识接收者的学习效率。知识的内隐性越强,越难以用明晰的方式表达和分享,知识的协同效应就越低;共享知识的专有性越强,掌握知识的困难也就越大,对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也就越明显。同时,由于知识拥有者常常考虑到企业自身利益选择独享知识垄断带来的收益,所以知识前沿性越强,知识的协同效应就越低。因此,只有将知识与本企业的组织环境相结合,才能使知识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除了上述因素外,影响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地理位置、企业规模、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个人情感等。按照参与知识协同活动过程的要素,本文认为,知识协同主体、知识属性、协同环境这三个因素对知识协同活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而且上述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知识协同活动效应。由于知识协同效应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将这些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才能使协同效果最佳。为促进企业间知识协同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组织的知识共享氛围,提升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
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技术论坛、茶话会等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在企业内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员工之间的信任;在企业内倡导团队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定期对成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考核,组成学习小组激发其他成员的学习兴趣,带领成员去外地参观学习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员工的知识能力和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企业应注重培育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为组织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2.建立以柔性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
知识协同过程中企业成员间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柔性化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灵活地掌握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提供了保障。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文化的激励、凝聚和导向功能,鼓励内部成员间、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且积极引导成员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知识共享理念,使其成为员工的内在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39]成员间的信赖和关心是相互间的隐性知识流动共享及知识创新的基础,企业文化必须支持和鼓励员工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
3.制定奖励机制,提高员工对知识共享的结果预期
虽然知识协同活动强调企业合作共赢,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竞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竞争不但存在于不同企业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企业的内部成员间,这些竞争行为将加大知识转移的难度。究其原因,知识拥有者考虑到自身利益,担心知识共享后自己将会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制定奖励机制让知识拥有者看到知识分享行为为自己带来的收益和认可,如对有重要贡献的企业予以经济奖励、技术支持、特许权等,以增强其成就感和认同感。企业内部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不仅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愿意帮助其他同事挖掘其潜能,共同进步,实现知识创新。
4.发挥政府的行政引导作用
目前,在我国知识协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发挥行政作用予以引导。一是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知识协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这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加大了协同的难度。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等形式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通过提供技术人员或组织产学研项目可以提升企业知识能力,缩短企业之间的知识差距,加快知识协同步伐。二是完善知识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可以拓宽企业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升知识的传递速度、提高知识链构建的可靠性、准确性,同时也可以为知识的传播、整合与共享创造可能。然而网络平台的构建对技术要求极其严格,单凭企业很难完成,所以政府应该对知识网络加以完善。
[1]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85-91.
[2]ANKLAM P.Knowledge management:The collaboration threads [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6):8-11.
[3]MCKELVEY M, ALMB H, RICCABONI M.Does co-location matter for formal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in the Swedish bio-technology-pharmaceutical sector [J].Research Policy, 2003(3):483-50.
[4]GLOGE L,HOWELL P,HUGH H.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for IT support[EB/OL].[2014-08-20].http://d.wanfangdata.com.cn,2005.
[5]张中会,屈慧琼,万建军.论复合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协同[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3-114.
[6]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4):76-79.
[7]佟泽华.知识协同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2(8):107-122.
[8]王清晓,杨忠.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点之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6(2):102-108.
[9]汪克夷,齐丽云,任鹏.项目团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一个基于建筑行业的实证[J].情报杂志, 2008(2):79-83.
[10]薛晓梅,孙锐.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94-197.
[11]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2.
[12]魏想明,舒曼.影响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因素探究[J].科技创业,2012(6);14-16.
[13]曾萍,蓝海林,谢洪明.企业知识分享影响因素模型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4):24-27.
[14]李岱素,薛捷.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技术支持对知识管理绩效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09(16):123-128.
[15]陈丽.多维度组织的知识协同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203-205.
[16]金中坤,王卿.模块化组织间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9):136-140.
[17]郝文杰,鞠晓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2):249-253.
[18]刘超.企业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与共享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5):102-105.
[19]李志宏,朱桃,赖文娣.组织气氛对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188-190.
[20]王宏芙,曹芬,秦远建.动态环境下跨组织边界知识共享因素研究[J].中国商贸,2011(30):114-115.
[21]常玉,王莉,李雪玲.市场知识与技术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38-141.
[22]李颖琦,王宇露.基于修正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型企业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研究——来自212个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证[J].情报杂志,2010(5):48-53.
[23]蔚海燕,梁战平.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2-16.
[24]刘红丽,周佳华.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8):128-132.
[25]李明,晓鹏.自发式网络个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4(4):109-113.
[26]郭晨琛,牛冲槐.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9):16-19.
[27]NANCY M,DIXON.Common knowledge:How company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28]GUPTA A K,GOVINDARA V.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473-496.
[29]LEE F.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do the tough ask for help? Help seeking and power motivation in organizations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7(3):336-363.
[30]牛娉.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31]RUGGLES R.The state of the no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acti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3):80-89.
[32]WEI Z.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tructure, and strategy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D].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5.
[33]罗亚非, 张勇.基于知识链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94-97.
[34]陈发祥,梁昌勇.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概念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08(2):17-21.
[36]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New York: Harper Torch Books,1962.
[37]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on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5.
[38]〔美〕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M].刘民惠,等,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9]叶金福,李正锋.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4):62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