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堂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何绍堂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心率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且能缓解心率,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进一步推广价值。
美托洛尔;氨氯地平;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内科基础疾病,是老年患者较常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尤其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临床上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1]。高血压对老年患者的机体各器官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如不能有效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对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损伤,引起心脏病、脑卒中以及肾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2-3]。笔者观察了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入选标准 年龄60岁及以上,临床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35~18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85~110 mmHg,患者在本次实验前均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并能够配合本次实验。
1.2 排除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中重度高血压无法停用其他相关药物或无法控制,窦性心动过缓与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严重的糖尿病等其他内科疾病及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精神等各系统疾病,心、脑、肝、肾等主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既往相关药物过敏史、严重的烟酒史、心力衰竭史、精神病史及近期相关药物服用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6]。
1.3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0~78(68.45±6.27)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6(67.73±5.96)岁。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前进行药物洗脱3 d,入组后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注意饮食调节及控制,服药期间禁忌过量烟酒。对照组患者予氨氯地平片剂5 mg/次口服,1次/d,视患者病情可增加至10 mg/次;观察组患者予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氨氯地平2.5~5.0 mg/次、1次/d口服,美托洛尔12.5~25 mg/d分2次服用。所有患者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止服用其他相关降压药物,每周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等指标检测,并根据情况调整药量。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压、心率、血脂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超过20 mmHg或降低超过10 mmHg且达到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10~20 mmHg或降低不足10 mmHg且已达到正常范围内,或收缩压降低超过30 mmHg;无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不足10 mmHg且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无变化甚至升高。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使用2检验;各临床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即可信区间为9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对肝肾实验室指标造成影响。见表2。
2.3 2组心率、血压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心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对比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P<0.05。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内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临床发病率约为18%,而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则可高达50%,且与年龄增高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日益严重,这一患者群体仍在不断扩大,已经引起临床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8]。
老年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而随年龄的增高舒张压则略有下降趋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该病对患者的心、脑、肾等机体各器官及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患病而未能有效控制可以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9]。
动脉粥样硬化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诱因,老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动脉弹性降低,血管缓冲能力受到影响,顺应性下降,从而导致心脏在收缩时动脉血管无法对血流进行有效缓冲而使血压升高,在舒张时动脉又缺乏足够的弹性及时回缩而导致脉压升高;而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导致肾血管的阻力提高,增加对肾素的释放,进一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影响抗利尿激素水平、血管壁钠离子通透性等改变,引起水钠潴留,提高外周血管阻力,同时提高心排血量[10]。
临床对原发性高血压通常使用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主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其中以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用效果较为理想。氨氯地平作为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代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通过对钙离子通道进行作用,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进而增强血管张力;该药物临床应用方便,口服吸收效率较佳,起效慢、半衰期较长,能够平稳而持续的进行降压,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及耐受性,不会影响到房室传导机制与心脏收缩力等;但该药物可以导致继发性地增高肾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加快心率同时可引起心悸、头痛、下肢水肿、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11]。
美托洛尔则属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及较弱膜稳定性,可以通过以下机制产生降压作用:对心脏β受体进行阻滞,减缓心率,减少心排血量,对心肌收缩进行有效抑制;对中枢神经的β受体进行阻滞,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神经元的活性,减少外周的交感神经张力;对肾素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以降低RAAS的作用,避免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降低血压[12]。
2种药物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有效增强降压效果,在临床应用时能够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因此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随之降低,且其对去甲肾上腺素与肾素分泌的抑制能够对使用氨氯地平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予以抵消,进一步减少了心率升高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悸、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心率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2组患者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对肝肾实验室指标造成影响。由此可见,使用美托洛尔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且能缓解心率,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进一步推广价值。
[1] 岳洪宾,孟焕成,张祥云,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36例[J]. 当代医学,2012,18(10):136
[2] 文美,毛华,刘廷筑,等. 氨氯地平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38例临床观察[J]. 贵州医药,2009,33(8):707-708
[3] 张德生,李大煊,彭伟,等. 氨氯地平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2012,2(6):188-188
[4] 丁龙生,黄三立.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31-32
[5] 仇丽琴. 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167-168
[6] 麦林琳.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43-44
[7] 宋锡欣,夏淑敏,隋嘉,等. 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55-57
[8] 刘小珍,杨友星.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7(6):140-141
[9] 马宏君,殷晓英,魏翠敏,等. 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6):7-8
[10] 彭振华,李世勋,秦莉花,等. 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2):178-181
[11] 许红敏.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30-30
[12] 管永泽,李瑞华,郭荣芝,等. 培哚普利美托洛尔和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医药导报,2004,23(1):21-23
10.3969/j.issn.1008-8849.2014.13.024
R544.1
B
1008-8849(2014)13-1424-02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