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0)
【经管索微】
洛阳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进路径
陈向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0)
洛阳市城乡二元结构现象显著。从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分析洛阳市城乡二元结构现状,探析我国城乡差距的原因,结合拉美国家城市化的相关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改进路径
洛阳不仅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县域单位个数居全省第二位,农村人口和乡镇数均居全省第六位,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在洛阳非常典型。[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城乡工业化发展阶段差距
根据H·钱纳里按照2005年水平的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在1 490美元以下为准工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11 170美元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水平),两者之间为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如果某地工业化综合指数低于-0.85,说明该地尚处于准工业化阶段(未工业化);在-0.85—0之间,说明该地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在0~1之间,说明该地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在1~1.825之间,说明该地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大于1.825,说明该地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2]
根据搜集的资料,从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项指标出发,对“十二五”基础年份2010年洛阳市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洛阳市工业化程度测算结果
续表1
数据来源:洛阳市财政局
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洛阳市各县(市、区)均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全市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其中市区综合指数达1.5385,已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后半期,九县(市)合计综合指数只有0.1903,刚刚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九县(市)中有5个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有4个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从各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与全市、市区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区的差距。
1.财政收入。2013年,洛阳市共有8个县(市)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5个县(市)人均水平不足2 000元,市区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相当于县域平均水平的3.38倍,如表2所示。
表2 2013年洛阳市人均财政收入
数据来源:洛阳市财政局
2.生产总值。2013年,洛阳市共有6个县(市)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2个县(市)人均GDP不足3万元,市区人均GDP水平相当于县域平均水平的1.38倍,如表3所示。
表3 2013年洛阳市人均GDP
数据来源:洛阳市财政局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必然反映到居民收入上。2013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 93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 756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96∶1。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更低,全市有5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万元,有5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 000元。2013年洛阳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见表4。
表4 2013年洛阳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续表4
数据来源:洛阳市财政局
(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社会事业方面既投入不足又分布不均衡,城乡人均占有公共服务资源及质量差距悬殊。与城镇接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刚刚起步,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与城市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38个,床位34 149张,卫生技术人员52 859人。其中,乡(镇)共有卫生院155个,仅占全市卫生机构的18.5%,床位5 686张,占全市床位的16.7%,卫生技术人员5 700人,仅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10.8%。而全市目前城镇化率只有49.44%,还有50.5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可以推算平均每位农民拥有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在全市水平的1/5以下。
上述分析表明,洛阳市城乡差距较为突出,二元结构特征显著。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近年来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城乡人均GDP差距已经由2000年的1.4∶1降至2013年的1.38∶1;在社会事业方面,农村交通、通讯、医疗、商业流通、保险等体系在不断健全,中小学学杂费已经减免,农业税已经废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
从全国范围来看,洛阳市形成如此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原因,共性原因起决定性作用。
(一)我国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成因分析
城乡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全球性普遍问题。我国形成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是由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1.市场经济规律。从生产要素层面看,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更是如此,而城市在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明显。从组织形式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还是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分散的生产和经营为主,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规模、集约化的组织生产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导致农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呈弱势发展状态。从产品结构看,城市产业比农村产业更具有扩张性,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最终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农村。[3]
2.资源瓶颈制约和薄弱的经济基础。首先,农民进城缺乏产业支撑。一提到二元结构,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农民进城。可农民进城就是城市化吗?不然。必须有产业支撑,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城市化。但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是个人均GDP只有48美元(不到印度的三分之一)、工农业产值之比为20∶80、农业人口占全国90%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农业国家,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如此经济基础,农民进城的意义何在?因此,有必要慎重规划城镇化进程。
其次,耕地条件先天不足。我国地域广阔,然而,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水平多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约1/3,“谁来养活中国人”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一大现实问题。人口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粮食问题不可能依靠他国解决(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线的标准之一就是对外依存度不超过5%)。如此环境,敢让农民进城吗?中国的选择应该是:让农民留在农村,精耕细作的同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3.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众所周知,新中国在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上经历了准工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三个阶段。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对城乡差距是有明显影响的。
其一,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积累需要农业、农村支持,必然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即所谓的“剪刀差”)。
其二,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偏重于资金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不利于吸纳就业,进而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4]
其三,在当前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腾飞,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必然倾向于前者,这将会使得资本等强势生产要素获利更多(比如说各地招商引资都会给资本提供一些优惠条件),因而又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城乡差距。
(二)洛阳市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成因分析
洛阳市形成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根本原因在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大气候影响,同时也有个性原因:一是区位等先天因素制约。洛阳处于内陆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体现为底子更薄,政府、居民收入水平长期偏低,对人才等生产要素吸引力弱,因而不利于轻工业、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吸纳就业能力弱。二是国家政策影响。在上述背景下,洛阳的产业布局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更为依赖国家。“一五”时期国家出于战略考虑将一拖等大型工业企业建在洛阳,形成了经济结构偏重的格局。三是区划调整影响。1986年,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撤地并市,洛阳吸纳了9个县,其中8个为贫困县,使得城乡差距问题凸显。
上述分析说明,洛阳之所以形成城乡差距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是由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及洛阳市情决定的。要想缓解进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全面统筹,循序渐进。[5]
(一)从拉美教训看我国推进城镇化应注意的问题
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现象: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快速“跟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城市化水平就提升到了60%~70%,但是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和配套服务,出现了“两个70%”:整个国家有约70%的人口集中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但城市中又有约70%的人口居住于贫民窟,两极分化极其严重。这种局面对资本有利(农民进城与城里人争夺就业机会,参与竞争的劳动力富余,资本家在与工人、工会谈判时就增大了筹码),对发展服务业也有一定益处,但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有些地区还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全国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新中国则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办法,对农民进城严格限制,以至于形成了显性的城乡二元结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此举适合我国国情,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大量的农民留在农村,对土地精耕细作的同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水利、治土壤、修道路,使得土地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亿亩增加到现在的将近9亿亩,农机总动力增长了1万倍,大量劣质耕地得到治理。在目前全球还有超过10亿人挨饿的背景下,我国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解决了超过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农民进城步伐的放缓,减轻了城市社会事业建设的压力,有助于国家集中更多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控制贫富差距。事实证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此,我们必须汲取拉美诸国的教训,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以产业发展为先导,有序推进城镇化。
(二)对策建议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进步,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应该有所变化,而且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进入规范化轨道,粮食问题虽然谈不上安全但矛盾已没有那么突出;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农民进城已是大势所趋、不宜限制,加上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土地的蚕食引发的农民“被城镇化”,城市人口增加偏快带来的社会事业压力已经相当突出,而且已经无法利用“老套路”来缓解;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系统中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经济转型势在必行,由外需、投资驱动向内外需驱动并重、消费投资驱动并重转变,而农村、农民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长期落后,不利于扩大内需。因此,结合全国及洛阳市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城镇化步伐,缓解并最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国内外城镇化经验教训,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基本保障,同时有利于粮食生产。虽然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业从业人口,但我们必须警惕并吸取俄罗斯、拉美国家私有化的教训,循序渐进解决。其次,走产城融合之路。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不健康且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围绕产业聚集区和已经
形成的小城镇(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推进城镇化,走产城融合之路。其三,逐次完善社会事业。城镇化不仅需要以产业为先导,而且需要以完善的服务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培训等保障为基础。而这些社会事业的推进头绪多、矛盾复杂,必须逐次逐级完善。鉴于目前大城市“城市病”严重的局面,建议在小城镇方面多做文章,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让成千上万的小城镇、产业集聚区能够吸纳农民。其四,适当进行开发性移民。对不适合基础设施延伸、社会事业完善的偏远地区,建议适当采取开发性移民的措施,扶贫与推进城镇化并重。
[1]李淼.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探讨[J].求实,2010,(10):49-53.
[2]陆学艺,杨桂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5-11.
[3]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J].经济学前沿,2012,(5):67-76.
[4]陈锡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M]∥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0.
[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CurrentSituation,CausesandImprovementofUrban-ruralDualStructureinLuoyang
CHEN Xiang-ping
(Instituteof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0,China)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n Luoyang is remarkab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olv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people’s income and social public utilities,and other aspects,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ur country,and puts forward som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urbanization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which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urbanization; improvement methods
2014-08-20
陈向平(1970- ),女,河南滑县人,博士后,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F121
:A
1672-3910(2014)06-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