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2014-08-08 20:51孙凡
黄钟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本科教育现状

文章编号:1003-7721(2014)02-0156-08

摘要:大学本科教育重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整体知识观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成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武汉音乐学院本科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院、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并相继开设了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是否符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了解到,不仅课程体系有待健全,教和学双方也存在些许问题。在当今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解决现存问题,是该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本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2.017

大学本科教育重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整体知识观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成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中国传统音乐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建系至今,老中青构成的师资队伍,开设的系列课程,基本涵盖了传统音乐全部类别,而这些课程是否符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多年从事传统音乐教育的一名教师,受武汉音乐学院近年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的影响,开始思考,并着手调查教学现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针对音乐学系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为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一种见解、一种方案。

“课程体系是指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从层次上来说,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体系是指一所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课程整体,……中观课程体系是指一个系的课程体系,……微观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或一门课程的结构体系。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高教探索》2009年第1期,第5页。 ”按照刘道玉先生对课程体系的分层,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属于微观课程体系。但由于学科之间“是互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因而,微观课程体系改革不能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解决根本问题还需要将宏观、中观、微观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整体设计。本文以调查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构建其本科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同时涉及其他系别,希望整体观照全校各专业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

一、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现状

调查时间:从本院2012年提出“新课改”至今

调查对象:主要以音乐学系在读本科生为主,兼顾其他系别的学生,还有部分教师

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调查方式:以访谈为主

(一)课程设置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主要为音乐学系音乐学理论的本科生开设,课程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专业基础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类别,其中的选修课被纳入全院多种专业的选修范围。现阶段音乐学系开设科目如下:

表1音乐学系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名目该表课程信息是对现正在使用的“音乐学系本科生培养计划”及“武汉音乐学院2013-2014学年度本科生集体课课表”中的传统音乐课程的统计、整理。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授课老师各学期学时安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专业基础课中国音乐名作蔡际洲2836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蔡际洲〖7〗3636音乐学基础训练

(中国传统音乐小组课)付丽娜

孙凡

徐烨

许璐〖7〗36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

(艺术管理方向)孙凡〖5〗36限定选修课中国民歌概论孟宪辉限第2~4学期选修(72)戏曲音乐概论刘正维限第2~4学期选修(72)民族器乐概论暂未开限第2~9学期选修(72)曲艺音乐概论徐烨限第2~4学期选修(36)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孟宪辉限第2~9学期选修(72)湖北民间音乐刘正维限第2~9学期选修(36)中国传统乐理孙凡限第5~9学期选修(36)工尺谱视唱付丽娜限第5~9学期选修(36)佛教音乐未开限第2~9学期选修(36)道教音乐胡军限第2~4学期选修(36)任意选修课民族音乐形态学刘正维古琴艺术付丽娜戏曲名段唱赏徐烨中国经典民歌艺术徐烨中国民间音乐风格模唱许璐中国古典戏曲与传统文化徐烨道家道教文化概论胡军

上表共有20余门课,除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是专为音乐学系艺术管理方向学生开设之外,其余都是音乐学理论方向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从科目名称、课程内容、时间安排和授课方式的调查结果来看,现有课程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课目以传统音乐四大类中的民间音乐为主体,如民歌、戏曲、曲艺、民器等。

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以20世纪前的传统音乐为主,之后的内容略有涉猎,如现代京剧、新民歌等。

三是课程形式以理论性强、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概论课和教唱、欣赏课为主。

四是大量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方法为辅。

五是从科目的时间安排来看,其课程内容及难易程度显示出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

六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包括退休教师)9人中,年龄跨度较大,从30岁到80余岁;经历也不同,部分中老年教师有丰富的传统音乐舞台创作表演经验。

(二)教学效果

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教授对象,他们对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近两年,笔者通过个别访谈和组织班级学生集体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对音乐学系本科生进行了调查,主要问题及答案整理如下:

笔者:你喜欢中国传统音乐吗?为什么?

学生:“喜欢”与“不喜欢”各占一半。

喜欢的理由:种类丰富多样;好听。

不喜欢的原因:一是接触少,不了解;二是“土气”传统音乐的“土气”,如服装、声音、语言等,都不是学生们熟悉的城市的,或符合他们审美的艺术,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所珍惜的。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即如何对待传统音乐的“老版本”?也就是真正民间、真正传统的那部分;如何面对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变迁?也就是舞台化、艺术化的,学生们容易接受的“传统”。 ”,既没有流行音乐时尚,也没有西方音乐“洋气”;三是不好听;四是部分老师授课缺少魅力;五是与自己的发展、生活、生存没有直接的关系。

笔者:你在中小学阶段接触过传统音乐吗?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不能孤立看待大学教育,社会环境和中小学音乐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学生:中小学重视与升学相关的科目,不重视音乐教育。以一个班为例,55人中,高考前主动接触过传统音乐的只有2人(为应试而学除外),学民族乐器的只有3人(进校后放弃)。

笔者: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以后,你对传统音乐的认识有何改变?

学生:比过去了解更多,特别是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这也是部分学生意见较大的一点);了解到民间音乐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与精英创作的音乐是有区别的。

笔者:现有课程及教材,能满足你对传统音乐的求知需要吗?

学生:不能(大部分学生回答)。

原因:一是课程不够系统、全面这个问题不是没有相关的课,而是因为大部分为选修课,在选修时间上往往与必修课产生冲突;另,是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这涉及到难与易、感性与理性等问题。 ;二是缺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即能参与体验的课);三是缺乏科学性、教育性、系统性的教材由于教材欠缺,对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

endprint

笔者:对老师教学有何评价?满意和问题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整体而言,大部分老师的课讲的都很好,也很认真负责,只有少数老师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一是有些教学内容陈旧,还是备考时学过的知识;二是有些课程结构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三是有些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笔者:喜欢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学生:希望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一点。目前的教学形式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还有待改进。

笔者:课外听赏中国传统音乐吗?是通过CD、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还是观看现场演出?

学生:主要从网上获取音响、音像、乐谱资料由于网上资料杂,学生无辨别能力,只落得望“资料”兴叹,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少现场观看传统音乐。

笔者:用原生态唱法演唱的民歌与用现代乐队伴奏由学院派现代民族唱法演唱的民歌相比,你喜欢听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大部分同学喜欢学院派现代民族唱法演唱的民歌笔者认为学生的回答与他们长期的听觉“训练”有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现代民族唱法符合学生们的听赏习惯,从他们接触传统音乐开始,大众媒介传播的多是学院派专业歌手的演唱版本;二是学校教育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具有浓郁地域风格色彩的传统音乐音像资料,部分教学也采用了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版本。 。

笔者:想了解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变迁吗?

学生:非常有兴趣了解传统音乐的流变,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的变化。

笔者:有兴趣了解传统音乐研究的前沿问题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希望有传统音乐研究前沿的内容,目的在于: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为今后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该问题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以及立志以传统音乐为发展方向的学生。 。

通过调查发现:

一是大部分学生入校前缺乏传统音乐基础,绝大部分学生为了入学考试才匆忙背了一些基础知识,当然也有少数学生从小学了民族乐器,对传统音乐了解多一些。总之,学生的传统音乐知识及唱奏能力参差不齐。

二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材建设等需要改革和完善。

二、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武汉音乐学院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涉及系内和系外两个方面。系内指专为音乐学系开设的课程,系外指为音乐学系以外的作曲、表演与教育等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课程。

(一)音乐学系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建设

音乐学院是以培养作曲、表演、教育等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才教育,其中的音乐学理论和音乐艺术管理方向,按照其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则应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通才”,因而需要为学生开设多科目、多层次、多内容的丰富课程。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方向,在为该方向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根据音乐学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那么,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波依尔博士曾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思想必须实现5个转变。其中之一是,‘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从知识的整体性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就涉及到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专业化课程教学,学生只能获得一些陈旧的、零碎的知识,而无助于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包括开阔的人生视野、思维与表达能力、成熟的人格和创新能力。转引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第8页。 ”因此,不仅要关注并处理好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应关注单门课程的内容结构及点面关系(见表2)。

针对表2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需作以下说明:

1.该课程体系是从整体性和历史性两方面来设计

整体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包含中国传统音乐四大类,即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上表科目中没有设置宫廷音乐,是由于宫廷音乐缺乏乐谱与音响,史料部分在中国音乐史相关课程中已有讲授。历史性是指所有课程加入内容不仅要讲授传统音乐,还要涉及传统音乐在现当代的发展和变迁。之所以要加入其发展变迁部分,一方面是因为,虽通过加入新元素而造成对传统音乐的改变,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取代先前的传统,因而它们也属于传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正如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指出的:“从史学观点来检讨传统,则古今中外一切传统没有不变的。……事实上文化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传统也都是日新月异的。……即使是专门为了卫护某种传统信仰与经典而建立起来的团体和制度……也无不在逐渐改变之中。”因此,“讨论某一传统如不照顾到它的变迁终究是不够全面的”。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90-391页。

表2音乐学系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设计一览表

类别专业基础知识分解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知识类中国音乐名作赏析民歌与歌舞音乐专题古琴艺术道教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戏曲音乐专题词调音乐佛教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民族器乐专题中国传统乐理曲艺音乐专题工尺谱视唱少数民族音乐专题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湖北民间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应用类田野调查与音乐研究民歌、戏曲模唱古琴演奏编钟编磬演奏音乐评论民族乐器演奏词调演唱阅读与写作民间音乐模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音乐改编大众媒介与传统音乐传播数字技术与传统音乐分析拓展类民俗与音乐民间音乐经典赏析文人音乐经典赏析宗教音乐赏析编钟音乐专题中国传统音乐与人文地理民间音乐讨论课文人音乐讨论课宗教音乐讨论课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民间音乐演出实践文人音乐演出实践中国传统音乐学术沙龙

2.课程体系包括知识、应用与拓展三种类型

这三类课程的设计,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课堂与舞台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希望这些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整体观,全面掌握传统音乐知识,重要的是通过应用类及拓展类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唱、奏、说、写能力和技术分析、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年级之间的衔接关系。按照年级高低,在学生的学术发展目标尚不明确的低年级阶段,以讲授学科基本知识,赏析大量传统曲目课程,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基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开始形成连贯的学科知识,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这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致力于帮助学生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程体系还体现了湖北的地域特色

如,与湖北音乐文化相关的课程设置:《湖北民间音乐》、《编钟音乐专题》、《编钟演奏》、以武当山为主要内容的《道教音乐》等,在戏曲音乐专题中,还可以增加历史悠久的汉剧等湖北地方剧种。

4.关于概论课与专题课

“概论是对一个学科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一般性的论述。它代表一个学科最为成熟的,被公认和接受的观点。转引自施爱东:《“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2004年第1期,第164页。 ”现在实行的教学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基本上是概论课,可见概论教育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专业基础的常识教育。采用概论课的原因,受每门课的课时限制,每门课只有一个学期36个课时(《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为一学年),老师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各门课程内容的教学,多以概论的方式讲授。由于概论是常识教育,而常识教育作为专业的基础性认知,对于有一年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学习和有考前专业常识积累的学生而言,这是无需反复强化的知识体系。因而,为了避免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新课程体系(见表2)中的知识分解课程应从专业基础概论课结束的地方往前走,紧跟学科前沿,教师要将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如果说概论课重在对中国传统音乐规律的叙述,有助于学生对传统音乐一般性的认识,而专题课程则重在阐明不同种类音乐文化传统的特性。“概论”与“专题”课程之间应形成“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结构关系。

endprint

5.关于拓展类中的实践课程

以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式学习为主。这类课程可以扩大到不同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分别从创作、表演、评论、策划等多方面配合。如“中国民歌经典汇唱”、“中国戏曲经典汇演”等,既可以展示也可以竞赛,以此激励学生学习传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老歌新唱”、“旧曲新编”等,鼓励学生参与传统音乐的改编、创新。这类课程可以加强专业间的互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于授课方式

传统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有待改进,这涉及到课程结构、内容的调整。减少知识灌输式教育,以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重视听觉习惯的培养和参与体验,引导学生亲近传统音乐;结合与传统音乐相连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民俗活动等,来传播传统音乐的价值和美感。即兴创作与口传心授是传统音乐在专业院校延传的必要补充,仍然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得到重视和保留。

7.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以本校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为本校中青年教师创造专业提升空间和条件。一是培养他们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如果教师仅仅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某一类,或一类中的某一种;只了解20世纪前的传统音乐,忽视其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那么,老师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就是片面的。若把20世纪前的传统视为中国音乐的“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化发展,如今她已枝繁叶茂。传统音乐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如果只重视“根基”,不关心她的枝叶花果,说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还需完善。二是拓展教师知识面,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音乐传播学、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三是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多参加社会音乐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唱奏技法与风格。之所以强调艺术实践,是因为音乐是鲜活的艺术,现代专业教学太依赖规范化的书籍,而文字和乐谱又无法呈现她真实、生动的面貌,因而,只有融入社会,参与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变迁中的传统音乐。外聘教师可弥补师资不足和减少成本。

8.关于教材建设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音乐教材质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学校应根据自身需要,有组织地加快传统音乐教材的编定、撰写和音响、音像资料的整理出版,特别是原生态民歌以及优秀的传统音乐乐谱和音响的整理、录制、出版。

音乐学系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建设是在现阶段课程设置基础上的理性“修正”,遵循“教学方法为主,知识为辅”的教育原则,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其他专业方向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建设

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列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文化部长蔡武在《文化热点面对面》一书中指出:“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本,任何文化如果丢了根脉、离了本真,必然会枯萎。张然:《蔡武:要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京华时报》2014年03月24日,第11版。 ”民族特色来自于哪里?来自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音乐院校,如何实现中国音乐的“文化传承创新”?我想只有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实现。如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纳入到他们的学习范围,对改变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教育现状会有帮助。音乐学院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无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文化背景,特别是本国文化和有判断能力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传统音乐教育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专为音乐学系之外各系开设的有关传统音乐课程越来越少。目前作为院级课程各系都只有一个学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只能以“概论课”形式讲授。虽然老师们为了普及传统音乐开设了多门任意选修课,音乐学系开设的传统音乐课程也可以供全院学生选修,但,“供需”双方的矛盾仍然存在。学校若能将传统音乐纳入通识教育,可能会改变被冷落的局面。因为“如果一个传统被广泛宣传,如果宣扬者有权力强迫人们去注意这个传统(即使他们不能迫使人们去接受它),那么,人们就不可能漠视他们面对的传统。[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47页。 ”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学院通识教育中的一个模块,围绕该模块开设多门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具有共同性的课程,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历史演变和多元文化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本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另外,还可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需要,有目的地设置课程。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例,如为声乐系开设《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赏析》、为民乐系开设《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赏析》、给舞蹈系开设《中国少数民族歌舞音乐赏析》等。按专业方向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将突出音乐特点的形态分析,唱、奏、舞的技巧、方法和风格阐述与少数民族的历史、人文和习俗之关系相结合,用模仿、体验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将学习过程变为美的体验,最终达到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教育目的。这种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需求设置的课程,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的体现,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的。

当然,课程体系建设是否科学、合理,还需要对教学实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之间的关联、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资源支持、学生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改善。

本文对“中国传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希望学生通过了解专业基础知识、欣赏传统音乐作品、训练唱奏技能到进入舞台艺术实践的学习过程,改变现在的听觉习惯,重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系统。当然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微观课程体系,只触及到学院教学改革的一个枝蔓,就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而言,还需要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孙凡(1965~),女,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140217

(责任编辑:张璟)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nd

Construction Ideas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SUN Fan

Abstract: The ai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o reinfor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training students overall concept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either success or failure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at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whether or not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systematic. As the major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has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to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y both leaders of the Conservatory and Department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have opened a series of courses. Did these courses meet the needs of discipline build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Whether it achieves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from surveys of students, it learned that not only the curriculum system imperfect, but there were also numbers of problems both exis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how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were the important content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curriculum system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音乐本科教育现状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