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学效率有所提升,而且也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文章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
1.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个能力。数学是一门智慧型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其可以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自我。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的基础上,数学教育应该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主要培养方向。创造力是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数字以外的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涉及数学的内容,时时刻刻与数字相联系。在新课改下,数学能够很好地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取材,运用到数学课堂中。例如,在超市产品进行促销打折的时候,人们就会运用到相关数学知识。
3.教学育人相结合
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可以将读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在小学时期,学生处于性格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数学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尤为重要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找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探究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有热情和积极性。
2.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首先,要完成小学基础数学教学内容;其次,利用一些时间复习之前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教师而言,应该选择适当的教材、方法、目标进行教学。同时,应设置教育情境,在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转变为轻松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塑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可以划分为情境设置、问题探究、结果归纳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首先将教师与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设立具体生动的场景,并且在这种情境演绎环境中,促使小学生可以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情境问题的思考上,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和解析,然后得出结论,并对其中涵盖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最后再通过数学教师进行知识总结,以使小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
4.结合多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的展示可以生动地展现数学知识,并且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小学数学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文字变为集声色形为一体的形象生动的视频,把原本单调枯燥的计算题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创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必须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彩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2]杜 娟.浅谈新课改下如何看待和运用讲授教学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