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枭
摘 要:英语写作的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英语水平的表现,同样写作也是相较于其他方面难以教学的内容。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了解,发现学生在此门课上都存着困难,如单词的选择,语法的运用,思维方式的转换,写作技巧的应用等。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写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214-02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表现为写作能力。通过文献查阅对英语写作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与高中生交流对英语写作课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将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对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听、说、读、写是学英语的四个方面,写作的学习是以前三项学习为基础进行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如何进行一堂行之有效的写作课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目前,大多数老师采取的还是作文要求分析——范文欣赏——句型讲解——高难度词汇替换这一模式。教师通过对作文要求的分析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进行思考,之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作文题目,明确要求;通过范文的欣赏让学生学习如何构思和布局;句型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写作表达不再单一;高难度词汇的替换使文章更能锦上添花。写作的类型有很多,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教学方式基本相似。这种写作教学模式是多年来在教师和学生以及研究人员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简单易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教师对写作课的重视程度有多大?中考英语满分120分,写作15分,占了12.5%的分数;高考英语满分150分,写作25分,占了16.7%的分数(以黑龙江省2013年为例)。写作的分数所占比重并不大,教师对此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更何況是学生。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英语是第二语言,所以在对写作这种主观题上的评分标准往往都是很松的,严格程度远远低于语文作文在中高考中的考察。
(二)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
程玉琴认为影响英语写作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一是词汇问题,二是语法问题,三是写作的技巧问题[1]。口语对英语写作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谓的写作也是我们常说的书面语。口语,通常是两个人直接的交流,有时结构并不完整,而书面语最主要的特点是语言严谨结构完整。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在书面语中都有自己位置,而在口语中则大大简化了许多。多年前我们就发现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发生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或许这也是我们缺乏文化背景的原因。
1.词汇。词汇是一篇文章组成的基本单元,离开了词汇无法传递信息,语言也变得毫无意义。王大伟认为词汇是核心的核心[1]。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量匮乏得严重,文章构思得再精妙,技巧学的再好都无法呈现出来,写作能力是很难得以提高的。同样,词汇掌握不好不仅会降低读题的速度,而且也会对作文要求的理解产生误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写跑题的原因之一。学生对词汇最大的困难在于记忆,有些教师回避讲解如何记忆词汇,而是只讲其用法,致使学生只能对其死记硬背,忘得很快,最终导致失去兴趣,失去信心。
2.语法。语法是作为外国人学习语言的“捷径”,本族人是不用学习语法也能很好地运用自己民族语言的。语法的产生可以说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而产生的,很多同学认为语法学习烦琐复杂,觉得凭借自己的多年学习英语的语感就够了。这种观念就是错误的,语感何来?刚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每天都在听他人言语,大约到了12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声,逐渐学会了说话。儿时我们就能清晰做出语言表达,但对语言写作运用的能力应该说是到了高中逐渐掌握完全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首先没有语言环境,对英语的接触机会、时间都很有限。其次文化不同,英语和汉语在对语言的运用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语法不好是很难写出正确句子的,英语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写句子,单词都会,但他还是会写错。究其原因在于他没能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无法运用句子的逻辑关系,语法是准确表达句子含义的基础。
3.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在英语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比如段落的首尾句怎么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熟能生巧,平时练习的少,在考试时即使思绪万千,但也是拿起笔来却不知从何写起。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逻辑的,写作中过渡词的使用是很多的,也是在所难免的,也因为有了过渡词文章的结构才更加紧凑。然而学生往往单调地只是用一种过渡词,甚至缺乏过渡词的使用,致使句与句之间缺乏衔接。写作是在信息的表达和传递的基础上还要语言优美、完整。
4.思维表达方式。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是圆式思维,西方人是直线思维,不无道理。比较明显的在日常交流中,中国人喜欢先说原因最后说目的,而西方人喜欢先说出自己的意图再说自己原因。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写作总是缺少英语的“味道”,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按照西方人习惯的方式进行写作。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致使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写作问题出现在哪。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英语写作教学还存在问题有待解决。怎样改变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作为英语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写作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发学生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传统的基础英语写作教育课程所培养的学生是能够记忆教材知识,复制技能,并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行智力活动。往往是学生的“大脑”进入了课堂,而“躯体”却留到了外面。所学的知识无法达到知情意行的目标。杨明全认为,课程内容的取向中应考虑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中应注意兴趣的需要。因此,对于课程实施来说,他们要发现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又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写作的最小单元。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单词的记忆,有的单词十多种含义,词性也很多。市面上有很多词汇书是通过谐音编故事的方法帮助记忆,但这是无源之水。
词根、词前缀、词后缀,如同汉语的偏旁部首一般,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分解词汇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先用英语的构词法将单词简单分解,了解到词根的根本含义,然后根据我们的常识进行理解式的记忆。再将其与不同的前缀、后缀组合起来,构成不同的单词,更多的含义。
(二)主动性学习
主动学习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它只是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的直觉理解[2]。在心理学中,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等条件下,主动学习的效率要高于被动式的学习。而学生为何会产生主动性学习?当学生意识到课程内容与自己的目标有关时,自然会产生主动性学习。课程实施中,教师是不是应该先让学生清楚学习本门课程的目标呢?即便学生自身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目标,或是消极的态度(如仅为了考试分数),教师应该对学习提供帮助或纠正消极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夸美纽斯认为,人对知识是有渴望的,人具有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性。所以无论是课程的研究人员还是课程实施者,都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最终达到自主学习。
许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习,往往是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成绩自然难以上升。生活中时刻需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而语法又是使人将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的基础之一。写作是要求学生准确表达作文的要求,所以教师常常根据情景进行语法专题式教学。专题式的教学优点有很多,比如详细。缺点是将知识点割裂开,难以联系之前所学的语法,增加了记忆的负担,可以选用演绎式的方法讲解语法。演绎式的语法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的来龙去脉。记忆演绎的过程要比直接记忆知识点容易,因为过程有助于理解。学生很容易将之前学习过的语法相联系起来,进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对知识熟练之后则可以略过过程,直接使用“结果”,从而提高效率。
(三)融入性
学习不单纯是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还要使学生的态度、行动、习惯,甚至是人性发生改变。例如,思想品德让学生知道乱扔纸屑是不好的行为,如此学生建立了不乱扔纸屑的习惯。知识的积累是教育的一方面,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改变才是最终教育目标。将学习融入生活,成为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学习、成长。
写作重在整体感,文章要紧凑,句与句间要有连接,也就是要有过渡词。写作往往是口语的表现,如果留心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喜欢用“然后”,除了第一句,之后的每一句开头都要有“然后”,似乎没有了“然后”就不会表达了,其实完全可以将“然后”替换成其次、接着、下一个等等。同样英语课中教师的口语不要单一化,有的老师习惯用ok,甚至一堂课使用了二十多次ok,他完全可以将ok换成,right,good,perfect等等,老师的课堂用语是有意安排的,但学生的受益却是无形中潜移默化的,从不断变化的词汇使用中使学生加强对不熟悉词的敏感度。
(四)培养思维方式
英语直线式思维在写作中表现得很明显,基本可以说是开门见山。即便第一句留有悬念,第二句中也会将其意图表明。对于思维则是长时间渗透式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教师可以采取课前三分鐘小故事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所讲的故事要来源于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圣经,讲后再由老师进行概括,并指出这个故事对今天的西方社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写作不同于其他教学,它的答案是参考性,而其他教学如数学是有标准答案的,算出来的数字不对,那就是错的。无形之中提高了对写作教师的要求,当然写作的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最高体现,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本文以上所提到的四条建议,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玉琴.影响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陈雨青,杨路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7(1).
[3]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