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贡献

2014-08-08 13:59杨赠赠宋泽亮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

+杨赠赠++宋泽亮

摘 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重申文化发展“双百”方针,提出新“二为”方向;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放型文化范式;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的这些举措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01-03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站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所走过的,我们能够迫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就一定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邓小平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进行更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将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一、“双百”方针的重申和新“二为”方向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非常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并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提出顺应了新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了新文化的繁荣发展。由于在贯彻执行中受到了“左”的方面的干扰,我国文化建设“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坚持在很长时间内受到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发展,保证文化建设“双百”方针的继续贯彻执行,邓小平重新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指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1]256邓小平还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充实并调整了“双百”方针的内涵,他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在文化艺术形式和文化风格上实行“双百”方针,还应该在文化题材和文化内容上实行“双百”方针。为准确把握好“双百”方针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同我国的民主法制和安定团结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把民主法制和安定团结分别作为贯彻实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百”方针的重要条件和重大前提。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被重新确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邓小平还及时纠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错误观点,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文化的“二为”方向明确概括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指出,“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1]256他还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认为,文艺是从属于人民的,“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我们的文艺“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1]211。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百”方针的重新确定和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二为”方向的提出是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坚持和进一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期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邓小平的这一举措不仅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被重新唤醒,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得到了切实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双百”方针的重申和新“二为”方向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并将持续地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于“双百”方针的重申和新“二为”方向的提出是非常正确且及时的。

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非常重视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曾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邓小平在辩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以及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准确把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而且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为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事业服务。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2]。他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1]250“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1]250邓小平还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1]208这就十分鲜明地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构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则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必需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邓小平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关系的辩证处理,特别是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提出对于顺利推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型文化范式,推进科教事业的改革发展

文化范式乃是决定一种文化形态的根本面貌和属性的核心的命题[3]。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就及时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号召,但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的阻碍,包括文化发展在内的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仍然沿着“闭关自守”的前行,从而形成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封闭型文化范式。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时代发展要求,邓小平以高度包容性的心态高瞻远瞩,及时而果断地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邓小平认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包括内容、范围等在内的全方位开放,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多层次多内容的对外开放。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91他还通过历史经验证明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78,“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4]274。自此,邓小平便将对外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他还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来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而构建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范式,实现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封闭型文化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范式的一个重要转变。

endprint

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致力于推动我国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恢复性发展。为了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恢复性发展,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做出了一系列的著名论断,其中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新确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邓小平还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并积极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86。邓小平还在为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35,从而更加明确的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发展更加呈现出了全球化、开放性的发展态势。邓小平所积极构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范式以及对改革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的积极推进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提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壮大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提出并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以及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来的;是在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新高度不断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根本任务、战略地位、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系统地阐述,这一系列的阐述观点便构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构想,从而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367这就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邓小平还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6]144,“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4]144。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者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系统阐述构成了邓小平文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体系中的丰富内容无疑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显示出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系统阐述成为新时期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开创了我国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阶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及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重申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提出了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二为”方向;正确处理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型文化范式,推进了科教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而且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出的这一系列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探索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荣文仿.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创新论要[J].求索,2004(6).

[3]王振军.国内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6(4):3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人民出版社,1986:1176.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
对陆良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思考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论群众文艺对文化发展的促进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