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建, 郑旭煦, 胡为芹, 沈 季, 孙光学
(重庆工商大学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庆 400067)
经过“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建设,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后大众化”新时期的到来,全国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又面临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要求。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必须了解高校教学质量现状,而将“学生满意度”恰当地引入本科教学质量现状调查[1],是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综合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2],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2010-2012年期间,中国期刊网(CNKI)中学术论文篇名上著有“学生满意度”的论文达117篇,其中,关于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或方法研究的论文较多,而针对学生所在年级和所属学科专业同时开展“教”与“学”满意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3]的论文甚少。以重庆工商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按照学生所在年级和所属学科专业,从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和自己学习情况满意度两个维度,分类调查新时期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现状,总结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同类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1.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重庆工商大学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11年底,发放问卷数量约占学校各学院本科生数量5%。共发放调查问卷1 450份,收回有效答卷1 412份,有效率达97.4%。调查对象中,1-4年级分别占25.3%、28.1%、28.1%、18.6%,经管、文学、理工、法学、艺体类学科专业分别占46.9%、11.9%、27.0%、3.8%、10.4%(因学校法学院仅法学一个专业,调查对象数量较少),具有经管学科为主,文理、工、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
1.1.2 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指导语、基本信息、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分别按学生所在年级、所属学科专业和总体情况统计所得,其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对自己学习效果满意度分别按照满意(5分)、较满意(4分)、一般(3分)、不太满意(2分)、不满意(1分)五等级计分方法进行统计,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活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方法[3]。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利用阅读的外围去理解浅阅读,都失之偏颇。笔者认为,浅阅读的浅应该更着重于阅读本身,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是有浅入深的一个渐进过程。参与时间短、轻思考,即为浅阅读,参与时间多、重思考,即为深阅读。无论你读的是什么书,目的怎样,读者是谁,无一不需要经过这个过程。那么,在由浅入深的这个过程中,首先都要进入浅阅读,而在浅阅读之后,经过主体自身的判断,是否需要进入深阅读。
调查对象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汇总于表1中。表1结果显示,从总均值看,调查对象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较高,总均值在3.77以上,接近较好水平,表明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建设,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相比而言,“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前沿性”、“教学改革”等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BIM运维平台可以利用BIM模拟优化功能进行专业的模拟分析,如建筑性能分析(声、光、热辐射和通风等)、应急疏散模拟、管线分析(空间分析、爆管分析和开挖分析等)以及火灾烟气模拟等,如图4和图5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的关系,表3统计了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从调查对象所属学科专业看,法学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最高,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4.00;理工类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次之,均值在3.94以上;艺体类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居中,所有指标均高于文学类和经管类专业,且“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批改作业”、“辅导答疑”4项指标还稍高于理工类学科专业;经管类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最低,除“教学内容前沿性”、“教学方法”、“教学改革”3项指标稍高于文学类学科专业外,其余6项指标值最低。各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依次为:法学>理工类>艺体类>文学类>经管类。
1.2.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
1.2.1 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表2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调查对象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不高,总均值为3.55;1-4年级学生的满意度顺序依次为:2年级>3年级>4年级>1年级;经管、文学、理工、法学、艺体类学科专业学生满意度顺序依次为:法学类>理工类>艺体类>经管类>文学类。
(1) 学生主动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的情况。图1分类统计了调查对象主动与授课教师就课程学习进行交流的情况。
图1 调查对象主动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的情况
分析图1可知,总体而言,调查对象主动与授课教师就课程学习进行交流的情况不理想,选择“经常”的学生仅占28.1%,选择“不太经常”和“很少”的学生分别达52.6%和19.3%,说明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1-4年级学生选择“经常”的比例依次为:3年级>2年级>4年级>1年级,各学科专业学生选择“经常”的比例依次为:法学>理工类>文学类>艺体类>经管类。
(2)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情况。图2分类统计了调查对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情况。
图2 调查对象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情况
分析图2可知,总体而言,调查对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学习自觉性不强(44.1%)、上课知识不能完全掌握(43.9%)、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40.3%)。大学1年级学生遇到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是“上课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其他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自觉性不强”;文学类、法学、理工类学科专业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是“上课知识不能完全掌握”,经管类学科专业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是“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艺体类学科专业学生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自觉性不强”。说明不同的年级和学科专业学生遇到的困难存在一定的差异。
前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材选用”的满意度最低,表明教材建设已不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教材选用”一直沿袭精英教育阶段选用重点大学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的做法,而这些学术性和系统性较强的教材对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地方高校学生而言,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目前国家教材建设体系尚未真正实现分类指导,地方高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很难入选国家规划教材,致使地方高校教师按照各校选用优秀教材的要求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而教材建设的周期性使其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适时引入前沿知识,势必造成学生对“教材选用”的满意度偏低。
表2 调查对象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7) LTE车载移动终端接收到密文包后,采用相同的128位祖冲之加密算法在PDCP层进行解密,转成明文形式的RSSP-I安全通信包,再通过接口A发送至车载安全设备。
表1、2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3.55)远低于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3.77~4.16)。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最低,但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最高,反映出刚刚进校的新生对大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新奇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不满;其他年级呈现出学生所在年级越高而对“教”和“学”的满意度越低的现状;经管、文学类学科专业学生分别对“教”和“学”的满意度最低,表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从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看,1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最高,77.8%的指标达到“较好”水平,仅“教材选用”、“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批改作业”3项指标略低于2年级;2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次之,均值在3.87以上;3年级学生除“教学方法”指标高于2年级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2年级;4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最低,仅“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内容前沿性”2项指标略高于3年级,表明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较差。各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依次为:1年级>2年级>3年级>4年级。
表3 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活动的相关性
注:*P<0.0 1,**P<0. 001。
由表3可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指标与教师教学活动满意度评价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01)或正相关(P<0.01);除“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中相关系数较大的为“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外,其余3种学生学习情况指标的最大相关系数均是“教学改革”,表明教师“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解决“上课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困难、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教师“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是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仅仅与教师“教学改革”指标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小,表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不是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表2分类统计了调查对象对自己的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贵州墨:观赏石界称为盘江黑珍珠,主要产于兴义、罗甸一带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石质多为水冲深色石灰岩,系观赏石中的珍品;兴义被中国观赏石协会评为观赏石之乡。由于长年无序开采,储量已近枯竭。
“十一五”期间,尽管各高校一直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但其成效始终不显。正如前述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经管类和文学类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最低,而且大学3年级、4年级和经管类、文学类学科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改革的满意度明显偏低,“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最大,甚至还与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相关,这些情况表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令人堪忧,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亟待深化。分析认为: 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传递-接受”式教学观念,其课程教学范式仍然是传统的“满堂灌”范式,难以满足人文社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感悟与形象、逻辑与理性思维的要求;人文社科类课程对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要求更高,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难度更大,改革成效更难显现; 绝大多数高校经管类学生的高考分数较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好,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期望值更高; 地方高校近年来人文社科类专业规模扩张过快,师资数量匮乏,新进教师偏多,加上对青年教师培训不足,造成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人文社科类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质量不被学生认可。
在2010年的《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上,有比利时学者发表的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综述。他们发现,焯水、去皮、油炸、清洗(并结合其他处理)是最有效的几种途径。
传统方法修复完成6个月后,医生根据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评价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2种方法制作的全瓷贴面均达到B类以上标准,其中全瓷贴面的质地和外形达到A类标准者皆在90%以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塞莱默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及污水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关爱社会、保护环境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3月都是赛莱默公司的世界影响月。这时,塞莱默在全球的员工都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在保护地球水环境中留下自己的印记。2012年3月17日塞莱默北京公司的员工与非政府组织绿家园一道行走北长河,与水利专家一起观察和分析北京的水系环境;塞莱默上海公司组织员工及其家庭参与植树活动;沈阳、南京和无锡工厂的员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道参与社区和学校的宣传。
前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4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最低,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倒数第二,表明地方高校的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偏低。原因在于: 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普遍认为专业选修课不太重要,教与学双方投入的精力都不足;一些专业选修课设置较为随意,教学内容多有重复,教学方法呆板,考核方式单一且内容简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数地方高校专业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一门课一个教师开设,且多为近年来刚刚毕业到校的博士,他们不仅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先天不足,而且同时承担多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证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是“学习自觉性不强”,表明地方高校本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亟待增强。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活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学活动均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不相关,说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等问题。
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5号)提出的“根据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等要求,加强教材分类指导。 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通过分类申报与评审,遴选一批适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优秀教材;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材出版社应设立教材建设项目,鼓励同类型高校优秀教师联合编写出版适合同类教学对象需要的优秀教材; 各地方高校也应加强教材建设,通过立项资助、评审推介、评优评奖等措施,激励和支持优秀教师投身教材编写工作,培育校、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三级优秀教材。
要改变大学课程教学范式完全依附传统的“满堂灌”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切实将“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传递-接受”式教学观念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和“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式教学观念[4]。其次,树立教学学术观、教学民主观、教学协作观等现代课程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5],探索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探究、自主、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第三,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巨的工作,各高校必须从思想动员、资源整合、开展研究、加强培训、营造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推进该项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课程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专业选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深化专业基础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教学功能[6]。广大师生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与“学”双方不重视专业选修课的局面。其次,广大专业选修课教师应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紧密结合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需求;并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各高校应加强专业选修课师资队伍建设,规定专业选修课原则上要由具有较强科研与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或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来校担任;并且组建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通过多人合作授课和老教师“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同时,建立专业选修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或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促进专业教师适时更新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思雨想过去敲门,安慰解释一番,但他知道老婆的脾气。老婆是一个事业单位里的干事,工作清闲。但老婆是一个好强上进的女人,最开始为工作上的事闹心。后来思雨下海创业后,老婆便不再把心思全部用到单位里去了,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家里。家里的事,思雨越来越顾不上,家中的一切琐碎杂事就都由老婆一人费力操办了。说句良心话,这些年,老婆为这个家付出得太多了。
尽管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很难在改进教师教学活动上得到支持,更多的需要靠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但是学生“是否主动与教师交流”与教师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离不开“教”和“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通过采取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切转变课程教学范式、科学制定评价方法等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管理者通过设计和组织与课程或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社团、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等,提高学生对课程或专业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加强教学条件和制度建设,通过优越的教学资源环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
总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建设,地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仍然存在许多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在加强教材分类指导、深切转变课程教学范式、深化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龚放.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J]. 江苏高教, 2012(1):1-4
[2] 杨晓明.学生满意度调查在英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 大学教育科学,2008(1):101-104
[3] 刘忠浩,屈代州,张玲,等.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学满意度[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27(5):77-81,129
[4] 何克抗.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10(5):5-19
[5] 张杰,臧文君.论高等院校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6(9):55-57
[6] 卫绍元,佟绍成,吕义. 高校专业选修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