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新
中学语文课本节选的阅读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课堂品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感知美、发现美,通过认真思考认识美,通过动笔描绘美,它是一个动手动脑、深入思考的审美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时的见仁见智,讨论时的异彩纷呈是必然的。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要给以鼓励,但也应加以控制和引导。不控制就不能突出重点,不能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定向引导:一是阅读引导;二是讨论引导。
阅读引导,就是在引导阅读时强调某一方面,把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引导到这一方面来,例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就作了这样的引导:“《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虽然是叙写了车站送行的一幕及有关的事,可字字含情,写出了父子深情。请同学们阅读时注意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沉感情。”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品评的注意力引到了“情”上来。
讨论引导,就是组织品评讨论时,适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使品评讨论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例如在组织《孔乙己》的品评讨论时,一开始谈得很广泛,当一个学生以“一字传神”为题分析“排”和“摸”的妙用时,我首先了肯定他的看法,接着说,“孔乙己的性格是很复杂的,他处处显示读书人的清高,可又无法摆脱贫穷的困境,这‘排和‘摸就形象地表现出来他这种性格,还有哪些同学品评了有关内容,请读给同学们听听”。于是一连串的议论围绕这一问题展开。
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经过深入探求,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收获,疑问也随之产生。课堂辩论,就是把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摆出来,让学生各抒己见。赞成哪种看法,不赞成哪种看法,都要拿出充分的理由。要做到这样,非动笔不可。
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是不少的。如《木兰诗》对“唧唧”的注释就明显地摆出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虫鸣声”,二是“织布机声”。对苏轼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也有不同的看法,对《宋定伯捉鬼》中“共递相担”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组织课堂辩论,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但形式取决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目的。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对辩论作出肯定性评价。辩论效果如何,要由教学效果来确定。看教学效果,就要看是不是达到了教学目标;是不是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不是提高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等等。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整个辩论过程作精心设计。辩论前,预先对辩论内容作简要提示安排,让学生在辩论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辩论中,在问题的设计上,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例如,在组织《夸父逐日》课堂辩论时,对文章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学生课前精心准备,查阅大量资料,课堂辩论时,作出以下精彩发言: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华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与提供甘甜多汁的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使整个神话更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辩论,不仅促使他们阅读时动脑、动手,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思维能力。笔者在实践中看到,凡是组织品评的课文,学生在课文夹缝中、空白处都写了密密麻麻的评语,有的还在笔记上写了大段的文字,这些文字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所以说,组织并引导好课堂品评,是打开语文殿堂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初级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