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姜岳
在美术教育中,德育主要是通过完美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德育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美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在课堂教育中,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教师绝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寓思想教育于情感体验中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领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让儿童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从小学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单纯的讲授技能技巧,和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让儿童“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耶稣每个徒弟的神态、衣着、以及无法掩饰的面部表情,一种异常的气氛凝聚在空气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样既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让学生得到了思想教育。
二、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
艺术起源于生活,艺术植根于生活,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拓展审美能力。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的校园景象有什么特色,美在哪里,上课时我先提问:“你们知道以前的校园什么样子吗?”并向学生介绍老校园的景象,学校房屋简陋、道路窄小。现在的学校怎么样呢?这时,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了解学校的各个角落,发现美。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同学们畅所欲言,热情很高。接着我说:“今天我们的校园环境优美、道路宽敞、高楼林立是建设者和环卫工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敬业精神,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画笔加上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校园的魅力景象吧!看谁表现的最棒,作品最生动!”在风景写生课的教学中,也要十分注重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传授写生方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受到耳濡目染,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心扉,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三、利用画家实例和中外历史名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时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以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在美术欣赏课上,我们可以选择像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高奇峰、潘天寿、丰子恺等艺术家进行介绍。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
四、利用文物史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它的每一步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昧,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文物史迹主要包括:万里长城、敦煌壁画、云岗、龙门石窟、永乐宫壁画、兵马俑、十三陵、故宫博物馆及园林艺术等。介绍文物史迹应该以史迹中的艺术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声誉与地位为中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幻灯、录像、图书资料等手段,简要地介绍产生的年代与世界名家对我国传统艺术的高度评价等。结合美术课教学介绍我国的美术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结合美术史介绍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夺祖国艺术瑰宝,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他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可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美术课堂教学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中的说教。关键是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责任编辑 刘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