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咨询辅导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

2014-08-07 11:38:24杜玉春
关键词:测查控制组团体

张 平, 唐 芹, 杜玉春, 傅 莉, 郑 涛

(1.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北京100876;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3.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四川成都610066)

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关注点[1].大学生的学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2-3],甚至可能会伴随一些心理行为问题,造成个体效能感低下、低自尊[4]、网络成瘾[5]等问题.在众多的学业问题中,学习倦怠是一个当前大学生学业问题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不少研究者对学习倦怠做出界定.本研究主要采用连榕等[6]为学习倦怠的定义: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已为之的时候,就会产生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叫学习倦怠.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学习倦怠的学生普遍有以下的特点:身心衰竭、情感冲突、多样性的诱因(课业负荷、专业不感兴趣等)、特定的产生过程、影响学习成绩等[7-8].在当前的各类大学中,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其课业难度大、课业负担重等因素[9],出现学习倦怠问题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因此,很有必要关注理工科院校的学习倦怠情况,并对此做相应的干预工作.

在探讨有关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10].外部因素包括课业负荷大、家庭和自我的期待高、人际关系不协调等[10].内部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低、内部动机小、自尊低、生活质量低等[11].可以看出,学习倦怠是一个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学业发展中的问题.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助人的一种普遍且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方式[12-13],能够通过创设一种安全的团体氛围,为个体提供一种彼此理解尊重和相互支持的人际互动环境,进而促使个体觉察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最终达到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个体自尊和对生活的兴趣与满意度.大量已有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有较好的干预效果[8,14].因此本研究关注理工科大学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希望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改善个体的学习倦怠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全面提高理工科学校学习倦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在北京某理

工科院校本科生中选取参加团体辅导的候选组员.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老师统一进行面试甄选.甄选标准为:1)根据学习倦怠量表筛选有较高学习倦怠的本科学生;2)自愿加入并有强烈的自我改变愿望;3)没有重大精神病性问题或人格障碍者.满足3条标准的学生方可入选团体小组.由于理工科学校男生占多数,为保证团体小组的同质性,最终确定20名男生,随机选择10名学生为干预组,其余1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暂时不参加团体辅导.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学习倦怠 采用连榕等[6]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问卷共20个条目,共3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该量表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12、0.704、0.731.

1.2.2 自尊 采用M.Rosenberg[15]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是用于评定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采用4点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1.2.3 生活满意度 采用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E.D.Diener等[16]设计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量表共5个题目,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4代表不确定,7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越高.

1.3 学习倦怠团体干预方案通过文献分析和现状调查,以自我决定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萨提亚治疗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团体辅导方案.该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团体辅导方案Table 1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2 研究程序及数据处理

1)宣传与招募.研究者通过学校学生处召集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辅导员开会,简单介绍团体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活动方式.之后,给每个辅导员一份团体小组的招募邀请函,让辅导员到班里进行宣传,结合自愿报名和辅导员提名2种形式拟定初步备选名单.2)筛选被试.研究者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对备选人员进行集体施测.备选人员填写完毕问卷后,由团体组长对备选人员一一访谈.访谈目的是确保学生参与小组的动机和自愿性.然后根据回收的问卷中学习倦怠的分数,筛选出20名学习倦怠得分高的学生,随机分配形成干预组和控制组.3)确定活动时间和场地.团体辅导活动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干预组的活动时间是每周日晚上6至9点,每次活动共3 h.活动地点为学校团体辅导室,环境宽敞舒适、桌椅可以自由搬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4)实施干预:干预活动每周一次,连续7周.5)最后一次团体结束后,研究者对干预组和控制组成员进行即时后测.并在团体结束后一个月进行追踪测试.然后根据组别,对每个被试量表的前测、后测和追踪测试都分别给予分类和编号.所以资料都用SPSS 16.0进行分析处理.

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测量均来自被试自我报告,因此可能带来共同方法偏差.为尽可能控制这种偏差,本研究首先进行程序控制:包括匿名作答、修改有歧义的语句、主试解释容易引起疑惑的语句等.统计控制上,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17],结果表明,因素分析后得到7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5.59%,远小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受到的共同方法偏差影响不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然后,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管理,使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为了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测查干预组与控制组在前测时的同质性.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干预组与控制组在各量表上得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2组在干预前具有同质性.图1和图2为2组在各量表上得分情况,在图中可以看出各组在不同时间段的得分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检验各组差异大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ANOVA)做进一步检验,结果如表2和3所示.

3.1 干预组与控制组在学习倦怠上的结果比较首先,检验干预后,干预组与控制组之间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差异,追踪测试的结果显示,干预组成就感低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t=-2.70,p=0.015).其次,为了深入了解团体干预的效果,分别检验2组组内的前后测结果差异.对2组的测查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方法对结果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控制组在3个时段中学习倦怠3个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以部分排除时间效应对学生量表得分的影响.而对干预组而言,在学习倦怠中情绪低落(F(2,18)=5.67,p=0.012,η2=0.39)和行为不当(F(2,18)=3.84,p=0.041,η2=0.30)2个维度上,3个时段的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干预后的即时测查和追踪测查中,情绪低落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这说明干预对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有较为持续的干预效果.另外,还发现在学习倦怠的行为不当维度上出现了延迟的干预效果,干预效果并未在即时测查中体现,而是在追踪测查中得以体现.这一结果说明团体小组对学习倦怠具有一定干预作用.

表2 干预组与控制组在不同时段测查学习倦怠结果比较Table 2 Learning burnout result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3 干预组与控制组在不同时段测查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结果比较Table 3 Life satisfactory and self-esteem result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图1 干预组测查结果比较Fig.1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group

图2 控制组测查结果比较Fig.2 The results of control group

3.2 干预组与控制组在生活满意度与自尊上的结果比较采用同样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组与控制组在生活满意度与自尊量表上的得分(见表3).首先,在2组组间比较中发现,干预后即时测查的干预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t=3.07,p=0.007).其次,对组内的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干预组而言,生活满意度(F(2,18)=5.88,p=0.011,η2=0.40)和自尊(F(2,18)=10.89,p=0.001,η2=0.55)在3个时段测查的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控制组并不存在.具体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干预后的即时测查和追踪测查中,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这说明干预对于生活满意度有持续的干预效果.另外,结果还发现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仅仅在干预即时测查时出现了差异,但干预的持续效果并不显著.

4 讨论

团体辅导是通过为组员创设一种安全和温暖的环境,在组员彼此之间的同感、尊重、理解和支持的过程中,引发个体行为的改变和成长[18].在学习倦怠的团体小组中,组员之间由于其学业上的问题而具有的同质性能够形成一种团体动力,成员之间的分享和鼓励帮助组员获得心理支持,并在彼此的互助与监督下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案.这种安全、自主支持的氛围能够帮助组员发掘个人内在资源[19],明确个人学习与未来生涯发展的关系,使个体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本研究的干预结果显示,在学习倦怠方面,团体小组对个体的情绪低落问题有持续的干预效果,而对行为不当问题的干预效果并没有即时的效应,但在一个月后的追踪数据中发现组员报告更少的行为不当的问题,干预呈现了一种延迟效应.这说明团体小组对于个体学习倦怠中情绪问题的干预作用最明显,这与以往的干预研究有一致的结果[20].这可能是因为团体小组本来具有一种情绪调节的功能.当个体愿意在小组中暴露自己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时,情绪也得到了宣泄,并且在小组共情和支持的环境下,个体来自学业的负性情绪也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相比而言,行为的改变则是长时间的过程.个体将所学习的自我管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成为一种稳定的行为习惯,这种缓慢的变化过程可能会产生干预的延迟效果.另外,本研究对于学习倦怠成就感低的干预效果不显著.一方面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特别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薄弱很难在短期的学习行为改变后取得显著成效,也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的习得性无助感促使学习的恶性循环.尽管对干预组成就感低的效果不明显,但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成就感低并没有恶化的趋势.因此,短期的团体干预可能很难让学生在短期内彻底摆脱学习倦怠的状态,但也部分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倦怠的问题.

另外,有研究者指出倦怠与自尊以及生活满意度存在一定关系[21],因此本研究中还关注了团体干预对大学生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尊和生活满意度都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这种干预效果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更为持久,但在自尊方面则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自尊是一个稳定的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它与个体当前的成就感有较高的相关,尽管团体结束时个体能够从团体的支持中获取一种自我认可的成就感,但是随着团体结束时间的推移,如果其他方面不能带给个体成就感的满足,那么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很可能逐渐下降到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与个体感知到的环境联系有一定关系.团体小组为组员创设了另一种社会交往的环境,通过团体能够建立一段深厚的友谊,即使团体结束,这种社会支持依然存在[22],而社会网络和同伴支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23],因此团体小组的干预方式能够较为稳定地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从这一结果也部分说明了为什么团体干预方案对学习倦怠的情绪维度有持续的效果,但对于成就感维度效果不明显.在未来研究中,研究者们可以具体就学习倦怠的3个不同维度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更为有效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

5 结论

总体来说,团体辅导对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团体辅导对于学习倦怠中的情绪低落维度有持续的干预作用,对于行为不当维度有延迟的干预作用,而对于成就感低维度的干预作用不显著.团体辅导还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但对自尊持续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1]张青竹.高校学生学业问题导致心理危机的过程分析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47-150.

[2]黄敬宝,林梦彤.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22-124.

[3]申作青.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7):73-75.

[4]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196.

[5]李满林.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3:148-149.

[6]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7]刘儒德,周蕾,张再青.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68-72.

[8]杨东蕾.团体辅导改善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9]周旭,肖元梅,王超,等.南昌市理工科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2(1):49-51.

[10]周恒,陈静.大学生学业倦怠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4):487-490.

[11]林琳,朱燕波,翟双庆,等.中医药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46:76-78.

[12]Chen C P.Group counsel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everal primary issues in dealing with Chinese clients[J].Group,1995,19(1):45-55.

[13]Shechtman Z.How does group process research inform leader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groups?[J].Group Dynamics: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2007,11(4):293.

[14]倪士光,伍新春.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4):512-514.

[15]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16]Diener E D,Emmons R A,Larsen R J,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17]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Lee J,et al.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J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5):879-903.

[18]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9]Vallerand R J,Pelletier L G,Koestner R.Reflections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2008,49(3):257-262.

[20]王骞.用核心自我评价矫正自考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D].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1.

[21]Chan D W.Burnout and life satisfaction:does gratitude intervention make a difference among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31(7):809-823.

[22]Stephens P.Mutu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a route to recovery[J].European J Social Work,2013,16(2):306-308.

[23]Lim C,Putnam R D.Religion,social networks,and life satisfaction[J].Am Sociological Rev,2010,75(6):914-933.

猜你喜欢
测查控制组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 02:06:56
运用体育“运动包”开展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五项体能发展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文教资料(2019年31期)2019-01-14 02:32:05
基于测查数据的“旋转”教学建议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西藏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测查
西藏科技(2015年8期)2015-09-26 11:55:57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化学学困生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 0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