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自刎

2014-08-06 10:34杨胜利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虞姬江东子弟

杨胜利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录了一篇经典散文——《项羽之死》。司马迁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项羽四面楚歌,面临生死抉择时的悲壮一幕——自刎而死。面对生的希望,项羽为什么宁愿选择自刎而不肯渡江呢?

一、天命思想的主导,使项羽精神崩溃,失去斗志

中国古人,大多有着浓厚的天命思想。项羽出身贵族,这种思想更加浓厚。文中,作者借项羽之口,两次道出了他的这种思想。

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项羽决定突围。突围前,他对手下的将士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此其一。面对乌江亭长的施救,项羽发出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此其二。

其实,不仅是项羽,他的对手刘邦的天命思想也极其浓厚。《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攻打黥布时,被飞箭射中。路上,病情加重。临终时,他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这是天命思想的直接外现。这个天命观,主导了项羽的思想,使他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天命难违,个人是斗不过天的。于是,他彻底失去了斗志,毅然放弃了东渡乌江的机会。

二、羞愧之心的萌生,使项羽颜面扫地,耻于东渡

项羽跟随叔父从江东起事以来,攻城掠地,战无不胜。然垓下一战,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这让他感觉颜面扫地,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从文中能找到直接证据。

乌江亭长劝告项羽渡江,到江东为王时,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充分证实了项羽内心的羞愧之情。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江东子弟及他们的家人,应该与他们同生共死,不可为保全个人性命苟且偷生。同时,项羽还意识到,即使能够再次起兵,也是一种耻辱,与其屈辱地活着,不如悲壮地死去。

项羽乌江自刎引发了后人各种各样的讨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批评项羽不能忍受一时的羞耻,卷土重来。唐代的胡曾在《乌江》中写道:“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认为,乌江并不是没有船可以渡,项羽之所以不肯东渡乌江,是因为他耻于再次起兵。

三、忏悔意识的觉醒,使项羽反躬自省,回归人性

项羽曾坑杀秦军降卒,性格中确有残暴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温情的一面,这体现出其性格的复杂性。

楚汉在荥阳交战数年,相争不下时,项羽曾经对刘邦说过这样的话:“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这说明后期的项羽已经有了造福百姓为荣,祸国扰民为辱的认识。这正是项羽产生忏悔意识的思想基础。

唐朝的曹松在《己亥岁感事》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古往今来,成功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旷日持久的战争,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句子,“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这样的景象使项羽感慨,因此,他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想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这样做,或许正是他认识到长期的征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吧。这也可以看作是忏悔意识的自觉苏醒。

后期的项羽开始想到百姓的疾苦,想到自己的将士,这说明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回归。或许正因为此,他才选择了自刎以结束持续多年的争霸和残杀。

四、众叛亲离的现实,使项羽万念俱灰,无心再战

受诸多原因的影响,后期的项羽面临着众叛亲离的被动局面。

从故交旧部来看,当时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已死,曾经的麾下陈平、韩信等人也为刘邦效力。“吾闻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曾经的朋友吕马童背叛了他,为了悬赏封侯正在追杀他。刘邦这个曾经的“结义兄弟”为了争夺天下背信弃义,撕毁盟约。

从现实角度看,当时项羽身陷“四面楚歌”的绝境,不由得发出“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的感慨,以为大局已定。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说垓下一战,项羽大势已去,即使江东子弟还在,也没有人愿意为他卷土重来了。

从爱情方面来看,项羽是一个至情至义的人,虞姬的死使项羽无意独生。《项羽本纪》里提及“有美人常幸从”,便可看出项羽和虞姬感情之深。虞姬是项王至亲至爱的女人,生死难舍,而虞姬的死让项王既自责,又心痛。没有了虞姬的项羽只会更加孤寂,自然生无可恋。

故交旧部的背叛反戈,对手刘邦的背信弃义,谋臣将士的离心离德,红颜知己的香消玉殒。这一切变故使项羽陷入人生的绝望,已无心思东山再起,重振霸业了。

在生死抉择的关头,项羽选择了自刎。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感慨与思考,对其原因的探讨自然是见仁见智。但笔者以为,天命思想、羞愧之心、忏悔意识、众叛亲离四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原因。

猜你喜欢
虞姬江东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要将就,要讲究
论影视剧中的虞姬形象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江东富强 直销迷途知多少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