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颖
摘 要 《昆仑殇》是毕淑敏的处女作,她以真实的经历为基础,叙述了高原部队中的生与死,在描写边防战士奉献青春同时,也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本文以《昆仑殇》为例,简论毕淑敏创作初期的死亡观念和生命意识。
关键词 昆仑殇 死亡观念 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Life Consciousness in "Kunlun Shame"
ZHANG Huiying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 "Kunlun Shame" is the debut Bi Shumin, her real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 narrative of the life and death forces plateau, in the description of frontier guards' dedication to youth, but also reflects the humanitarian care. In this paper, take "Kunlun Shame" for example, Bi Shumin on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life early awareness creation.
Key words "Kunlun Shame"; concept of death; life consciousness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毕淑敏是执著于表现死亡主题的代表性作家。《昆仑殇》是毕淑敏小说创造的处女作,于1987年发表,主要讲述了昆仑防区部队在极“左”年代进行的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高海拔雪域高原永冻地带的拉练行动,在这项严格残酷的军事拉练中,有许多士兵被高原严寒的气候冻伤冻残,有的甚至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毕淑敏作为亲历者,在其笔下直接而真实地展现了生命在高原严寒缺氧的脆弱和生命意识在严苛环境中的坚韧。
1 生命对于雪域高原的渺小
“缺氧和严寒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悬在人们的头顶,不定在哪个瞬间,就永远刈去一条生命。”①位于藏北夹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昆仑防区海拔高于5000米,在这里,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苍凉:“防区内几乎没有老百姓,尤其是冬季”、“山压着山,峰叠着峰”、“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上僵卧了一夜,内脏都几乎冻成冰坨了”、“血液会在停下脚步的一瞬间凝结成块”、“无人区内无水……没有水,自然就没有了一切生命。”、“二十年前……战友十分之九牺牲在这块荒野的山野”,②即使没有发生拉练一事,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已经让驻守边防的军人们难以维系脆弱的生命。
“一号”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也是拉练的决策者,坚定而不近人情地在酷寒严风、荒漠山野、高原永冻无人区中执行拉练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号”正是缔造了后续死亡的推动手,他给予了大自然吞噬生命更快的机会。小说里几个赋予了完整姓名的人物最终的结局基本都是死亡:高大英俊的作战参谋郑伟良、魁梧的大汉金喜蹦、矮小邋遢的号长李铁、美丽的卫生员肖玉莲,他们都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高原,代表着许许多多同样年轻而普通的生命,一个个普通战士的死亡在白雪皑皑的昆仑山上将生命演绎得更加庄严、悲壮。最终的拉练在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后还是完成了,在此期间毕淑敏深刻意识到生命在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的渺小,但生命的顽强也在此淋漓尽致地呈现。生命在高原上是珍贵而罕见的,恶劣的生存条件对人的生命形成威压,残酷的自然环境吞噬着人类宝贵的生命,生命苍茫、渺小的哀怜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坦然面对死亡
毕淑敏的创作是受到了其生活经历的很大影响。17岁便入伍当兵,原本想当通讯兵却被分配到西藏做了卫生员,“我在那只高原部队度过了十一年,把我一生最好的年华葬在世界的屋脊。”③28岁时转业到工厂卫生所做内科医师。无论是在部队的卫生员经历还是转业后的医生生涯,死亡对于毕淑敏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了,所以在作品中她能以本真的态度直面死亡,以死观生,倾向从客观真实来表现死亡。
《昆仑殇》中美丽的卫生员肖玉莲在即将走出无人区时“像片枯叶,突然扑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试探着松了手,她立刻倾在地上,又昏厥过去。再次醒来后,变得宁静了。”肖玉莲在最后时刻没能坚持下去,长眠在无人区,在死亡来临之时,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没有做过多挣扎,“不留下遗言”;号长李铁在夜间急行军时“觉得自己轻松极了,就要从号嘴飘出去……用二十几年前父精母血所孕育……的一律真气”吹响了最后一声号音,号音回旋在冰峰中,他的生命静卧于砂砾上;金喜蹦在坠落山崖时“高速坠落,使他感到自己在笔直地飞腾。他轻渺得像一片羽毛,沉重的大铁锅,像黑色的羽翼,托举着他更快地飞翔。他感到从未有過的轻松和欢欣。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到处都是耀眼的银白色”……鲜艳的红色弥漫了整个世界……金喜蹦看到了自己的头颅,碰撞在谷底雪地上迸溅起的雪光”,普通战士的死亡来得突然又似乎顺理成章。毕淑敏将死亡图景做了隐晦化处理,笔下的死亡意象显得冷静而从容,没有分明的棱角,但画面感极强,她用其达观冷静并具有亲历性特征的叙述使其笔下人物直面死亡时深具平静感,情感立场便隐藏在背后向读者进行了一种委婉的叙说。
3 直面死亡是对生命的尊重
中国人向来是忌讳谈死的,不愿谈及甚至逃避死亡这一话题,然而死亡其实是人类生命的重要且最后的一部分,只有认真思考存在和死亡,人类才会更加积极地应对复杂的生活。毕淑敏以达观、冷静的笔触在小说里认真探讨了死亡问题,“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哈夫洛克·埃利斯)小说中“死亡”反复地出现,无论是人物思想中对于死亡的认知还是人物结局的死亡,“死亡”都包容并且贯穿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她所有的创作中都毫不避讳的死亡意识为我们提供了解死亡和认知死亡的文本契机,对生命抱有悲悯情怀,立足于生命的尊严,以坦然赴死实现生命意义的超越和升华。
《昆仑殇》里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酷,物质条件的局限,苛刻的拉练而导致生命的丧失深深撞击着她的心灵,对死亡的惊恐也意味着对求生的渴望和向往。虽然小说的背景是十年浩劫,拉练的行动是在思想极左下发生的,但是毕淑敏依然致力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去叙述边防战士的生命存在和牺牲精神。“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出产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它的名字叫做尊严!”④因美丽容貌遭到政治排挤的肖玉莲、因一句紧张下念错的话被告黑状的金喜蹦为了各自追求的尊严付出了单纯的生命,即使最后死亡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结局。郑伟良仅因为一份新闻稿而逝去“眉宇间蕴含着生气,紧抿的嘴角流露出坚毅和果敢……像在沉思中睡着了。”这些长眠在雪山的青春生命和奉献精神深具悲壮而崇高的美学意蕴。
毕淑敏在访谈中曾说过“扎花圈的时候,花是一朵一朵做起来,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可能跟树上的花,或者是野地里的花,或者是插在花瓶里的花没多少区别,可是当这一朵一朵的花最后组成花圈的时候,你知道它不一样了,它代表着一个生命的完结。”⑤正如同小说结尾烈士陵园两角安放的两个纯白色小花圈上那对小小的白蝴蝶,化成银灰色从烈火中比翼飞出,牺牲将士的子弟们将继续沿着兄长们的步伐在昆仑山上印上一行新鲜的脚印。
作为经历过十年浩劫时期的女作家,毕淑敏的创作风格、内容和笔触模糊了性别,就如同她的经历一样“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男人和女人的界限被涂抹得很模糊”,⑥她借死亡的瞬间性、不可抗拒性及其对人生的毁灭性来表现生命的尊严,肯定死亡的价值。“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死亡固然是一种不幸,是难以承受的人生痛苦,但它与生的对立却又标志着真实的生命存在。
毕淑敏前期的小说创作中主要叙述了自然和政治环境对生命的栓桔,虽然个人存在的价值没有更多地体现,在死亡本体意义上有着局限性,但她侧重从生命与人性的视角表现军人在严酷环境中的艰难生存与生命抗争。在挑战生存极限的条件下,边防战士用美好的青春和顽强的精神完成了一次次壮举,通过人物在特定生存境遇中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与奉献情怀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使生命的存在超越既有的局限,从而获得无限的生存张力。
毕淑敏从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与人的对立中彰显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崇高,能够引导中国这个具有复杂天命观念的民族去思考死亡,使人们平心静气地同审生一样去审死,思索现实中种种与生死相关的矛盾,可以视死亡为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坦然面对人生的弥留之际。在她看来,“这个终点必然矗立在远方,不管你眺望与否,它是踏踏实实地呆在那个地方。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我们确知我们将有一个终点。在未曾抵达终点之前,如何来使用一己的生命,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不因为你回避它,它就不存在。”⑦死亡虽然不可抗拒,但可以超越,一个人如果在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时,能够做到勇敢、坦然和安祥,那么,他就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这使当下社会的人们认真了解生命的宝贵和崇高而审视反思自身,今昔对比从而受到灵魂的震撼,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注释
① 毕淑敏.畢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56.
②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28-68.
③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4.
④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1.
⑤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⑥ 毕淑敏.毕淑敏作品精选.写作是一种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7:303.
⑦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2] 杨婷.毕淑敏、余华小说死亡主题比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5.
[3] 王海艳.论毕淑敏创作的生命情结与审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9.6.
[4] 蔡安延,赵华.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9.
[5] 贾丽萍.论毕淑敏小说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识[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12.
[6] 贾丽萍.向死而生——毕淑敏小说的死亡主题透析[J].小说评论,2000.7.
[7] 毕淑敏访谈.环球名人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