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
摘 要 本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择业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高职学生在社会需求认知、学习动机、择业意愿、择业期望等维度上着手分析,并对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择业提出了相关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择业观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Career
Outlook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Take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HAN Liang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 full-tim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of career issues, from vocational students begin to analyze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cognition, motivation, willingness careers, career expectations dimensions, and guide the prop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s propose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outlook; invstigation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8个院系的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占47.2%,女生占52.8%。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程度不一
在“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上,近一半被调查学生认为可通过努力找到工作,其中男生持有该观点的占比55.9%,而女生占比则为42.8%,可见男生比女生更乐观,在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中,男生可选择余地更大,而女生的择业压力相对较大。
在“最近三个月中考虑过几次毕业后的择业问题”上,有25.7%的大一学生选择没有考虑,9.2%的大二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而只有2.1%的大三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而在不同年级段中,大一、大二学生比大三学生更乐观,有47.2%的大一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而只有27.7%的大三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有51.1%的大三学生认为就业难度比较大。
2.2 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了解不足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迫切想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占43.6%,但在信息的获取上存在着一定偏差。在“你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是哪一项”这一问题回答上,有43.4%的学生选择“专业技能”,25.9%的学生选择“人际沟通能力”,只有0.3%的学生选择了“人品与敬业精神”。但是随着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实际,在坚持知识、能力作为衡量人才主要标准的同时,更强调个人的品德素养。
2.3 学习动机多元化,男女生有显著差异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元化,而且男女生差异明显。在“学习目的”的回答上,有34.4%男生选择“实现自己人生梦想”,有40.4%女生选择“为毕业后找工作打基础”,而选择“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分别只占9.7%和7.2%。在“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回答上,女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比男生高出5.6个百分点。从学习目的与兴趣来看,女生的个性特征体现明显,一方面她们更注重从知识和能力上丰富和提高自己,这使得她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比男生高,另一方面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生学习的目的比男生更现实。而男生则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2.4 择业意愿较强,择业途径多样化
在“你毕业时一般会选择什么?”的回答上,有58.4%的人选择“直接就业”,19.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14.5%的人选择“专升本”。而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选择在毕业时“专升本”的比例分别为17.4%、16.9% 和34.0%。
在“当第一份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你会做出什么选择”的回答上,有75.6%的学生选择“先干着,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在来自农村的学生中,有77.9%的人愿意“先干着,以后待机向专业方向发展”,在来自城市的学生中有73.5%的人愿意这样。不同地区生源的学生对此项问题的选择基本一致。
2.5 择业期望趋理性,更注重个人发展前景
在“对今后工作的最大期望”的回答上,有29.7%的学生选择“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28.2%的学生选择“工作有发展前景”,20.3%的学生选择“有较高的薪水”,9.1%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11.9%的学生选择“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团体氛围”。可见高职学生在择业时相比薪酬,更关注自身发展前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毕业后对就业单位所在地区的第一选择”的回答上,选择“省内大中城市”的学生最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6%;其次是“不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7.8%;而只有2.1%的学生愿意选择去“西部开发地区”。虽然优越的工作环境仍然是高职学生的首选,但是我们看到有近1/3的学生对非大中城市开始有所考虑,而西部偏远地区仍然乏人问津。
3 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是要发挥第一课堂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行为规范、岗位行为规范等教育;二是思政教育要结合专业、企业文化,着重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三是延伸第二、三课堂教育,通过开展技能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志愿者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
3.2 重视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指导
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的引导作用,建立择业心理咨询、辅导机制,通过有效的择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结合成功求职策略训练,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端正心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做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3.3 分层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就业工作部门应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分层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大一可通过开展新生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产生企业认同、了解专业发展和专业课程、明确职业方向和所从事岗位, 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二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如创业训练营、SYB培训、模拟公司培训、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大三通过顶岗实习、创业园创业实践,让学生明确择业目标,找到自身的岗位定位,促进顺利就业。
3.4 关注高职学生的“差别教育”
高职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因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以及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择业观上存在差异。学校应重视男、女生的差异,探索“差别教育”,把男、女生的择业观教育作为思政工作和学生工作创新的新内容和新课题,特别是要对女生择业观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她们的择业意向和动态,引导她们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纠正择业偏差,增强自信、自强意识,树立起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充分实现个人理想和才能的正确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 徐敏.2005人才需求预测:企业选才最看重什么[EB/OL].http://content.chinahr.com/jobs/jobs_test/test_news/Article(32389)ArticleInfo.view/2004-12-02
[3] 刘恒儒.论加强女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现实意义[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