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31 17:30赵丹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赵丹萍

摘 要:把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完成相关学习,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要求将“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结合实际设计“任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要能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任务。合理的任务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且留有一定的空间供学生发挥。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大多是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定的,并没有从学生的需求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常把学生身边出现的一些事例作为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知识掌握牢固,考试成绩优异,成就感体验更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学校里做财务的教师来找我,说每学期都要给学生发放款项,每一次都要制作相应的表格,随着班级增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出错的几率也增加。问能否帮她设计一个通用型表格,对共性的内容只需输入一次,30张表格就可以全部自动准确无误的填写好。我将这个真实任务带入了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堂,结合当时正在学习的Excel内容请学生一起来完成。基本流程如下。

各小组分析任务:制作表格、设置行高列宽、设置单元格格式、求和、复制工作表、修改工作表名称等——可用已有知识完成——各组自行完成。

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设置30个表格之间的关联、设置单元格保护等——已有知识不能解决——引导学生采用上网、查资料书等办法解决。

(1)如右图,要实现单元格C15合计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学生可以上网找到解决方法。如:设B11为小写金额,在大写金额单元格里输入公式:=SUBSTITUTE(IF(B11,IF(B11<0,"负",)&TEXT(TRUNC(B11),"[dbnum2]g/通用格式元;[dbnum2]g/通用格式元;")&TEXT(RIGHT(RMB(B11),2),"[>9][dbnum2]0角0分;[>][dbnum2]0分;整"),"零元"),"零分","整")下载后更改相应单元格,将公式中的“B11”改为“C15”即可。

(2)实现一个工作表中两个表格的关联。要实现在第一个表格的单元格“A1”输入内容后,同一工作表中的第二个表格的表头位置“A20”出现同样的内容,在单元格“A20”中输入“=A1”即可。同理完成其他相同部分的修改,实现同一工作表中两个表格间的关联。

(3)实现不同工作表之间的关联。在工作表sheet2的第一个表格A1位置处输入“=sheet1!A1”,表示引用sheet1工作表A1单元格的值,更改其他共性内容的位置,实现两个工作表间的关联。依次实现所有工作表与sheet1之间的关联即可。也可以实现工作表sheet2中的两个表格与sheet1中第一个表格的关联后,根据需要复制工作表sheet2,这样就实现了在sheet1的第一个表格中输入数据,其余表格的相应内容将全部改变,形成一个简单实用的“小软件”。

(4)设置单元格保护。用“工具”菜单“保护”命令对表格中不可修改的单元格设置保护。如放置合计结果的单元格,以免公式改变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放置大写的单元格,以免造成大小写金额不符。

各组上台展示成果,由财务教师选出满意的使用方案。

3 教学效果

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把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纷纷表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财务教师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的学生说在完成任务中,把前面学过的Excel基本知识、搜索引擎等内容灵活的应用起来,达到了巩固旧知,拓展新知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学会了一种思考、做事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感觉小“软件”很有趣,以后想学程序设计,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有的学生说,通过这次活动式教学,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导进行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任务学生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上网查找等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结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身份出现。此模式下学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激活信息技术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endprint

摘 要:把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完成相关学习,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要求将“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结合实际设计“任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要能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任务。合理的任务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且留有一定的空间供学生发挥。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大多是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定的,并没有从学生的需求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常把学生身边出现的一些事例作为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知识掌握牢固,考试成绩优异,成就感体验更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学校里做财务的教师来找我,说每学期都要给学生发放款项,每一次都要制作相应的表格,随着班级增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出错的几率也增加。问能否帮她设计一个通用型表格,对共性的内容只需输入一次,30张表格就可以全部自动准确无误的填写好。我将这个真实任务带入了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堂,结合当时正在学习的Excel内容请学生一起来完成。基本流程如下。

各小组分析任务:制作表格、设置行高列宽、设置单元格格式、求和、复制工作表、修改工作表名称等——可用已有知识完成——各组自行完成。

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设置30个表格之间的关联、设置单元格保护等——已有知识不能解决——引导学生采用上网、查资料书等办法解决。

(1)如右图,要实现单元格C15合计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学生可以上网找到解决方法。如:设B11为小写金额,在大写金额单元格里输入公式:=SUBSTITUTE(IF(B11,IF(B11<0,"负",)&TEXT(TRUNC(B11),"[dbnum2]g/通用格式元;[dbnum2]g/通用格式元;")&TEXT(RIGHT(RMB(B11),2),"[>9][dbnum2]0角0分;[>][dbnum2]0分;整"),"零元"),"零分","整")下载后更改相应单元格,将公式中的“B11”改为“C15”即可。

(2)实现一个工作表中两个表格的关联。要实现在第一个表格的单元格“A1”输入内容后,同一工作表中的第二个表格的表头位置“A20”出现同样的内容,在单元格“A20”中输入“=A1”即可。同理完成其他相同部分的修改,实现同一工作表中两个表格间的关联。

(3)实现不同工作表之间的关联。在工作表sheet2的第一个表格A1位置处输入“=sheet1!A1”,表示引用sheet1工作表A1单元格的值,更改其他共性内容的位置,实现两个工作表间的关联。依次实现所有工作表与sheet1之间的关联即可。也可以实现工作表sheet2中的两个表格与sheet1中第一个表格的关联后,根据需要复制工作表sheet2,这样就实现了在sheet1的第一个表格中输入数据,其余表格的相应内容将全部改变,形成一个简单实用的“小软件”。

(4)设置单元格保护。用“工具”菜单“保护”命令对表格中不可修改的单元格设置保护。如放置合计结果的单元格,以免公式改变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放置大写的单元格,以免造成大小写金额不符。

各组上台展示成果,由财务教师选出满意的使用方案。

3 教学效果

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把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纷纷表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财务教师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的学生说在完成任务中,把前面学过的Excel基本知识、搜索引擎等内容灵活的应用起来,达到了巩固旧知,拓展新知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学会了一种思考、做事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感觉小“软件”很有趣,以后想学程序设计,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有的学生说,通过这次活动式教学,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导进行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任务学生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上网查找等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结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身份出现。此模式下学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激活信息技术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endprint

摘 要:把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完成相关学习,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要求将“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结合实际设计“任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要能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任务。合理的任务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且留有一定的空间供学生发挥。

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大多是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定的,并没有从学生的需求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常把学生身边出现的一些事例作为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知识掌握牢固,考试成绩优异,成就感体验更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学校里做财务的教师来找我,说每学期都要给学生发放款项,每一次都要制作相应的表格,随着班级增多,工作量越来越大,出错的几率也增加。问能否帮她设计一个通用型表格,对共性的内容只需输入一次,30张表格就可以全部自动准确无误的填写好。我将这个真实任务带入了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堂,结合当时正在学习的Excel内容请学生一起来完成。基本流程如下。

各小组分析任务:制作表格、设置行高列宽、设置单元格格式、求和、复制工作表、修改工作表名称等——可用已有知识完成——各组自行完成。

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设置30个表格之间的关联、设置单元格保护等——已有知识不能解决——引导学生采用上网、查资料书等办法解决。

(1)如右图,要实现单元格C15合计小写金额自动转换成大写,学生可以上网找到解决方法。如:设B11为小写金额,在大写金额单元格里输入公式:=SUBSTITUTE(IF(B11,IF(B11<0,"负",)&TEXT(TRUNC(B11),"[dbnum2]g/通用格式元;[dbnum2]g/通用格式元;")&TEXT(RIGHT(RMB(B11),2),"[>9][dbnum2]0角0分;[>][dbnum2]0分;整"),"零元"),"零分","整")下载后更改相应单元格,将公式中的“B11”改为“C15”即可。

(2)实现一个工作表中两个表格的关联。要实现在第一个表格的单元格“A1”输入内容后,同一工作表中的第二个表格的表头位置“A20”出现同样的内容,在单元格“A20”中输入“=A1”即可。同理完成其他相同部分的修改,实现同一工作表中两个表格间的关联。

(3)实现不同工作表之间的关联。在工作表sheet2的第一个表格A1位置处输入“=sheet1!A1”,表示引用sheet1工作表A1单元格的值,更改其他共性内容的位置,实现两个工作表间的关联。依次实现所有工作表与sheet1之间的关联即可。也可以实现工作表sheet2中的两个表格与sheet1中第一个表格的关联后,根据需要复制工作表sheet2,这样就实现了在sheet1的第一个表格中输入数据,其余表格的相应内容将全部改变,形成一个简单实用的“小软件”。

(4)设置单元格保护。用“工具”菜单“保护”命令对表格中不可修改的单元格设置保护。如放置合计结果的单元格,以免公式改变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放置大写的单元格,以免造成大小写金额不符。

各组上台展示成果,由财务教师选出满意的使用方案。

3 教学效果

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把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纷纷表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财务教师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觉得很有成就感。有的学生说在完成任务中,把前面学过的Excel基本知识、搜索引擎等内容灵活的应用起来,达到了巩固旧知,拓展新知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学会了一种思考、做事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感觉小“软件”很有趣,以后想学程序设计,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有的学生说,通过这次活动式教学,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导进行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任务学生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上网查找等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结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身份出现。此模式下学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激活信息技术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