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东
摘 要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切入,首先,探讨课堂之主体意识,研究表明,基于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之主体意识被设定为学生的意识而非教师的意识;其次,研究课堂之主体意识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意识是课堂之主体意识”对教学的核心意义和内容都具有重大影响,并导致了启发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诞生与兴起。
关键词 课堂 主体意识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lassroom 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luence
LUO Xiaodo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Abstract This paper cut from human subjectivity, first, to explore consciousness classroom, the study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class consciousness is set to be conscious of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students of teachers; Second, the study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classroom impact, research shows that "students in class consciousness is consciousness of" teaching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of the co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and led to the birth and rise of heuristic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ethods.
Key words classroom; consciousness; subjectivity
1 课堂之主体意识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①“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②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③我们可以从自主性、能动性和自由性三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人的主体性:(1)自主性。自主性是指人自己做主的特性,也即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的特性。如果人缺乏自主性,总是依赖外界的力量,那么,人就缺乏主体性的,人就不会成为主体。(2)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制约、作用和影响,能动性表现为主动性、选择性、进取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等,能动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④(3)自由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本质上都意味着自由性,因为自主性体现了意志的自由,能动性表达了意识的自由,因此,自由是人的终级本质规定,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⑤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是指人的主体性的活动。马克思在论及劳动特点和人的本质时强调,劳动的自由本质在于劳动者对自身劳动能力和他对这种能力自我支配权利的统一。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认,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劳动目的由原来外部强加的变为劳动者自己提出的,使对象物能真正按照人的内在需求得到改造,这样的劳动才“被看作是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即是实在的自由。”马克思的“劳动的自由本质”实质是指“劳动的主体性本质”,换句话讲,人的劳动应该是一种主体性劳动。
课堂教学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维能力,换句话讲,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自身的一种学习活动。既然课堂教学是学生自身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基于学生的主体性来展开。
那么基于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首先,面对同一个思维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更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但不论思维过程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仍存在思维的共同点——人类共有的思维逻辑和思维目标。这种思维的共同点使得人们间思想交流和沟通成为可能。面对一个陌生的事物,人们只能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去试图了解它、掌握它,就接受新的知识而言,同样如此。因此,人们间的思想交流、意识间的相互作用,不能采用一方改变另一方面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双方各自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来实现。“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去从事某种活动”体现了人的自主、能动与自由的主体性特征,因此,我们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活动。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为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获取知识和思维能力。因此,基于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对学生自身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尊重。当然,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被人自身修正的,因为,人自身总是希望自己具有一个更加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纯意识的活动,它有两个思维主体,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学生群,有一个意识活动的对象,即教学内容。那么,课堂之主体意识是谁的意识呢?是教师的意识还是学生的意识。答案存在于课堂教学之目的之中。因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思维能力,并且学生是人,是有主体性的人,因此,课堂之主体意识只能是学生的意识。有鉴于此,基于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又体现为把课堂之主体意识设定为学生的意识。
以上分析表明,基于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堂之主体意识被设定为学生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已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即让学生用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去获取知识和思维能力。
2 课堂之主体意识的影响
由于课堂教学这个纯意识活动的主体意识是学生的意识而非教师的意识,那么教师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又是什么呢?相对于主体意识而言,教师的作用只能是一种辅助性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有效地建立和引导学生自己的有关陌生知识的意识活动。教学的核心意义和内容也即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去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新的知识的掌握过程又优化和修正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显而易见,“学生意识是课堂之主体意识”对教学核心意义和内容的影响导致了启发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诞生。简而言之,“学生意识是课堂之主体意识”的影响是导致了启发式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诞生与兴起。
为进一步理解启发式教学,我们不妨对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进行比较。
2.1 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注入式教学强调以老师为中心,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人格的主体来对待,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兴趣和意愿,将教学过程等同于一般性的支配自然界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人格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兴趣和意愿。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价值及人格的基础上,教师启动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兴趣,建立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经验,甚至是彼此的情感。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强调分享,而注入式教学强调支配。
2.2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中心,它的课堂意识主体是教师,教师用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传授知识于学生,整个课堂只展现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师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注入式教学强调和造就的是求同思维,强调是模仿与继承。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它的课堂意识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用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去获得知识与思维能力,教室里有多少学生,课堂中便活跃着多少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称为思维的相异性。因此,启发式教学强调和造就的是求异思维。
思维的相异性是一个人群创造力的母体或前提。思维的相异性将导致不同的思维结果,不同的思维结果将使得人们有可能对我们的大自然和我们的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人们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方式种类越多,那么整个社会对其选择的机会就会越多,从而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机会就越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就是在维护和培养来自年轻一代的创造力,这对国家的未来利益至关重要。承认并维护思维的相异性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求同思想的背弃。求同思想所造就的国力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不堪一击。邓小平所倡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成分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变化为以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是一种经济成分的相异,而他所倡导的一国两制,使政治制度的相异性存在于同一个国家中,这种相异性达到了相异性的巅峰。经济成分的相异性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国两制所蕴含的政治制度的相异性,不仅使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统一,而且仍然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的繁荣与稳定。所有的相异性都可归结为或来自思维的相异性。相异性不但没有损害国家利益,而且极有利于国家利益。
2.3 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不同
注入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它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型的,其结果是师生间容易产生思想隔阂、情感障碍,甚至是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对抗。从教学效果来看,注入式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窒息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惟命是从、循规蹈矩、思想保守。启发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民主型和合作式的,师生在地位上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师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友好的沟通和交流,切磋琢磨,共同分享认知与实践、探索与创造、审美与体验的乐趣。地位与人格平等的情境,有益于学生摆脱拘束心理和从属心理,有利于学生发现并使用来自自身的意识力量。发现并使用来自自身的意识力量,属于一种心理能力,属非智力因素范畴。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有益于学生自身智力的建设,而且有益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建设。智力力量只能通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心理环境)才得以显现。能力就是一个人智力力量和心理力量的良好配合。国家强调的素质教育问题,实质就是指能力教育问题。这一目标的落实,将会彻底改变我国教育历来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培养的状况,将会有助于我国在教育领域和国际的接轨和合作。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启发式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富有个性,思维敏捷、灵活、流畅,善于思考和实践,善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富于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积极进取精神。”⑥
2.4 教学方式不同
注入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成为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成为“一言堂”,成为“满堂灌”。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课堂的“配角”,而是作为“主角”,用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获取新知识和新的思维能力。而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是“主角”,让学生作为“配角”围着自己转,而更接近于“导演”,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来当“主角”。
具体而言,建立和引导学生的意识活动,客观上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交互的方式,即类似于问答的形式,不断地收集来自学生群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师发现和掌握学生当前的意识活动状态,据此不断地调整讲课的方法,以实现有效地建立和引导学生的意识活动的目的,使学生的意识和陌生的知识发生作用。这样,一堂课将是由于教(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28页)师而开始,由于学生而结束。这时,一堂课,学生是主角,是主动者,教师是关键,是学生意识活动的建立者和引导者。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3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88.
③ http:// baike.baidu.com/link url=-OctYw5_QrCv8J7ABcO5F2WUg0TkmUA ZMSAB33MUHovLyZp hqr05tVMQwJMizvSa
④ 王玉樑.实践性、客观性、主观性与主体性.人文杂志,1993(1).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56:50.
⑥ 李慧勤,李红君.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参考文献
[1] 熊梅,李红霞.主体性·人的发展与启发式教学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