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4-07-29 21:38曹磊,李乃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教学设计

曹磊,李乃宏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为案例,结合笔者多年来对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经验,探讨了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阐述了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训练带动知识学习的思路,对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今后相关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56-02

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加强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就是结合市场调研,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执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1.行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兼职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并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企业在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几个关联紧密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得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有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主要任职要求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工程预决算,建筑材料的检测与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

2.确定学习领域。运用基本教学理论原理,对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配置,明确与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确定需要设置的相关学习领域。按照“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对学习领域进行具体设计。即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遵照以不改变工作流程、学习难度逐步递增、学习者独立自主能力逐步增强的原则分解学习领域,构建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

3.完善教学设计。每个学习领域按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实施教学,每个项目按照工艺顺序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每个学习情境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特点,编制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并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教学的实施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实践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培养目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其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件的计算、构造要求及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管理能力,具备从事一般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的能力。从而为今后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课程内容按照“岗位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模式对学科体系课程进行解构。将原有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重构,构建以行动导向的符合施工程序的新课程体系。该课程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典型构件划分了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制作施工、柱的制作施工、楼梯的制作施工、基础的制作施工及高层建筑施工等五个项目进行教学组织,凸显了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加了课程的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使学习领域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设计,工作过程的采集、选取、序化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并结合开展相应的实训教学项目。具体情况详见表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实施。(1)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的实际工作过程,并将实际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即教学性生产过程。此环节的教学活动融教、学、练、做为一体,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指导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班4~8组,每组5~12人,根据项目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由三名教师进行指导,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及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任务安排及具体指导,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由主讲教师组织项目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资料的设计与准备,学生每人印发一本教学任务指导书,内容包括教学项目要求、相关理论知识、计算例题、进度计划表、相关验收表格、成果评价标准及考核方式等。教学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工具设备、场地等均按实际生产情况由指导教师提前准备,由学生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领取。(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项目教学团队结合教学项目内容对教学单元任务进行安排,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与讨论,编制实施计划,在实训场地分组进行操作,并对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各组进行综合评价。在整个学习领域的进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3)教学手段。本课程在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拓展知识面。使教学环节更能够贴近实际工程,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建立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网站,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针对教学项目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针对实训项目制作动画演示和实训教学视频等资源,并建立了习题库、在线自测系统、图片视频库等网上互助教学系统,形成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本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进程合理安排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组织,建立能够完全模拟真实施工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将教室和施工现场两种不同的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每个教学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教学评价,由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共同完成,并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步骤是先由小组填写检验表格、给出各小组得分,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评价。实训成果质量、实训进度、实训表现、团队协作及实训资料整理等方面的情况均计入相应的成绩,每个项目给出相应的权重,最终成绩的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从2008级开始试点实行,现已在四届共计10个班实施。课程教学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学生在教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在实训教学场地进行实训操作。实行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加形象的认识,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光华.高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战线,2010(5):80-81.

[3]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曹磊(1978-),男,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与工程管理;李乃宏(1960-),男,江苏丰县人,高讲学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endprint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为案例,结合笔者多年来对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经验,探讨了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阐述了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训练带动知识学习的思路,对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今后相关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56-02

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加强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就是结合市场调研,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执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1.行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兼职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并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企业在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几个关联紧密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得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有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主要任职要求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工程预决算,建筑材料的检测与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

2.确定学习领域。运用基本教学理论原理,对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配置,明确与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确定需要设置的相关学习领域。按照“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对学习领域进行具体设计。即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遵照以不改变工作流程、学习难度逐步递增、学习者独立自主能力逐步增强的原则分解学习领域,构建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

3.完善教学设计。每个学习领域按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实施教学,每个项目按照工艺顺序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每个学习情境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特点,编制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并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教学的实施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实践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培养目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其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件的计算、构造要求及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管理能力,具备从事一般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的能力。从而为今后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课程内容按照“岗位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模式对学科体系课程进行解构。将原有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重构,构建以行动导向的符合施工程序的新课程体系。该课程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典型构件划分了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制作施工、柱的制作施工、楼梯的制作施工、基础的制作施工及高层建筑施工等五个项目进行教学组织,凸显了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加了课程的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使学习领域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设计,工作过程的采集、选取、序化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并结合开展相应的实训教学项目。具体情况详见表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实施。(1)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的实际工作过程,并将实际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即教学性生产过程。此环节的教学活动融教、学、练、做为一体,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指导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班4~8组,每组5~12人,根据项目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由三名教师进行指导,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及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任务安排及具体指导,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由主讲教师组织项目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资料的设计与准备,学生每人印发一本教学任务指导书,内容包括教学项目要求、相关理论知识、计算例题、进度计划表、相关验收表格、成果评价标准及考核方式等。教学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工具设备、场地等均按实际生产情况由指导教师提前准备,由学生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领取。(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项目教学团队结合教学项目内容对教学单元任务进行安排,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与讨论,编制实施计划,在实训场地分组进行操作,并对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各组进行综合评价。在整个学习领域的进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3)教学手段。本课程在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拓展知识面。使教学环节更能够贴近实际工程,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建立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网站,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针对教学项目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针对实训项目制作动画演示和实训教学视频等资源,并建立了习题库、在线自测系统、图片视频库等网上互助教学系统,形成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本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进程合理安排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组织,建立能够完全模拟真实施工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将教室和施工现场两种不同的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每个教学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教学评价,由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共同完成,并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步骤是先由小组填写检验表格、给出各小组得分,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评价。实训成果质量、实训进度、实训表现、团队协作及实训资料整理等方面的情况均计入相应的成绩,每个项目给出相应的权重,最终成绩的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从2008级开始试点实行,现已在四届共计10个班实施。课程教学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学生在教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在实训教学场地进行实训操作。实行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加形象的认识,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光华.高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战线,2010(5):80-81.

[3]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曹磊(1978-),男,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与工程管理;李乃宏(1960-),男,江苏丰县人,高讲学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endprint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为案例,结合笔者多年来对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经验,探讨了高职土建类课程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阐述了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训练带动知识学习的思路,对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今后相关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56-02

培养能够适应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加强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就是结合市场调研,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执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1.行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兼职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并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企业在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几个关联紧密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得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有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主要任职要求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工程预决算,建筑材料的检测与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

2.确定学习领域。运用基本教学理论原理,对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配置,明确与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确定需要设置的相关学习领域。按照“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对学习领域进行具体设计。即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遵照以不改变工作流程、学习难度逐步递增、学习者独立自主能力逐步增强的原则分解学习领域,构建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情境。

3.完善教学设计。每个学习领域按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实施教学,每个项目按照工艺顺序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每个学习情境均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特点,编制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并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教学的实施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实践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培养目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其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件的计算、构造要求及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常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中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管理能力,具备从事一般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的能力。从而为今后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课程内容按照“岗位分析→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模式对学科体系课程进行解构。将原有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重构,构建以行动导向的符合施工程序的新课程体系。该课程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典型构件划分了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制作施工、柱的制作施工、楼梯的制作施工、基础的制作施工及高层建筑施工等五个项目进行教学组织,凸显了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加了课程的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使学习领域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设计,工作过程的采集、选取、序化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并结合开展相应的实训教学项目。具体情况详见表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实施。(1)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的实际工作过程,并将实际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即教学性生产过程。此环节的教学活动融教、学、练、做为一体,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指导教师首先按照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班4~8组,每组5~12人,根据项目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由三名教师进行指导,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及安排,辅导教师进行任务安排及具体指导,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由主讲教师组织项目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资料的设计与准备,学生每人印发一本教学任务指导书,内容包括教学项目要求、相关理论知识、计算例题、进度计划表、相关验收表格、成果评价标准及考核方式等。教学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工具设备、场地等均按实际生产情况由指导教师提前准备,由学生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领取。(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项目教学团队结合教学项目内容对教学单元任务进行安排,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与讨论,编制实施计划,在实训场地分组进行操作,并对成果进行自检和互检,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各组进行综合评价。在整个学习领域的进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3)教学手段。本课程在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拓展知识面。使教学环节更能够贴近实际工程,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建立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网站,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针对教学项目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针对实训项目制作动画演示和实训教学视频等资源,并建立了习题库、在线自测系统、图片视频库等网上互助教学系统,形成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本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进程合理安排实训项目,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组织,建立能够完全模拟真实施工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将教室和施工现场两种不同的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每个教学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教学评价,由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共同完成,并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步骤是先由小组填写检验表格、给出各小组得分,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是教师评价。实训成果质量、实训进度、实训表现、团队协作及实训资料整理等方面的情况均计入相应的成绩,每个项目给出相应的权重,最终成绩的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从2008级开始试点实行,现已在四届共计10个班实施。课程教学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学生在教师和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在实训教学场地进行实训操作。实行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加形象的认识,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光华.高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战线,2010(5):80-81.

[3]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曹磊(1978-),男,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施工与工程管理;李乃宏(1960-),男,江苏丰县人,高讲学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教学设计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