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4-07-28 05:57渠建松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观察数学思维

渠建松

【关键词】数学思维 观察 操作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04-02

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实施课堂教学,积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下面谈三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做法。

一、在观察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新鲜、形象生动的事物非常敏感,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在欢乐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忽略了隐蔽的、本质的数学内涵。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新颖、直观的教学方法,运用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教具以及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经过自己的直觉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笔者亲自动手摆一摆,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是如何凑十的。如计算9加4时,先在左边摆9朵鲜花,再在右边摆4朵。这时笔者提问: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朵鲜花怎样算?该把几凑成十?先把4分成1和3,9加上1得10(同时把1朵鲜花和9朵鲜花合并),10再加3得13;又如计算9加6时也用相同的方法,边摆边说,由学生自己填写计算过程和结果。通过教师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使静态场景变成了动态场景,以感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教学加减法混合计运算4-2+3=□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个画面:池塘里有4只大白鹅,先游走了2只,又游来了3只,问:现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大白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动的画面唤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了思维,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了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展开思维、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概念》时,笔者采用了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学具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直觉表象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意义。教学时,笔者先在黑板上方摆3只小兔,再在下方摆3只小狗。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把3只小兔看成一份,小狗的数量和小兔的数量一样多,建立1倍的概念。然后提问:在第三行摆出多少只小狗才是小兔的2倍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利用学具摆出小兔的2倍、3倍。学生摆好后,笔者提出问题:小兔的2倍是多少只?求第三行小狗的数量就是求几个3只?学生回答后笔者板书:“2个3只是多少,就是把第一行摆的3只小狗看成一份,2个这样的一份用乘法计算,即2×3=6(只)。”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领悟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是一致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轻松地概括出了“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既强化了概念的记忆,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工具。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有限,更缺乏数学语言,时常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清楚一件事情,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实践表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能有力地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重要,教师要从认数、数数开始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看图说意、读句说意、多向说意,说算式、说操作过程、说算理等多种形式的说意训练,让他们把表象的材料,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出来,形成思维过程。

1.用词准确。因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用词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程度。首先要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如一棵树、一朵花、一个人、一架飞机等。其次是准确运用数学术语。

2.说完整句子,表达完整意思的口头训练。例,教学“比较物体的长短、数量的大小”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整表述为:“谁比谁长(或谁比谁短)”“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等,以突出数学知识间存在的数量对比关系。

3.口述数量关系、运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的训练。例如,在教学“一位数的加法”时,教师要结合教具,要求学生看清楚教具的摆放过程并说出题意:老师的左手有5根小棒,右手有3根小棒,合起来一共是8根小棒,即5+3=8。

经常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简单应用题打下了基础。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把看与说、做与说、想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训练他们准确地表达数学的概念、法则,简明地叙述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

如,在教学“加减法应用题”时,笔者出了一道题:二年级(1)班在假期里做了53件好事,二年级(2)班比二年级(1)班多做了18件好事,求二年级(2)班做了多少件好事?

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题目里有两个数量,已知:二年级(1)班在假期里做了53件好事,二年级(2)班比二年级(1)班多做了18件好事。求:二年级(2)班做了多少件好事。从问题看,(2)班做好事多,(1)班做好事少,(1)班做的好事数量+(2)班比(1)班多做18件=(2)班做的好事数量,列式:53+18=71(件)。教师对叙述清楚完整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于叙述不清楚、不完整的学生要及时启发和引导他们把思路有条理地说出来。这样把想与说、看与说、做与说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感受到的情景中接受语言训练,由形象到抽象,疏通了学生思维与语言上的障碍,使新知识更清晰、更明确,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突出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探索精神得到不断提高,让学生真正养成爱学、能学、会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观察数学思维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